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社会转型的同源性与非同源性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D616

基金项目: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SH036)


On the Alike and Unlike-rooted Character of the Society Transition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中国“社会转型”因社会主义制度结构先于其工业化设置而具有不同于西方先发国家19世纪社会转型的政治、经济结构。这样的社会实存,既对我国市场化社会转型产生着强大的规制并促使其保持“社会主义”的同源性,又意味着中国社会转型与其它国家由工业化使然的社会转型具有非同源性特征。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是因国家工业化导入市场机制而发生的一种必然回应,因而它又与世界其它国家由工业化使然的社会转型具有某些同源性的特质和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两种或两类同源性现象及过程,本身存在着理论谱系、逻辑传统、方法论和价值观张力等非同源性的基元;于是,规制我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制度场域的既成性,并不能帮助我们完全有效地规避“工业化+市场机制→社会转型”的潜在风险;而且中国社会转型还将长期处于一种同源性与非同源性博弈的性状之中。

    Abstract:

    The society transition in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19's because the socialism structure is before the industrialization.So,i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arket-oriented society transition and make it has the alike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戚攻,郭勤.论中国社会转型的同源性与非同源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71-7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2006-05-12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