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9(1):57-63.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1.010
摘要:利用修正的GARCH-M模型,检验了中国2005-2010年期间人民币—美元汇率和人民币—欧元汇率收益率及波动的周内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美元汇率在周二和周四具有显著升值特征,而人民币—欧元汇率在周四则更容易贬值并同时存在波动性的周二效应,仅在人民币—美元汇率收益率与波动之间呈现显著风险与收益的负向关系,反映出风险越高则人民币—美元汇率越容易升值,这可能是由于汇率市场中投资者的自适应预期所导致。
2011, 17(1):24-29.
摘要:文章基于Panzar-Rosse 模型研究了2000年到2007年之间中国金融业中银行市场结构和竞争状态,利用H 统计值法,测定H值在0.147 491~0.895 820之内,研究表明中国的银行业仍处于垄断竞争状态,并且从垄断过渡到适度竞争阶段,银行业需要更多的竞争政策,以确保在中国金融市场的适度竞争并促进其发展。
2011, 17(6):30-38.
摘要: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背景,选取中国国内八大行业,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函数(IRF)等技术,分析了危机前后中国八大行业股市收盘价波动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变化,讨论了被传染行业对危机发源行业的冲击响应及其行业之间的传染效应。结果表明:(1)在危机前的平稳期中国八大行业收盘价的波动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2)危机期间钢铁行业收盘价的波动对大多数行业收盘价的波动都有单向因果关系,与少数行业收盘价的波动有双向因果关系。
2010, 16(6):22-26.
摘要:文章讨论了再装股票期权在再装日按B-S定价模型执行所产生的经理激励缺陷,提出了将有效期内股价的几何平均值作为再装期权结算价格的思想,建立了几何亚式-再装股票期权的定价模型。并利用保险精算方法,从评估实际损失和相应概率分布的角度,研究了几何亚式-再装股票期权的价值构成,获得了基于分数布朗运动下几何亚式-再装股票期权的保险精算定价公式。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传统再装期权与几何亚式-再装股票期权在经理激励中的作用。
2007, 13(3):17-21.
摘要:本文在风险中性条件下,通过考虑中国股权结构的影响,修正了基于同一主体的多种认股权证的定价公式。本文还比较了两定价公式,说明了修正后的定价公式具有相对优势。
2000, 6(4).
摘要:论文着重讨论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战略的决策环境,建立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的博奕论模型。
2000, 6(2):53-55.
摘要:概述美、日两国产业结构转换过程及特点,分析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技术创新政策制定所面临的困难和决定因素,提出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制定技术创新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1999, 5(2).
摘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替代变量,引入了显性形式的技术转移函数,建立了带有技术转移函数的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传统的U—模型存在的缺陷,讨论了经济的动力学行为,给出了模型动态特性的刻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