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Vol. 24Issue (3): 199-20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8.03.019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付晓容. 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危机及其超越[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4(3): 199-20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8.03.019.
FU Xiaorong. The ecological crisi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s transcendence[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8, 24(3): 199-20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8.03.019. .

基金项目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研究"(2016YBJJ141)

作者简介

付晓容(1972-), 女, 四川泸州人,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重庆师范大学副教授, 主要从事高校德育研究, Email:fxr555@126.com

文章历史

修回日期: 2017-09-25
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危机及其超越
付晓容1,2     
1. 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2.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401331
摘要: 高校德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主渠道。当前,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危机日益凸显,受到了学术界与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用生态的观念和方法审视高校德育可以发现,高校德育内、外环境和自身都存在生态问题,并使得高校德育低效。所以,构建高校德育生态系统,对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意义重大。
关键词: 高校德育    生态性危机    生态系统    
The ecological crisi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s transcendence
FU Xiaorong1,2     
1.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715, P. R. China;
2.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P. R. China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main channel of cultivating moral virtues of students. Nowadays, the ecological crisi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under the spotlight. Many ecological problems are found in interior, exterior and self aspect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amined by means of ecological concepts and methods. They result in the inefficiency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to 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cological crisis    ecological system    
一、生态的概念及高效德育的生态性危机

“生态”是生态学的观点,指不同的生命个体之间相互关联并良性互动、协调的状态,它关注个体调适及其对环境的依赖[1]。生态学在20世纪初成为一门学科,并在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发展迅速,此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被人们接受,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德育生态在中国受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已成为研究德育的重要方法论。高校德育生态是把高校德育看作生命个体,指高校德育自身不断调适,与社会、家庭、学校良性互动而形成的平衡、稳定、健康的状态[2]。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危机是指由于高校德育与其环境的生态链断裂,德育自身生态因子失衡,使其陷入危机状态,实际表现为高校德育的低效。高校德育要超越这种危机,一方面需要高校德育自身不断变化、调适,以适应环境变化;另一方面,要为高校德育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研究高校德育生态问题,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高校“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日趋明显,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3]。高质量的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其中,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综合素质的核心。2016年,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17个省抽取了30 000多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报告显示:35.9%的大学生存在追求高消费、盲目攀比、追求物质金钱的现象;大学生知行不一问题突出,他们承认“诚信是做人之本”,但“考试作弊、抄袭剽窃”达36.3%,“夸大贫困程度,骗取更多资助”达30.5%;大学生普遍认为“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达47.1%;在同时进行的全国“高校教师思想状况调查”中,高校教师认为当前大学生在“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及“法制和纪律观念”等方面表现“比较弱”或“非常弱”[4]。高校德育是大学生道德养成的主要渠道,国家对高校“立德树人”十分重视,在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上不断加强,高校德育实效却不尽人意。造成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比较复杂,笔者拟从德育生态的视角来审视高校德育所处的环境和德育自身的生态平衡,反思高校德育的低效,提出构建德育生态的路径,超越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危机,以期与读者共同关注高校德育活动,推进高校德育改革,提高德育实效,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推进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落地落实。

二、高校德育生态性危机的表现

为了以生态观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对高校德育进行系统的诊断,笔者于2016年在全国19所高校面向学生和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所涉及高校兼顾地域差别、部属与地方、文理工、综合和艺术等类别,参与问卷和谈话的学生兼顾城市、农村、男女、年级、专业的不同,参与问卷和访谈的教师考虑年龄、职称、性别等因素。此次调查发放学生问卷1 4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371份;发放教师(思政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6份;召开座谈会12场,个别访谈79人。分析调查结果和谈话记录发现,当前高校德育低效在一定程度上源于高校德育与内、外环境的链接断裂和高校德育生态因子失衡。

