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空间滚动轴承往复运动状态下二硫化钼薄膜润滑失效机理不明的难题,提出了采用分子动力学对薄膜润滑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单层二硫化钼薄膜摩擦原子模型,针对载荷和环境温度这2个空间滚动轴承的重要影响因素展开了二硫化钼薄膜的往复摆动模拟,得到了摩擦过程中二硫化钼薄膜的摩擦力、粘附力和磨损情况。模拟结果表明:Fe-Ni-Cr合金探针在单层二硫化钼薄膜上的摩擦为黏滑运动,载荷在20~100 nN范围内探针的摩擦过程不会对薄膜造成磨损,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润滑性能有所提高;载荷从200 nN开始探针的摩擦过程会对薄膜造成磨损,往复运动过程中摩擦系数不断提高,润滑性能下降;400 nN为单层薄膜的载荷极限,在该载荷下探针会刺穿薄膜与基底接触此时薄膜迅速磨损失去润滑作用。环境温度在1 773.15 K以下对薄膜的润滑作用影响不明显,但达到该温度后薄膜边界处开始缓慢熔化,当环境温度达到二硫化钼熔点时薄膜的熔化速度加快并失去润滑作用。从这些发现得到如下结论:二硫化钼单层薄膜在接触载荷8 GPa以下拥有优异的耐磨性和润滑性;在薄膜未破损的条件下,反复摩擦过程提升了润滑性能;二维层状结构对单层二硫化钼薄膜润滑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高温和重载都会对薄膜层状结构造成破坏。
从2004年英国曼切斯特大学Novoselov
航天器在太空环境下,因为工况特殊(高温、低温、真空和重载)并且一些摩擦副无法连续供给润滑油脂,所以采用固体润滑剂。空间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构的关键零部件在航天器中大量使用,这些轴承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航天器的服役时间和工作性能。航天器在执行卫星天线的展开和空间相机的对地扫描等任务过程中,旋转机构需要在一定角度内往复运动,此时的轴承不是做常规的旋转运动,而是进行小角度、高频率的摆动,迫使接触局部的润滑薄膜磨损加剧,极大地考验轴承的润滑性能。当MoS2薄膜完全磨损时轴承判断为润滑失效,此时航天器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将受到很大的威胁。
因此,对往复摆动状态下MoS2润滑薄膜的摩擦特性和磨损状态进行研究,对探究空间滚动轴承的失效机理和提高航天器的服役时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仁辉
目前对空间滚动轴承失效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仅有少数实验研究,缺少理论支撑。又因为空间滚动轴承失效对振动信号的改变微弱难以甄别,导致传统故障诊断方式在空间滚动轴承中难以应用。通过实验的方式难以在微观尺度下对空间滚动轴承薄膜的变化过程进行探究,而分子动力学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因此,提出了在微观尺度下针对MoS2摩擦界面进行模拟分析的方法。从原子尺度摩
模拟模型由边界层、恒温层、牛顿层和探针4个部分组成,边界层、恒温层和探针由Fe-Ni-Cr合金构成,而牛顿层由MoS2构成。
MoS
图1 二维MoS2薄膜结构图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wo-dimensional MoS2 film structure
元素 | 晶体结构 | 晶格常数/nm | 元素 | 晶体结构 | 晶格常数/nm | 元素 | 晶体结构 | 晶格常数/nm |
---|---|---|---|---|---|---|---|---|
Fe | FCC | 0.363 | Ni | FCC | 0.352 | Cr | FCC | 0.366 |
BCC | 0.287 | BCC | 0.275 | BCC | 0.288 | |||
HCP | 0.257 | HCP | 0.248 | HCP | 0.259 |
与宏观尺度下体积力主导的摩擦机制不同,在微观尺度下摩擦力主要表现为表面的相互作用力。微观下的接触面由高低不同的微凸体组成,单微凸体-微凸
图2 摩擦模型原子结构图
Fig. 2 Atomic structure of the friction model
名称 | 尺寸/n | 原子数 |
---|---|---|
探针 | 2 052 | |
MoS2层 | 16.0×13.0×1.2 | 14 172 |
