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4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碳中和时间表在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法中的规范表达

      2024, 30(4):225-236.DOI: 10.11835/j.issn.1008-5831.fx.2024.01.004

      关键词: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法时间表立法目的
      摘要 (182)HTML (380)PDF 1.70 M (428)收藏

      摘要:我国当前的碳中和工作主要在政策道路上推进, 相关立法还不完善, 特别是缺乏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使得有些地方在推进碳中和工作时出现了碳冲锋运动式减碳现象, 既不利于积极稳妥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 也带来了生产生活上的不确定性。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立法的研究与论证工作。碳中和时间表是管理碳中和工作进程、确保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 大部分国家的碳中和立法都对其进行了规定。在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框架下, 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碳中和时间表法律规范, 有利于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立法工作进程, 更有利于提升碳中和相关立法的指向性和可实施性, 稳定社会生产生活预期, 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合作治理中的话语权。碳中和时间表法律规范的制定应立足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基本国情, 结合国际气候合作治理需要, 以科学性与政策性相结合、国际性与国别性相结合、现时性与将来性相结合为设计基准, 通过《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目的条款、碳中和时间表专项条款将我国碳中和工作进程纳入法治轨道, 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保障当下及将来世代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具言之, 《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目的条款中, 碳中和时间表内容建议表述为推动国家碳中和战略决策实现, 促进国际气候治理合作。专项条款设置上, 一方面应规定具体明确的相对近期碳中和时间表, 另一方面就中长期碳中和时间进程应确定特殊时间节点设计阶段性目标, 并授权国务院负责阶段性期间内碳中和时间表的细化与调高。

    • 传统邮驿体系的时—空结构与清帝国权力网络——从《大清会典》驿程看清代通讯手段的时效困境

      2023, 29(4):153-165.DOI: 10.11835/j.issn.1008-5831.rw.2023.06.002

      关键词:《大清会典》|驿程|排单|邮驿体系|时—空关系
      摘要 (247)HTML (2238)PDF 2.59 M (828)收藏

      摘要:清帝国依托庞大的邮驿体系,建构了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的帝国权力网络。集权国家需要克服距离越远对地方控制越难的问题,因而在长期保持对里程信息收集整理、补充校正与记录存储的传统,驿程的记录与实际运行与之互为表里。《大清会典》及《则例》中的驿程信息主要有三类:节点(包括原点)、路线和数据,其记载有着复杂而又一以贯之的结构与模式,用链条状和树状两种方式呈现了驿路的分布结构,其向心性和层级性表达了古代王朝国家中央顶层设计中心—边缘的地理格局、空间秩序与特定的政治思维。道路里程信息既是日常邮驿工作开展的实用资料,也是国家持续掌握交通权力的知识来源。由于交通用时间置换空间的特殊属性,交通史的研究也应重视时间—空间的关系。驿置里程不仅仅是空间距离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实际的运行和操作中,到京日期就是时间信息与地理信息对应的产物,是距离时间化的表达方式,能直观反映交通对空间和时间的控制。驿程空间可以作为邮驿时间的参考标准,反过来,时间也是空间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计量距离可重复的实际经验的总结,在实际邮驿事务运行中,里程距离是固定的,但运行时间是变动的,这种变动带来不确定性体现了邮驿网络的动态变化和帝国权力的伸缩与强弱。传统驿站已有的突破限于地域上的向外扩张和向内深入,以及中央集权之下向心性的强化;而时间上的突破很小,时效困境也成为清末驿站体系僵化最为突出的问题,影响着国家对既定空间秩序维持的效力。

    • 高速公路施工进度风险评价

      2012, 18(2):87-93.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进度风险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模糊概率分析评价
      摘要 (1966)HTML (0)PDF 1.73 M (1135)收藏

      摘要:通过高速公路项目施工进度的风险识别,将主要影响因素分为硬、软指标并建立风险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逻辑与概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计算和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风险指标体系中的各数据进行自动赋权并降维,使概率分析与模糊逻辑法的评价简单易行;最后经过实际案例检验,证实该方法可行并具有现实意义。

    • 精心设计能力培养方案 扎扎实实开展教学实践

      1999, 5(3).

      关键词:学生能力培养,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摘要 (1210)HTML (0)PDF 0.00 Byte (20)收藏

      摘要:通过对多年教学和教学管理实践与经验的总结,提出了系统地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若干观点。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4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