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自然通风是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和节能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应用的被动式建筑技术,然而,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不稳定,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依赖室内外空气温差。通过设计一种透明结构通风井,利用太阳辐射热加热井道中的空气,增加热压实现强化自然通风的效果[1-5]。将相变蓄热材料粘附在通风井壁,蓄存白天的太阳能,晚上则释放相变潜热加热井道中的空气,实现昼夜连续的自然通风,其中,高性能相变蓄热材料是应用的关键。固固相变材料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化小,不出现液态,并且容易与其他材料复合,因而在中、低温蓄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9]。但是其导热系数低导致其蓄/放热速率受到限制[10-12]。通过制备复合材料,如在相变材料中添加微米级或者毫米级的金属填料、碳纤维颗粒、石墨等,可以改善其导热性能。但这些颗粒大多与相变材料之间存在较大的密度差,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沉降,从而降低其稳定性[13-16]。根据太阳能通风井壁面蓄热单元的技术需求,制备复合相变材料,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并应用于太阳能通风井实验装置,评价自然通风效果。
图 1是蓄热型太阳能通风井结构,主要由玻璃盖板、相变集热墙和通风井道组成,其中,相变材料的性能是其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对相变材料的性能要求包括较高的相变潜热、较大的热导率,同时性能稳定不分解。
以高分子聚乙二醇(PEG)为基底,添加异氰酸酯(MDI)、十八醇(ODO)及1, 4丁二醇(BDO),制备相变材料,为改善其热导率,添加碳纳米管(CNT),制备复合相变材料。
制备过程:1)预处理:ODO、PEG在110 ℃条件下真空干燥,除去残留水份,BDO蒸馏脱水;2)CNT分散:将CNT(多壁,直径10~20 nm,长度10~30 μm)按不同质量分数加入到预处理后的熔融PEG中,如表 1所示,以十二苯磺酸钠作为分散剂,添加0.02 g,超声震荡,使CNT均匀分散在熔融PEG中;3)复合相变材料合成:将MDI滴入上述熔融PEG中,N2保护,水浴加热至65 ℃,反应1~2 h,再加入预处理后的BDO和ODO进行扩链反应1.5~3 h,将样品在80 ℃烘箱中干燥固化24 h,得到复合相变材料,其在相变过程中CNT不沉降,稳定性好[17]。
热导率测试:采用热常数分析仪(Hot-Disk,TPS1500,瑞典);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测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NETZSCH,STA409PC/PG,德国)。热重分析:采用热重分析仪(TGA4000,美国);红外光谱分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NEXUS-670,美国PE公司)。
图 2是6个样品的DSC曲线,由图可见,1#~6#样品DSC曲线均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相变峰,相变峰值温度相近,约在60 ℃左右,其中, 3#样品最高为62.8 ℃,6#样品最低为57.2 ℃。1#~6#样品中,融化过程温度最大变化为4%,可见,CNT的添加对相变温度影响较小。
此外,样品的相变潜热随着CNT含量增加而下降,且趋势逐渐趋于平缓。6#样品相变潜热为107 J/g,比1#样品降低了28%。
表 2是各样品的热导率值,从表中可以看出,添加CNT后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导率有了显著的提高。6#样品热导率为0.65 W/m·K,比1#样品提高了103%。进一步添加时,热导率的增加趋势逐渐减缓,这主要是由于当CNT含量增加时,CNT之间会发生局部团聚。
从上述测试结果可见,6#样品相变温度适宜,添加CNT后相变潜热变化不大,而且热导率明显提高,以下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
图 3是6#样品的TG-DTG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6#样品的热分解温度为395.4 ℃,终止温度为439.3 ℃,最大热分解速率对应的温度为421.3 ℃,比纯PEG提高了12.8 ℃,比1#样品的最大热分解速率所对应的分解温度提高了7.9 ℃,且在温度395 ℃以下范围内样品的热稳定性能较好,不易挥发分解,TG曲线和DTG曲线变化一致都保持水平直线,说明在升温过程中相变材料没有失重现象,显示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热性能很好。
图 4为1#和6#样品的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图。图中1#和6#样品的红外光谱相似,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即表明CNT的添加没有影响相变材料的分子结构,二者发生的仅为物理变化,并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图 5为6#样品经过不同循环次数后的DSC曲线。经过50、100、150、200次循环后,样品的峰型未发生变化,峰位置变化不大。样品的相变峰值温度最大变化值为3.1%,相变潜热的最大变化值为3.4%,显示添加CNT后样品在相变过程中热稳定性较好。
用制备的6#样品制作相变集热墙,安装在太阳能通风井壁进行实验测试。通风井道的尺寸为300 mm(L)×130 mm(W)×1 300 mm(H),相变集热墙下部空气入口尺寸为300 mm(L)×130 mm(H),玻璃盖板为4 mm的普通玻璃。集热墙尺寸为300 mm(L)×50 mm(W)×1 200 mm(H),集热板外表面涂有吸收率较好的黑色油漆,两侧和背面贴附35 mm保温板,防止热量向室内散失。
井道内温度测试系统由热电偶(T型)和数据采集仪(Agilent 34972A)组成;井道出口风速采用热敏风速仪(testo 425)测试,井道通风量由风速及井道截面积计算。实验装置位于广州,测试日期为2016年8月17—19日,以18日00:00到24:00的数据进行分析。
图 6是太阳能通风井壁面温度实测值,从中可知,随着室外大气环境的温度上升,通风井各壁面的温度也随之上升,并在16:00时室外大气、玻璃表面、集热面、相变蓄热材料温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6、49.4、59.7、57.1 ℃。集热面和相变蓄热材料在14:30—19:30时段温度均在50 ℃以上,其中最大值出现在16:00,比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延迟约1 h。
图 7为井道中垂直方向上、中、下3个不同高度下的温度实测值,3个测点分别距底面1 200、800、400 mm处。在10:00—21:00时段,井道内空气平均温度比室外大气温度高5~13.7 ℃,最大温差出现在16:30,并且当太阳辐射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后的一段时间,相变蓄热材料继续释放热量加热井道中的空气,为自然通风提供了较大的热压差。井道垂直方向上3个测点的温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都比集热面的温度低。在21:00之后,由于相变蓄热材料放热量的减少,井道内外温差逐渐减小,并在凌晨4:00—6:00时,达到最低,此时井道内的平均温度与室外温差约为3.0 ℃左右。
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依次为:通道上部>通道中部>通道下部。这说明在通风井工作时,井道中的空气温度主要受集热面的影响,接近集热面的空气被加热后向上运动,在井道垂直方向形成温度差,上部和中部的温度比下部的温度高。在10:00—21:00时段,通道上部与通道下部温差约为1.0~3.0 ℃。
图 8是太阳能通风井风量值,在10:00—21:00时段,井道出风口处的风速为0.4~0.74 m/s,风量为55.0~103.9 m3/h,其中在17:00风速和风量达到最大值。21:00之后,风速逐渐降低至0.25~0.35 m/s之间(风量约为35~50 m3/h),并且通风量的变化趋势与集热面温度的变化趋于一致。当白天太阳辐射增强时,集热面得热量随之增大,吸收的热量增加,用来加热通道内空气的热量增大,通风井道中空气的温度升高,井道内外热压差也逐渐增大,从而在井道中形成了较强的“烟囱效应”。
根据太阳能通风井蓄热单元的技术需求,制备了含5%的CNT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其样品的热导率为0.65 W/m·K,相变潜热为107 J/g,样品经多次循环后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衰减较小,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将制备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应用于太阳能通风井实验系统,在10:00—21:00时段,自然通风量为55.0~103.9 m3/h,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