(一) 高校德育与环境的生态链接断裂

1.高校德育与实际问题的链接断裂

国内外研究表明,德育环境对德育效果影响十分明显,良好的德育环境对德育效果有较好的巩固强化作用,而较差的德育环境对德育效果的削减明显[5]。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通过社会的教化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固化于行,个人的道德养成过程其实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所以,社会教化是个人道德养成,固化德育成果的关键。当前,高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链接断裂表现为二个方面:(1)社会道德的整体滑坡消减高校德育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还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加上各领域制度的滞后、不健全和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人们的思想、行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商品交换原则对人们思想观念的侵蚀[6],社会上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行为时有出现,社会风气不尽如意,社会道德总体滑坡,对高校德育冲击较大[7]。大学生在高校所学的道德知识是教材规定的知识,高校给大学生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的道德状态,学生一旦接触、了解社会,发现老师所讲的道德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反差,所学的道德知识就会被道德滑坡的社会大熔炉融化,高校德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2)高校德育封闭保守。面对社会现实与理想道德的反差,高校德育没有积极行动,没有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道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和回应,而是继续开展道德蓝图描绘,封闭的高校德育没有回答学生的疑惑,高校德育就不能入眼、入心,导致高校德育低效。

2.家庭道德与高校德育的链接断裂

在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中,家庭是影响高校德育效果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骆风先生的调查报告《造就卓越人才——北京高校博士生家庭教育探析》表明,父母文化知识的多少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小,而父母的人格特点对孩子的品德形成影响却十分明显[8],由此就可见,家庭的道德水平对其成员的道德养成影响十分重要。当前,一方面,家庭过度依赖高校。很多家庭把孩子送到高校就不问不管,不与学校主动沟通,认为孩子到了高校就一切都是学校的事,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是学校的责任,质疑学校已成为习惯。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在社会深层变革的今天,经济转型导致文化重构,家庭道德也出现了危机,家庭成员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孝道丧失、家庭暴力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已造成十分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缺乏家校互动。大多数高校没有主动与家庭联系沟通的意识,家校互动差,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道德成长背景,不知道学生的个体道德缺陷和个体道德需求,道德教育缺乏个性发展指导,而是用千篇一律的方法灌输道德知识,造成高校德育低效。

3.高校德育远离学校中心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实抓细[9]。客观而言,目前高校德育离学校中心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高校重智育轻德育。虽然国家历来对高校德育十分重视,但是德育在很多高校都存在“德育首位与无位”的矛盾[10]。当前,国家和学校在文件里都把德育作为高校首要的问题来讲,但是由于在办学引导机制上存在偏差,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使德育在高校处于“说起来最重要,做起来最不重要”的无位境地[11]。主要表现为:首先,高校对德育投入不足。不管是软件和还是硬件,高校对德育的投入都大大低于对智育的投入;其次,高校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高校德育队伍总体存在兼职普遍、培训缺位、知识零碎等问题,专业化水平总体不高,教书育人能力不足;再者,对高校德育低效的研究不足。当前,学者对高校德育低效的关注不够,普遍存在研究不足、举措不实等问题。二是高校全程全员育人机制缺失。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涉及其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这就是说大学生的道德成长不仅要依靠德育队伍的教育,还要依赖于高校所有工作者的协同,才能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当前,从高校内部来看,高校全程全员育人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1)德育与智育分离。高校都针对大一的学生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大学生须修完该课程并考试合格才能毕业。但是,在大学生数量众多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没有融入道德伦理教育,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学习与养成与具体的专业知识学习完全分离,德育知识游离在学生具体的专业学习之外,学生无法在具体的专业环境中理解德育,无法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与行。(2)高校全员育人缺失。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道德知识需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和印证,高校所有的工作者都应当为大学生的道德体验提供正效应。现实而言,当前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认为德育就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的事情,是政治辅导员的责任,与自己没有关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忽视自身言行对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不良言行削减了德育效果,导致德育低效。

(二) 高校德育自身生态性危机凸显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指对生态个体有影响的各种因素。把德育看作一个生态个体,构成德育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就是德育这个生态个体的生态因子[12]。生态个体的根本属性是“适应性”,要实现个体生态生长,需要自身各生态因子随环境的改变而动态调整,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用生态个体“适应性”的根本属性来审视高校德育自身各因子,发现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德育目标理想化

中国高校德育目标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到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以及当前强调的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都描述的是人生最高境界,是德育的理想目标。客观而言,不同的生活成长环境和遗传基因决定了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表明德育目标应当体现差异和层次。因此,在总体目标下,德育目标还要因人而异,体现差异和层次。如果目标太高,又不切合学生个人实际,大学生认为该目标离自己太远,就会彻底或部分放弃。

