• 2021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土木工程
    • 初始渗流场对渣土场边坡降雨入渗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2021, 43(2):1-9.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146

      摘要 (451) HTML (440) PDF 8.29 M (7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渣土场是容纳弃土和弃渣的主要场所,由于堆填材料和压实方法的差异性,研究初始渗流场对计算渣土场边坡的降雨入渗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以深圳市部九窝渣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非饱和渗流原理和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建立数值计算模型,设计了不同初始渗流条件和不同降雨强度的计算方案,揭示了渣土场边坡在降雨作用下的渗流特征及其安全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渗流场和降雨强度对渣土场边坡的降雨入渗特征和稳定性影响显著;竖直方向流速峰值和孔隙水压力上升速率与初始基质吸力呈正相关关系;当降雨强度为3.5 mm/h,监测点1在初始基质吸力为-25、-50、-75 kPa时达到饱和的时间分别为10.9、20.2、25.5 h;竖直方向流速、体积含水率上升速度和孔隙水压力上升速率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初始基质吸力为-25 kPa和降雨强度为3.5 mm/h时,渣土场边坡安全系数下降明显,需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 隧道开挖引起水平向位移被动桩的简化计算方法

      2021, 43(2):10-18.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85

      摘要 (566) HTML (245) PDF 2.77 M (8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大部分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影响的理论研究是将被动桩简化成单参数的Winkler地基模型和双参数的Pasternak地基模型,较少考虑计算精度更高的三参数Kerr地基模型。基于Kerr地基模型建立被动桩的水平挠度控制方程,结合盾构隧道开挖施加的水平附加应力,利用差分法计算得到盾构开挖对邻近桩基的数学矩阵解析表达式,进而得到被动桩的水平变形位移半解析解。两个工程实例表明,Kerr地基模型比Winkler、Pasternak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更接近。参数分析表明:随着隧道直径的增大,被动桩水平位移会增加;增大桩基的直径,被动桩水平位移会减小;对于桩底以下隧道开挖情况,增大桩基与盾构开挖的水平距离和竖向净距,被动桩水平位移均会减小。

    • 基于桩周土加固效应的双排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2021, 43(2):19-25.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44

      摘要 (369) HTML (365) PDF 4.50 M (6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双排桩在复杂环境条件深基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双排桩复杂的承载性状与力学性态,基于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原理,构建深基坑工程双排桩室内试验模型,对桩间土、桩侧被动区、桩端土体以及未加固等4种工况下双排桩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当采取桩间土加固措施时,前排桩最大正、负弯矩相对于未采取加固措施时分别降低了32.4%和38.5%,后排桩桩身最大正、负弯矩分别降低了76.8%和55.4%,而桩顶水平位移降低约57.5%,加固效果十分显著。桩间土、桩侧被动区以及桩端土加固均可有效提高双排桩的承载性能,但以桩间土加固效果为最好,主要原因是桩间土加固可显著提高桩间土的变形模量,增强桩土复合承载体截面整体抗弯刚度,从而提高双排桩的承载能力。

    • 增湿条件下膨胀土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2021, 43(2):26-34.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149

      摘要 (364) HTML (312) PDF 3.05 M (7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增湿条件下,膨胀土的强度会降低并产生膨胀力,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膨胀土隧道围岩稳定性会严重降低,有必要研究增湿条件下膨胀土隧道围岩的变形和衬砌受力。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膨胀土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对不同含水率的重塑膨胀土进行剪切试验,得出摩擦角、黏聚力与含水率的拟合关系式,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膨胀土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利用温度场模块模拟隧道围岩增湿膨胀,得出隧道增湿前后应力与位移的变化规律,同时设计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对膨胀土浅埋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岩增湿之后,围岩拱腰处的应力值增加明显,拱顶和拱底处应力值减小;衬砌的拱底处纵向位移值增加,拱顶处纵向位移值减小。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对膨胀土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增湿强度,其次为覆跨比、膨胀厚度和膨胀系数。

    • 纤维对水泥土加固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2021, 43(2):35-40.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147

