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法上的反射利益
作者:

On reflective interests in administrative law
Autho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16]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行政法通说认为,反射利益是公法权利的“余数”。通过检讨反射利益与公法权利的概念生成史,探索反射利益的利益法学背景,就可发现反射利益的独立价值。在充分认识反射利益的性质、类型与功能的基础上,中国行政法上的反射利益问题就可获得更好的理解与发展。

    Abstract:

    The prevailed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law deems reflective interests as the remainder of public rights.But it will be found to have its own independent value if we examine the conceptual history of reflective interests and explore its interest law theory background thoroughly. On that basis, the concept of reflective interests will develop well in Chinese administrative law theory and will help to soundly resolve many administrative law disputes.

    参考文献
    [1] 格奥格·耶利内克.主观公法权利体系[M].曾韬,赵天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64.
    [2] 奥托·巴霍夫.公法中的反射作用以及主观权利[C]//乌尔海希·巴迪斯,编.于安,译.德国行政法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6-297.
    [3] 张雪城.德国公法权利理论的梳理与分析[J].研究生法学,2014(1):107-115.
    [4] 杨解君,赖超超.公物上的权利(力)构成——公法与私法的双重视点[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4):49-58.
    [5] 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6.
    [6] 周旺生.论法律利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2):24-28.
    [7]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5-96.
    [8] 原田尙彦.诉的利益[M].石龙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44.
    [9] 英格博格·普珀.法学思维小学堂:法律人的6堂思维训练课[M].蔡圣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5.
    [10] 赖恒盈.行政法律关系论之研究——行政法学方法论评析[M].(中国)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3:116.
    [11] 芦部信喜.宪法:第3版[M].高桥和之,增订.林来梵,凌维慈,龙绚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8.
    [12] 张树义,蔡乐渭.回归与重构:服务行政在中国的源起[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2):88-98.
    [13] 江必新,梁凤云.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64.
    [14] 罗伯特·阿列克西.法理性商谈:法哲学研究[M].朱光,雷磊,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256.
    [15] 何海波.行政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92-193.
    [16] 何海波.中国行政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问题、方法与知识[C]//应松年.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20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389.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王本存.论行政法上的反射利益[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1):76-85. DOI:10.11835/j. issn.1008-5831.2017.01.00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860
  • 下载次数: 2244
  • HTML阅读次数: 975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16-12-24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01-21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