2.德育内容空泛化

中国高校的德育内容空泛,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当前,教育、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客观需求。但是,对大学生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有效、细致、可行的抓手。比如,高校没有对“诚信”做详细界定、具体描述和约束规范,导致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模糊,出现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失信行为无知,也没有及时受到规范和约束,“诚信”对大学生来讲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和要求,缺乏具体指导和规范,德育内容没有教化到大学生的具体行为中,就很难发挥德育应有的作用。

3.德育方法单一化

道德养成是一个复杂的思想变化过程,需要教育者采用多种方法,适时而行,而中国高校普遍存在德育方法单一的问题。首先,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正在积极推行探究式、讨论式等互动教学方式。调查表明,大多数高校德育课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法,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使用较少,教育者把德育知识不加区别地传授给学生,没有关照大学生个体特征和个体需求,学生对老师灌输的道德知识机械、被动接受,没有产生共鸣。其次,高校道德实践开展不足。当前,高校对德育实践缺乏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德育实践往往流于形式。道德的固化首先需要在实践中内化,没有体验和实践,就不能内化于心,固化于行,良好品德就难以真正养成。

三、高校德育生态性危机的逻辑因由 (一) 传统德育理念缺乏生态整体联动观

近些年来,高校积极倡导开放、互动、整合的德育观,但效果还不明显。调查表明,高校大多数德育教师还是用传统的德育理论来指导和开展德育。传统的德育理论把德育看作是一个孤立的个体,缺乏整体联动观,表现有四:(1)高校德育的单向性。传统的德育理论主张教师中心论,教师是课堂主体,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学生是被动接受者,他们要机械、认真地听讲、记笔记,学生不能随便表达自己的想法,师生之间等级分明。近年来,互动教学的推行使得高校德育课在师生互动上有一定改善,但做得还不够,师生交流不多,情感纽带断裂,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情况还比较突出。显然,这种学生较少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德育方式会造成学生对老师缺乏信任,对老师所教的知识也不感兴趣,德育效果大打折扣。(2)高校德育的单一性。传统的德育理论主张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13],学生较少质疑教师,也不会提出较多的问题,以为在课堂上学到了大量知识就会解决所有问题,当他们步入社会才发现,课堂上教师讲授的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反差较大,书本知识不能解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道德问题。这种忽视实践与社会现实的传统德育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德育效果较差。(3)高校德育的单调性。传统的德育理论把学生视为“美德袋”,忽视学生个体需要和个体价值实现,教师按照大纲要求,向学生灌输偏重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的道德知识,以为就可以培养道德的人,这违背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传统德育的单调性与现实个体道德养成的内在规律发生冲突,造成德育低效。(4)德育资源的分散性。传统的德育理论认为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主要责任是德育教师队伍,忽视了德育环境中各种资源的整体联动,如管理服务部门的协同、课外实践活动的体验、家庭社会的配合、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浸润等,都与德育效果密切相关。显然,德育资源分散无法形成德育合力,不能促进德育生态平衡,也就无法提高德育实效。

(二) 高校德育本身生态失衡

高校德育之所以低效,根源之一就是高校德育本身违背生态学原理。德育生态原理要求德育主客体相互尊重,德育要遵循个体品德养成的客观规律;要关注自身环境变化,德育应随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改变做自我调整;要解决好自身与社会环境和个体发展需要的矛盾,促进个体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缺乏生态观念,高校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违背德育内在规律与生态原理的现象,德育目标忽视德育对象的需要和主体性,德育内容与社会环境现实脱节,导致德育过程中师生冲突、德育各因子与环境冲突。主要表现有三:(1)对个体的要求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以平等、自由交换为标志的市场经济的到来,改变了社会的利益格局,导致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高校德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样,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贫富差距大、腐败、诚信缺失等问题在媒体失范的状况下发生放大效应,对高校德育造成较大的冲击,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道德要求与“实然”的社会现实形成强烈反差,他们会怀疑甚至否定教师所讲授和要求的道德内容,导致高校德育低效。(2)德育对象社会化与个体化的矛盾。高校德育其实是德育对象社会化的过程。高校德育对德育个体社会化提出了统一的要求,要求德育个体都要达到一个较高的道德目标,然而,德育个体具有个体特征和多样性,这些个体特征和多样性导致德育个体对自身社会化要求和道德期望不同,从而影响他们的道德选择,这种选择会不同程度地抑制德育个体社会化的速度和程度,显然,德育的社会化要求与个体化实然形成矛盾冲突,部分导致高校德育低效。(3)德育稳定性与先导性的矛盾。高校德育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要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才能对德育对象的道德养成产生持续的影响作用,因而具有稳定性。高校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要与时俱进,要与社会和时代变化发展相呼应,具有先导性。目前,学者对高校德育的批评大都集中在德育目标脱离实际、理想化,内容空泛,方法单一等方面,如何在维护高校德育的稳定性同时实现其先导性,是当前高校德育的重点和难点。