      摘要 (388) HTML (291) PDF 4.24 M (9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短切玄武岩纤维和水泥掺入取自长春地区的黄土中,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主要研究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对纤维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纤维质量掺入比下,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纤维水泥土抗压强度大体呈上凸型曲线形式,曲线最终趋于无纤维掺入的水泥土强度,说明纤维分布均匀性和纤维分布密度对强度影响较大;同一纤维长度下,纤维水泥土强度随纤维质量掺入比的增大呈波浪型曲线形式发展,第1次波峰值大于第2次波峰值,曲线最终趋于某个固定值,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采用初次波峰的掺入量进行水泥土加固,达到预期加固效果的同时,能够大幅降低工程造价;同时,要充分考虑搅拌不均匀性对水泥土强度带来的影响,且不宜采用过长的纤维进行加固,一方面容易形成集束现象,另一方面容易连挂在搅拌器械上。

    • 平面应变条件下冻融循环对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2021, 43(2):41-48.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43

      摘要 (447) HTML (233) PDF 7.16 M (8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原状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平面应变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对原状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周期的增大,土样表面损伤越严重;在同含水率、同固结围压的条件下,原状黄土的偏应力-轴向应变(σ1-σ3)-ε1曲线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且冻融循环对原状黄土(σ1-σ3)-ε1曲线的劣化作用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固结围压的增大而减小;根据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得出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呈线性减小,黏聚力随着冻融循环周期的增大呈指数减小,内摩擦角随着冻融循环周期的增大而减小,且在3°范围内变化。基于试验数据的合理性,拟合出原状黄土随冻融循环周期的劣化模型,该模型经试验验证可较好地描述原状黄土随冻融循环周期的劣化规律。

    • 减振孔减振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2021, 43(2):49-59.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79

      摘要 (713) HTML (262) PDF 8.27 M (1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显式动力有限元软件AUTODYN研究了减振孔对岩石地下洞室爆破产生的爆炸应力波传播与衰减以及对地表和邻近地下洞室动态响应的影响与规律。通过与爆破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AUTODYN模拟地下洞室爆炸过程和应力波传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减振孔参数对邻近洞室和地表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PPV)和减振孔屏障前后测点的隔振率的影响,揭示了减振孔参数变化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减振孔直径、孔间距、孔距爆源距离及孔排数均会对邻近地下洞室和地表的PPV及减振孔屏障前后测点的隔振率产生影响。随着减振孔直径、减振孔排数的增大,或者减振孔间距、减振孔距爆源距离的减小,邻近地下洞室和地表测点的PPV呈现减小趋势,减振孔屏障前后测点的隔振率呈现显著增大趋势,即减振孔减振效果增强。此外,随减振孔参数变化,减振孔前后和减振孔间岩体前后测点的隔振率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前者明显大于后者,两者差值随孔直径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爆心距的增加迅速减小,随孔排数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减振孔间距变化会影响测点与减振孔的相对位置,从而影响测点的隔振率大小。

    • 城市地区管道渗漏引发地面塌陷成灾机理的CFD-DEM联合计算模拟分析

      2021, 43(2):60-67.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54

      摘要 (825) HTML (430) PDF 7.97 M (14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城市地区地面沉降和塌方事故频繁发生,管道渗漏是导致此类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管道破裂时,管道内流体为重力流,管道周围土体会被冲蚀进管道,最终导致沉降或地面塌陷。为探讨管道渗漏时土体在水流作用下的迁移过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离散元(DEM)理论,提出一种Fluent和PFC联合计算数值模拟方法。采用颗粒流程序(PFC3D)对地层进行建模,用ANASYS中的FLUENT模块计算地下水流场并导入PFC3D,进行联合计算。采用此流-固耦合方法,针对上海北部地区地层情况,即上部1.5 m厚黏性土层、下部2.5 m厚砂性土层进行数值建模,研究地下管道裂缝尺寸和地下管道裂缝位置对管道渗漏引发的地下空洞区发展及地面塌陷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裂缝尺寸越大,土体流失量越大,砂性地层内土体扰动区域范围越广,由于上部黏性土层的存在,地表沉降值不大;土体扰动区域范围以裂缝位置为起点不断扩展,越往上部延伸,扰动区域范围越大,且扰动区域范围远远大于空洞区范围。