基底 | 17.0×13.0×0.7 | 13 206 |
势函数是描述原子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函数,在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时选用适当的势函数,可以得出精确的模拟结果。常用的势函数有Tersoff势、EAM势、Lennard-Jones势和REBO势等。
S-Mo-S层内存在作用力较强的共价键,而层间为较弱的范德华力,属于多种力互相作用的多势体。因此,在进行分子的动力学计算时要选择考虑不同作用力贡献的多势体函数如:MEAM势、Stillinger-Weber势、AIREBO势、REBO势等。Jiang
。 | (1) |
式中:为系统结合能;为原子和原子之间的距离;和是原子和原子之间成对的排斥和吸引力;是原子和原子的截断函数;是原子和原子之间的键序项。的计算公式为
。 | (2) |
式中:θijk为Mo-S-Mo原子形成的夹角角度;Ni为第i个原子;G为键角项;P为配位项,其公式为
。 | (3) |
式中:a0、a1、a2、a3为系数。
截断函数和由下式一同给出:
(4) |
式中:为最大截断距离;为原子i与l的距离;为原子l与k的最小影响距离。
采用EAM势描述Fe-Ni-Cr合金的性质,其公式为
。 | (5) |
式中:为原子的总能量;为嵌入能量,是关于原子电子密度的函数;是一对势相互作用函数,α和β是原子和的元素类型。Zhou
因为MoS2和Fe-Ni-Cr合金之间没有专用的势函数,所以使用LJ势函数
。 | (6) |
式中: ε是能量单位;σ是距离单位;是LJ截止值。各个元素之间的LJ参数如
元素 | ε | σ | 元素 | ε | σ |
---|---|---|---|---|---|
Mo-Fe | 0.001 17 00 | 2.656 7 | S-Fe | 0.002 588 1 | 3.094 5 |
Mo-Ni | 0.001 256 8 | 2.621 9 | S-Ni | 0.002 780 0 | 3.059 8 |
Mo-Cr | 0.001 256 8 | 2.706 1 | S-Cr | 0.002 780 0 | 3.144 0 |
模拟过程中的探针设置为刚体,施加恒定法向载荷和移动速度。基底一部分设置为刚体,作为模型边界,称为刚体层;另一部分施加恒定温度,模拟环境温度,称为恒温层。MoS2层与恒温层都维持在宏观正则系综下模拟,保证模拟过程中系统的能量守恒。
使用控制温度,其原理是通过力的计算调节原子的速度。其公式为
, | (7) |
, | (8) |
。 | (9) |
式中:Fc为原子间作用力计算的保守力场;Ff则是与原子速度成正比的摩擦阻力或黏性阻尼项;m为原子质量;λdamp为阻尼因子;Fr为温度下溶剂原子与粒子随机碰撞产生的力,由波动/耗散定理推导出来;kB为玻尔兹曼常数;v为原子速度;dt为单位时间。随机数用于随机力的大小和方向,且该随机为均匀随机数。
计算各层的温度、受力和能量变化,每5 ps计算一次法向受力和切向受力,表示接触面的摩擦力和压力,进行有效摩擦系数的计算。
, | (10) |
。 | (11) |
式中:ni和no分别表示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fi为第i个原子的受力;为有效摩擦系数,与宏观下测量的摩擦系数不同;Ft和 Fn分别为平均摩擦力和法向受力。
通过轴承轻载(赫兹接触应力小于1 GPa)换算到探针上的载荷为轻载小于40 nN,所以将载荷范围设置在20~400 nN以模拟轴承薄膜的轻载到重载破坏的过程。对3 K(太空平均温度)、283.32 K(地球周围空间平均温度)、300 K(空间站内部温度)、1 773.15 K(空间站外部温度)和2 648.15 K(MoS2熔点)的摩擦进行模拟。探针与虚拟原子通过弹簧连接,设置较高的弹簧系数以防止探针运动过程在X、Y和Z方向上发生抖动。先对探针在X轴方向上设置5 m/s的恒定速度,再改变速度方向使其沿X轴负向移动,以模拟轴承往复摆动。进行3次往复摆动,每1次摆动时长为400 ps,共计模拟时长1 200 ps,所有计算均通过LAMMPS(large-scale atomic/molecular massively parallel simulator)实现。LAMMPS是一种经典的分子动力学代码,整合了牛顿运动方程和一些原子的相互作用势函数。可以在计算机上构建和运行LAMMPS代码,实现分子动力学的模拟。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和载荷进行摩擦模拟,记录摩擦过程中各部分的受力、温度和势能变化以及每个原子的温度、应力和坐标。最后计算出摩擦系数并分析润滑性能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MoS2薄膜润滑机理分析流程如