(三) 全球化冲击高校德育

全球化开始于经济领域,其影响却是全方位的。全球化是有主体的行为过程,其主要力量来自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经济上如此,文化上亦然。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向全球各地渗透,其中虽然有助推各国发展的文化精华,但不能否认的是,其代表现代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观点存在较大局限性,甚至与中国主张的核心价值相冲突,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都对中国高校德育造成了较强的冲击。一是冲击人们的道德认知。经济全球化在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方各种思潮也乘虚而入,受西方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一部分人的道德取向朝个人本位偏移,自私自利思想大量存在;道德价值向多元偏移,较少关注公共事业;道德价值向功利偏移,只要能够获利,满足欲望,不问是否道德;对失德行为空前宽容,只要不涉及本人利益,就不管不问。二是导致人们的行为失范。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步入市场经济,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滞后,企业产权不明、责任不清,其他支撑制度不尽完善,加上个人利益的驱使,人们的行为部分失范,并侵蚀到社会生活各领域,使得整个社会道德部分失范。

(四) 教育的功利主义背离德育目标

功利主义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理论,代表人物主要有哲学家约翰·史都华·米尔和杰瑞米·边沁。功利主义不考虑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行为的结果对目标的影响,其特点是崇尚科学、注重结果、讲究实用。功利主义教育就是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教育,重视教育的实用性,偏重科学技术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推动着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享受,同时功利主义滋长迅速并浸透到社会各领域。如今,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个人获取资源、实现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其功利主义取向明显,高校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无法阻挡教育功利主义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功利主义教育忽略人文精神。功利主义教育强调科学知识和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认为德育理论的发展要依靠科学方法。前者把科学与人文割裂开来,忽略了科学作为人类活动的存在价值,导致科学的工具性被放大,对寻求事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视而不见;后者把德育对象与无生命的产品等同,忽视了作为社会人的德育对象的多样性和能动性,忽略了德育过程作为特殊认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复杂性。(2)强调结果导致教育的工具性。功利主义教育把教育看作是人们获得某种能力或素质进而获取更多资源并过上幸福生活的途径,教育的目的不是育人,而是生存,这种观念指导下的教育必然沦为人们实现个人欲望和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所以,在此背景下德育就不再讨论和关注理想、价值,而是关注德育课程是否过关。(2)强调实用导致教育内容的“有用性”。功利主义教育强调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不关注理想、价值等,这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变得实用,对如何有效引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追求高尚等精神培育的考虑极少,德育被异化和形式化,高校出现德育“首位与无位”的矛盾。

四、高校德育生态性危机的超越

超越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危机,就必须构建高校德育生态系统。高校德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运行发展应该遵循生态系统的生长规律并体现其整体、多样、开放和互动的特征。只有树立科学的德育生态观,不断优化德育环境,适时调整德育自身因子和环境因子,实现高校德育生态生长,高校德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 树立科学的德育生态观

建立高校德育生态系统,就应该树立高校德育生态整体、多样、开放、互动的观念。一是要树立高校德育的整体生态观。高校德育与社会、家庭是一个整体,政府应当建立协同机制,努力让社会、家庭和高校三者协调、互动与平衡,构建一个“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促进高校德育生长。二是要树立高校德育多样生态观。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多样、独特的,德育目标要体现个体差异;德育内容应丰富,贴近生活;德育方法要因人而异,体现个体特征并注重灵活性;德育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体现过程性。三是要树立高校德育开放、互动的生态观。高校德育不能封闭保守,必须主动适应开放变化的内、外环境,主动与其内、外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流,德育才能实现自身协调,并与内外环境平衡,实现生态生长。