    • 考虑变形滞后效应的高液限土路基模量反算方法

      2021, 43(2):68-75.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52

      摘要 (315) HTML (283) PDF 2.47 M (8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测定高液限土路基回弹模量的精度,考虑变形滞后效应对反算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Kelvin粘弹性模型和准静态动力分析反算模量的方法。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液限土填筑的下路堤模量较低,在PFWD冲击荷载作用下,其顶面竖向位移峰值明显滞后于荷载峰值,且荷载-位移曲线非线性显著;基于线弹性模型的常规反算方法使得反算模量远大于实测模量,平均相对误差为52.5%;新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冲击荷载作用下变形滞后特征,反算相对误差仅为9.2%。随着路基模量增大,路基变形滞后效应不显著,常规方法和新方法反算结果相近,但新方法反算结果的精度更高。

    • 基于无味变换的边坡可靠性分析

      2021, 43(2):76-83.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30

      摘要 (325) HTML (248) PDF 1.92 M (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岩土工程不确定性问题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以边坡可靠性分析为出发点,通过介绍无味变换原理,给出基于无味变换的边坡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实施步骤,借助已有研究中的均质边坡和分层边坡算例,探讨了基于无味变换的边坡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无味变换原理开展边坡可靠性分析可不依赖于变量的分布类型,应用方便且计算效率高;在分析可靠性较高的边坡时,由于失效概率量值较小,引起的相对误差较大,应谨慎选择,但对于工程上更为关注的可靠性较低(较高失效概率,Pf>7%)的边坡,与蒙特卡洛方法相比,基于无味变换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对误差约在5%以内,且变量相关系数的变化引起的误差波动较小,适用性较好。

    • 新型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楼盖耐火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2021, 43(2):84-93.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157

      摘要 (372) HTML (319) PDF 4.99 M (8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楼盖主要由上部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和下部冷弯薄壁型钢拼合梁组成,当楼盖下侧发生火灾时,冷弯薄壁型钢梁和压型钢板会直接受火。为提升组合楼盖的耐火性能,在型钢梁的下翼缘固定防火板材,形成防火保护层,从而提出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然而,加入防火保护层后,楼盖的温度分布、变形和耐火极限均发生改变,新型楼盖的耐火性能有待研究。建立简化的三维楼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混凝土板厚、梁高、荷载比和防火保护类型对新型楼盖耐火性能的影响,发现压型钢板板肋方向与钢梁垂直的楼盖钢梁同一高度处的温度沿跨度方向基本一致,仅沿高度方向不均匀;适当增加混凝土板厚对耐火极限提升较小。得到了不同截面尺寸的楼盖在0.2~0.5荷载比下的受火侧翼缘临界温度以及不同防火保护类型楼盖的受火侧翼缘时间-温度曲线,用于估算该类楼盖的耐火极限。

    • 静动组合荷载下混凝土高温后的双轴动态力学性能

      2021, 43(2):94-101.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18

      摘要 (356) HTML (319) PDF 4.92 M (8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试验的复杂性,高温后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一直较少,但在建筑物火灾和国防军事防护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多处于多轴应力和冲击荷载的共同作用下。为研究静动组合荷载下混凝土高温后双轴动态力学性能,采用真三轴静、动力综合加载试验系统,使用真三轴试验机预先施加双轴轴压,再利用SHPB试验装置,分别对常温(25℃)和200、400、600、800℃高温后混凝土试件施加冲击动载,发现了双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在高温后的动态力学性能规律性。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是影响高温后混凝土双轴动态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应变率变化是次要因素;当温度大于400℃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出现屈服平台,混凝土韧性比低温时有显著提高。200℃是高温后混凝土双轴动态抗压强度的转折温度,当温度继续升高时,双轴动态抗压强度明显下降。

    • T形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偏压性能试验研究

      2021, 43(2):102-111.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34

      摘要 (397) HTML (283) PDF 6.28 M (9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T形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试件长度、偏心距、偏心方向为试验参数,设计9个不同长细比的试件进行偏心受压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得到荷载-应变曲线和荷载-挠度曲线,并分析各参数对试件偏心受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长度为600 mm的试件发生了强度破坏,长度为1 500、1 800 mm的试件发生了弯曲失稳破坏;试件长度越长,弯曲破坏特征越明显;偏心距越大,偏压承载力越低;偏心方向对偏心受压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与相关规范计算结果对比发现,按DBJ/T 13-51—2010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最好。研究结果表明,T形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延性较好,方钢管之间可以协同工作,偏心受压力学性能良好。

    • 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2021, 43(2):112-122.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58

