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25(5):1-17.DOI: 10.11835/j.issn.1008-5831.jg.2019.03.001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0个贸易伙伴国(地区)2012-2016年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从文化与贸易互动视角,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跨文化传播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估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在规模(广度)和效果(深度)方面的差异,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孔子学院汉语文化推广的时空演进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孔子学院汉语跨文化传播在规模上持续增长,但是在传播效果方面则存在滞后,特别是自主拓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提升迟缓,综合影响力参差不齐,整体汉语推广潜力及文化传播效果有待进一步挖掘和优化;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出口贸易具有较大促进作用,而且,除了对所在国(地区)产生正向影响外,对邻近国家也有显著的正溢出效应。
2017, 23(6):1-12.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6.001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共识。文章以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区)相关面板数据为基础,首先对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然后通过相关理论分析,得出新经济地理因素、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三者之间内在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区位熵指数,建立三者之间的面板联立方程实证模型(SEM),并分别对全国省域和东中西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新经济地理因素也有利于高技术产业集聚;但分地区而言,东中西部存在一定的差异。
2013, 19(5):1-7.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01
摘要:考虑到传统的从完全竞争视角以单一规模或效率指标为基础分析产业集聚、区域分工和产业转移所固有的缺陷,文章从不完全竞争视角出发、以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全球化和产业扩散理论为基础、结合使用规模和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识别京津冀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领域。这一方法表现出两项主要优点:一是可以揭示特定产业转移的动力、特征和性质,二是有助于设置产业转移中的轻重缓急。通过对相关产业进行规模分析和效率分析,导出京津冀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优化重点领域的二维分布图,其中的“优先转移区”和“结构调整与优化区”分别为京津冀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领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