(二) 调适高校德育个体生态因子

高校德育的个体生态因子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高校德育要实现自身生态生长,其生态因子就要相互交流、支撑和协同。鉴于德育对象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同时具备“能动性”和“可教性”,我们应当运用生态学整体、流动、平衡、多样的理论来指导德育自身的个体生态构建,重新构建德育目标,完善德育内容,改革德育方法,让高校德育回归生态。

1.德育目标人本化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根本,是德育内容和方法协同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高校德育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德育价值取向,遵循学生道德养成的内在规律,重新建构高校德育目标,把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价值需求有机融合,整体考虑,特别要体现学生个体差异,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个体,同时不能忽略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全媒体时代对德育对象全方位的影响。

2.德育内容生活化

冯友兰先生说:“形势变了,制度和道德应当随之而变。如果不变,‘即为民妖,成为人为的桎梏’。”[14]道德来自生活并在生活中发展,培养道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德育内容应生活化并超越生活。首先,优化高校德育内容。改变目前高校德育内容空泛、脱离现实的状况,让德育内容贴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大学生活实际;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贴近人民群众实际,能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困惑,让德育回归真实的生活。其次,德育内容与时俱进,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补充教育内容。比如应在德育中增加大学生媒介素养伦理教育、学术道德教育等,提高大学生的媒体免疫力和学术道德。

3.德育方法多样化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德育对象就像各种花木,多样复杂,德育方法就应当多样化。一是做到因材施教。大学生是独具特性的能动个体,不可简单机械地复制方法,德育方法要因人而异、因事而行、因行而定。二是有机整合校内外资源。高校要整合课堂、校内和校外各种有益的德育资源,使其形成德育合力并发挥作用。高校要主动与社区联系,挖掘社区资源和社区文化,开展诸如关爱老弱病残、走近环卫工人等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三是统筹使用多种教育方法开展德育。灵活运用课堂学习、讨论、课外实践体验等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减少课堂灌输,增加道德体验和实践;对社会道德失范的诸多问题,不能回避,要指导学生分析和应对;应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重视学生道德情感引导。

4.德育评价要科学化

以评促教,科学评价德育效果势在必行。一是科学构建大学生道德评价体系。高校应设立大学生道德办公室,认真研究、科学设计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全方位的道德评价标准,并建立有效机制保证其顺利实施。二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结果的德育评价会导致道德伪善,只有注重过程的道德评价才能促使学生真正重视自身道德建设。高校应建立大学生道德养成档案,记录学生道德养成过程的轨迹,观测其道德成长过程;要务实推行道德评价结果的运用,在高校评奖、评优、入党等过程中要发挥道德评价的否定作用。三是建立大学生道德监督机制。要利用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与大学生紧密联系的优势,开展大学生道德监督,为开展大学生道德评价提供证据支撑。

(三) 优化高校德育环境

1.坚持核心价值,净化社会不良风气

一切教育都是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结果,社会环境是影响高校德育效果的关键,抛开社会环境来谈德育效果,显然与事实相悖。在崇尚中华传统道德、经济相当落后的旧中国,道德在治国理政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全球化越演越烈,经济飞速发展,在激烈的价值观碰撞与选择中,有些人不再以追求美德为荣。在道德影响力不断衰减的背景下,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是健全法制,严格执法。良好的法律体系有助于社会道德整体向好,严格执法有利于促使人们道德生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别要尽快完善经济领域的法规体系,严惩腐败;要进一步规范媒体行为,严惩媒体道德失范行为,防止对社会道德的持续负面影响;要细化、规范学术领域的失信行为,严惩学术腐败行为,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二是坚持用核心价值引领社会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实践中沉淀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科学价值观,在引领人们的价值追求中处于核心地位。各行各业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引领社会风气,净化不良风气。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很多人违法往往是因为不知道相关法规知识,为此要加强公众法制教育,让大家了解与工作、生活相关的法规知识,清楚违法违纪的后果,逐步形成人人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法治文化,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修养。