      摘要 (331) HTML (229) PDF 4.25 M (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SFCB)兼具钢筋的延性和玄武岩纤维的防腐性能,并具有显著的二次刚度,但弹性模量低于钢筋。SFCB作为纵向筋时可使混凝土构件的受弯性能具有二次刚度,但构件的受剪承载力会低于钢筋混凝土梁。为深入研究SFCB作为纵筋时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以纵筋筋材种类、构件剪跨比为试验参数,进行梁的四点加载试验。详细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裂缝发展、受剪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FCB混凝土梁的受剪破坏主要呈现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非典型剪压破坏3种形态。SFCB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整体低于钢筋混凝土梁、斜裂缝宽度大于钢筋混凝土梁。基于桁架拱模型,推导了SFCB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与试验承载力对比发现,SFCB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与安全性。

    • 多尺度纤维复合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

      2021, 43(2):123-129.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60

      摘要 (469) HTML (244) PDF 3.51 M (10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改善水泥基材料抗拉强度低、韧性差以及易开裂等性能缺陷,采用微米级碳酸钙晶须和厘米级短切耐碱玻璃纤维复合增强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并对不同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观碳酸钙晶须和宏观耐碱玻璃纤维均有利于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且提高程度与纤维(或晶须)掺量及长度相关;采用碳酸钙晶须和耐碱玻璃纤维复合增强水泥基材料,可分别在微、宏观结构层次上发挥两种纤维的增强优势,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抗折和劈拉强度比未增强时最多可分别提高约60%和80%。

    • 双轴受压状态下混凝土动态抗压特性试验研究

      2021, 43(2):130-137.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63

      摘要 (717) HTML (278) PDF 2.83 M (8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多轴试验装置的高技术性,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动力研究相对偏少。为研究双轴受压状态下混凝土的动态抗压特性,采用真三轴静动综合加载试验系统,进行了5种双轴受压状态下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冲击压缩试验,分别从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强度特性和变形特性等方面分析双轴受压状态对混凝土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轴受压状态下,混凝土承受冲击荷载时呈现典型的脆性破坏,应力-应变曲线初期无明显压实挤密阶段;主轴压比一定时,随单侧压比的增大,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应变和平均应变率皆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双轴受压对混凝土有加固约束作用,因而提高了其动态抗压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主轴压比:单侧压比为0.4:0.4时作用效果最佳。

    • 纳米C—S—H/PCE对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凝结硬化的影响

      2021, 43(2):138-147.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59

      摘要 (433) HTML (519) PDF 5.82 M (10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纳米C—S—H/PCE对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凝结时间、早期水化历程及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XRD、TG、pH计和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早龄期水化产物和液相碱度等进行表征,探讨了纳米C—S—H/PCE对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掺加纳米C—S—H/PCE能有效缩短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浆体初凝及终凝时间,当C—S—H掺量≥1.0%时,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的初、终凝时间差明显缩短。纳米C—S—H/PCE加快了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水化放热速率,提高了总的水化放热量,早期水化产物生成数量多,但对水泥水化产物类型没有影响,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体系8、12、16 h的抗压强度显著提高。

    • 基于均匀设计及BP神经网络的大体积混凝土热学参数反分析

      2021, 43(2):148-157.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35

      摘要 (678) HTML (289) PDF 3.43 M (8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热学参数失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均匀设计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大体积混凝土热学参数反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与热学参数的非线性关系;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由均匀设计方法确定;在BP神经网络训练阶段,采用附加动量法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对优化前后的误差曲线及多次训练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附加动量法可明显缩短网络训练时间,多次训练过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值及均方根误差值稳定。在太洪长江大桥散索鞍支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反演了绝热温升、反应速率常数及导热系数,基于反演值的温度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较好,温度峰值最大误差仅为1.1℃。基于均匀设计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大体积混凝土热学参数反分析方法可行,且反演过程稳定收敛,反演精度高,应用于指导温控施工能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风险。

    • >环境工程
    • 湿地环境中微塑料分布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021, 43(2):158-167.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137

      摘要 (989) HTML (446) PDF 2.59 M (1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塑料是一种难降解的新兴污染物,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土壤及湿地系统。湿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资源,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塑料的存在可能对湿地物种多样性构成威胁。通过介绍微塑料在湿地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及存在形式,分析了微塑料对湿地系统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毒理学影响,在综合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湿地环境水体、沉积物及生物体中微塑料的分析检测方法,提出针对湿地环境不同组成部分微塑料的检测方法,并对湿地系统中微塑料未来研究的重点进行展望。通过对湿地环境中微塑料分布及生态毒理学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为明晰湿地环境中微塑料现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湿地环境中微塑料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污水反硝化脱氮工艺中外加碳源研究进展

