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4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4, 30(6):56-71.DOI: 10.11835/j.issn.1008-5831.jg.2024.09.003

      关键词:统一大市场新质生产力市场需求基础研究企业家精神
      摘要 (136)HTML (183)PDF 1.74 M (148)收藏

      摘要:整合地方分散、封闭的区域市场,构建全国范围内统一开放的大市场体系,不仅产生了更大的专业化分工优势,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为产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能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熵值法从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三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并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空间杜宾模型等多种计量技术,分析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助力新质生产力提升,经过内生性检验以及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删除特殊样本等其他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统一大市场建设扩大了市场需求,促进了基础研究,激发了企业家精神,进而推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和维度异质性特征。地区层面,相较于东部地区,统一大市场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助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显著。维度层面,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有效促进科技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发展,但对绿色生产力的影响尚未显现。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发现,统一大市场在促进本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周边其他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文章的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在研究视角上,立足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考察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效应,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的补充;在研究内容上,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文章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论证了以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检验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将有关统一大市场经济后果的研究提升到了新高度;在政策层面上,基于基础研究、市场需求、企业家精神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统一大市场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解析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文章的研究或可加深对新质生产力市场化发展路径的认识。

    • 疫情全球蔓延下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经贸发展的困境及纾解举措

      2021, 27(1):1-13.DOI: 10.11835/j.issn.1008-5831.jg.2020.09.006

      关键词:有效市场需求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交集
      摘要 (1273)HTML (1301)PDF 1.69 M (1723)收藏

      摘要: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来,“双循环”成为热议问题。研究认为:(1)中美摩擦叠加疫情全球蔓延使得中国经贸发展遭遇到“四重困境”即对等反制、疫情冲击、信任缺失和政治摩擦等困境,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突破“四重困境”的新时代策略。(2)我国国内有效需求相对有限决定着更需要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真正互促式发展;国内一些产品无效供给、另一些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决定着疫情下我国需要积极拓展有效市场需求和有效产品供给。(3)坚持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营商环境,以做大做强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发展的市场交集。(4)需要采取多维政策举措(如打造双循环海外枢纽、支持中心城市辐射、实施区域梯度互补战略等)协调推进全面开放,加快形成一个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和竞争有序统一的大市场,进而支撑起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 网络融合趋势下中国电信业市场需求与集中

      2010, 16(4):30-34.

      关键词:网络融合;电信市场;市场需求;产业集中
      摘要 (1950)HTML (0)PDF 1.42 M (1020)收藏

      摘要:中国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民收入增加,电信需求表现出较快增长趋势,电信市翅构和企业行为,因而基于市翅构的构建和非对称规制,在维持基础电信运营商规模经济和电信业适度集中的同时,实施非对称规制,促进电信市场的可竞争性。

    • 加强教学改革 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2001, 7(5):80-82.

      关键词:教学改革与市场需求,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 (1153)HTML (0)PDF 0.00 Byte (27)收藏

      摘要:本文以外经贸英语教学改革为例,对我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从教学设置、教学手段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思考.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4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