2.开展家校互动,充分发挥家庭道德教育力量

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背景发展理论特别强调家庭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个体与家庭的交互作用是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重视家庭道德建设。全社会要形成共识,共建家庭美德,发挥家庭的道德力量,教育引导孩子做有道德的公民。其次,家校良性沟通。家庭要纠正教育就是学校的事的错误观念,主动与学校沟通,帮助高校老师尽快了解孩子的个体特征,以便高校开展因材施教;高校要积极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主动联系家庭,了解家庭情况,对有道德问题的家庭开展正面引导。

3.重视舆论宣传,大力宣扬道德正能量

舆论在引导人们思想方面具有先导性,要重视并发挥舆论的作用。一是发挥各大主流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各大主流媒体受众量大、覆盖面广的优势,大力宣扬道德榜样,充分释放道德正能量。政府还应当用法规来促使各大主流媒体抛弃功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二是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高校应在各种校园媒体中开辟专栏,宣传道德知识,播报道德榜样事迹,以此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加深大学生的道德感受。三是开展道德榜样评比。高校可在师生中设立“道德标兵”岗,开展“道德标兵”评比和宣讲,引导大学生行为更加符合道德要求。社会各行各业也应树立道德榜样,开展道德榜样评选和宣讲,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4.务必求真务实,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文化,育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德育过程就是德育个体对所处组织文化的适应过程。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至始至终要秉承诚信、务实、求真、包容等良好的品德精神,不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才能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大学章程要彰显校园文化。大学章程是高校依法办学的根本法,高校要用优良的校园文化引领高大学章程,在办学的各环节、各过程体现文化自觉与自信,使大学生处处感受、体验到优良的校园文化,使之持续浸润学生的心田,促进良好品德的养成。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育人先正己,作为高校教师,自身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才能影响学生。高校应建立常态工作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抓实抓细,建立师德负面清单,引导教师以德立人、以德治学、以德施教,使教师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把关注社会和潜心问道相结合,做到学术规范和学术自由相协调。三是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高校要细化大学生学术道德规范,开展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严惩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培育大学生尊重学术、追求真理的良好学术道德。

5.积极协同共进,推进高校全员全程育人

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要凝聚共识,协同共进。一是实施高校全员育人。高校所有工作者都应树立“学生成长我有责”的理念,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从制度机制上保证教职员工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给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努力构建高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和科研育人的全员育人格局。二是实施全程育人。除认真开展德育课程教学外,高校要把德育贯穿在学生专业学习的全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开设“工程伦理学”“教师伦理学”等课程,把道德教育融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之中;承担各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在各自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开展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的德育认知和感受,与德育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构建高校德育生态系统,提升德育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变革、协调、共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树立生态观念,共同关注,协同努力;更需要高校坚定信心,明确责任,务实探索,久久为功,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才能取得显著成绩,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才能落地落实。

参考文献
[1] 牛翠娟, 娄安如. 基础生态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
[2] 范树成. 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1: 152.
[3] 钟秉林.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 高等教育研究, 2013(11): 71–76. DOI: 10.3969/j.issn.1674-5485.2013.11.015
[4] 2016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R]. 北京: 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16.
[5] 孟国忠, 张晓琴. 试论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24): 22–24. DOI: 10.3969/j.issn.1007-5968.2016.24.008
[6]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7] 季海菊. 论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向度[J]. 南京社会科学, 2013(3): 120–125.
[8] 林建成. 卓越人才成长的家庭环境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8): 107–108.
[9]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 (2016-12-09)[2017-09-12].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09/c1001-28936072.html.
[10] 杜时忠. 学校德育实效的调查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7(2): 12–19.
[11] 么青.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德育活动课程群的构建[J]. 基础教育课程, 2017(2): 47–56.
[12] 龙献忠, 陈方芳. 生态化理念与高校德育生态化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 2017(1): 66–72.
[13] 蒋理.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校生态德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20): 30–32. DOI: 10.3969/j.issn.1007-5968.2016.20.011
[14]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 北京高校出版社, 20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