      2021, 43(2):168-181.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167

      摘要 (851) HTML (1011) PDF 1.89 M (13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更加严格的氨氮污水排放标准的实施,中国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氨氮难以达标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碳源不足成为反硝化脱氮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低碳氮比污水,需要额外投加碳源以强化反硝化脱氮。结合对反硝化外加碳源的研究成果,综述了以小分子有机物及糖类物质为主的传统碳源,以天然纤维素物质、人工合成高聚物、骨架型复合缓释碳源为主的新型固体碳源,和以工业废水、污泥及餐厨废弃物水解液等为主的新型液体碳源,分析了目前外加碳源研究和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结果表明,现阶段以传统碳源为基础研发的复合碳源更适合商业推广,而大多数新型碳源实际应用还存在各种问题,但其成本低、环保性高、应用广泛,值得深入研究。

    • 多胺螯合纳米纤维高效去除Pb(Ⅱ)的特性与机制

      2021, 43(2):182-189.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159

      摘要 (644) HTML (390) PDF 2.59 M (6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优选二乙烯三胺(DETA)作为胺化试剂对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进行改性,制备多胺纳米纤维吸附剂D-PAN,探究对Pb(Ⅱ)的吸附特性与机制。对D-PAN进行SEM、BET、FTIR和XPS表征,并通过试验研究溶液初始pH值、接触时间、温度、无机盐等因素对D-PAN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胺基团被成功引入D-PAN的三维网络中,多孔道结构有利于改善D-PAN对Pb(Ⅱ)的吸附性能。pH值为5.0时,D-PAN对Pb(Ⅱ)的静态吸附性能最优,由Langmuir模型拟合获得的最大吸附容量高达1.73 mmol/g,准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高达0.06 min-1。含盐体系中D-PAN对Pb(Ⅱ)的吸附量可提高近1倍,“盐促”效应显著。结合XPS和DFT结果分析,多胺基团中N原子可与Pb(Ⅱ)形成双齿和三齿螯合物。多次再生利用性能显示,D-PAN结构性能具有优良的稳定性。D-PAN具有吸附快、容量大、易再生等优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苏南太湖流域农村污水PFASs现状及分散式处理设施去除效能

      2021, 43(2):190-197.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031

      摘要 (701) HTML (337) PDF 3.09 M (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6座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了处理设施总进水、总出水及湿地土壤,共检测出样品中11种PFCAs(全氟羟酸类物质C4~C14)和4种PFSAs(全氟磺酸类物质C4、C6、C8、C10)及MeFOSA(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胺)、EtFOSA(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MeFOSE(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氨基乙醇)等PFOS(全氟辛烷磺酸)前体物质的质量浓度。统计分析表明:6种PFCAs和3种PFSAs在6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总进水检出率均在83.33%以上;PFSAs中浓度最高组分为PFOS,浓度范围为N.D.~79.89 ng/L、PFCAs浓度最高的组分为PFOA(全氟辛酸铵),浓度范围为3.87~8.6 ng/L;3种不同污水收集方式中的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PFASs)浓度特征为雨污合流及企业排水 > 雨污分流 > 雨污合流,接触氧化A/O工艺和多级A/O工艺总出水中的PFASs浓度高于总进水,对PFASs没有去除效果;A/O-MBR工艺则对中链PFAS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81.27%。对PFOS的去除最为明显,浓度从64.45 ng/L降到15.41 ng/L,去除率达74.9%,但其对短链PFASs未见有明显去除效果;人工湿地对中链PFASs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湿地出水中PFOS可从15.41 ng/L降至检出限以下。短链PFASs具有较低的吸附势和疏水性,更易存在于液相中而不是在固相中,使得几种工艺对其均未见有明显去除效果,甚至出水浓度较进水高。

    • >研究进展快讯
    • PTES-稻壳灰超疏水涂层提高生土材料耐水性的效果

      2021, 43(2):198-200.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151

      摘要 (332) HTML (261) PDF 1.82 M (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EICP-木质素联合固化粉土的试验研究

      2021, 43(2):201-202. DOI: 10.11835/j.issn.2096-6717.2020.155

      摘要 (327) HTML (284) PDF 2.25 M (1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