图3 MoS2薄膜润滑效果分析流程图
Fig. 3 Flowchart of lubric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MoS2 film
根据MoS2层状结构特点,建立了单层的MoS2薄膜模型,在不考虑层间作用的条件下研究薄膜的摩擦特性。在太空温度(3 K)下对单层MoS2进行了不同载荷下的往复摆动摩擦模拟。对比模拟结果可以明显看出,载荷在20~100 nN区间针尖在往复摩擦过程中薄膜没有出现明显的划痕;当载荷继续增大到200 nN,探针在摩擦过程中留下明显划痕,薄膜结构的破坏随着往复摩擦次数不断积累,并且在探针的运动前方形成隆起;载荷增加到300 nN时,经过3次往复摩擦薄膜上出现了明显的穿孔;载荷增至400 nN时,薄膜在第1个往复运动中就出现了较严重的穿孔,经过3次往复摩擦探针路径上的MoS2完全磨损,Fe-Ni-Cr合金基底表面也呈现较严重的磨损。结果如
图4 往复摩擦划痕磨损情况图
Fig. 4 Reciprocating friction scratch wear
从
图5 基底恒温层磨损程度图
Fig. 5 Wear of substrate constant temperature layer
图6 往复运动摩擦力、载荷随位移变化曲线
Fig. 6 Variation curves of reciprocating friction and load with displacement
载荷增加到200 nN使运动路径上产生痕迹,摩擦力的部分波动间隔达到了0.4 nN,其原因是MoS2的晶格结构受到破坏。摩擦力的波动范围减小,说明黏滑运动对摩擦带来的促进作用在减小。每次往复运动都会加深“摩擦回路”,破坏薄膜结构,增大摩擦力。位移-摩擦力曲线如
图7 往复运动摩擦回路图
Fig. 7 Friction loop of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从
图8 不同载荷往复摆动摩擦系数柱状图
Fig. 8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first reciprocating swing under various loads
从
在探究了载荷对薄膜润滑性能的影响后,针对近地卫星环境、空间站内部环境和火箭升空的情况,改变温度模拟MoS2薄膜在不同场景和恶劣条件下的往复摩擦。摩擦过程载荷恒定为100 nN,在保证薄膜处于正常工作载荷条件下探究温度升高对摩擦磨损的影响。在283.32 K和300 K两个环境温度下,摩擦过程中薄膜没有发生明显的磨损现象;环境温度达到1773.15 K时,在第3次往复运动后MoS2边界部分开始熔化。模拟温度在2 648.15 K时,摩擦开始阶段MoS2就出现了熔化,这和宏观上得到的MoS2的熔点相同。
虽然环境温度在1 773.15 K时,薄膜在摩擦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异样,但通过计算对比3 K温度下的摩擦力、法向受力和摩擦系数,发现摩擦力和法向受力的波动范围明显增大,但其平均值和中位数在1 nN内波动,没有明显的差距,计算出的摩擦系数也没有明显差距,而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部分结果如
图9 薄膜高温下变化情况
Fig. 9 Film changes at high temperature
从
图10 高温薄膜摩擦系数柱状图
Fig. 10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high-temperature thin film
图11 2 645.15 K环境温度下薄膜势能变化曲线
Fig. 11 Potential energy curve of the thin film at 2 645.15 K
通过
Ky
图12 不同制备条件下MoS2层状薄膜 10 nN载荷下摩擦实验结
Fig. 12 Fri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MoS2 layered films prepared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under 10 nN loa
图13 单层MoS2薄膜 10 nN载荷下摩擦模拟结果
Fig. 13 Friction simulation results of monolayer MoS2 film under 10 nN load
在摩擦过程有许多因素影响润滑效果,如接触载荷、接触面积和环境温度等。在复杂因素作用的摩擦过程中摩擦系数可以直观地反映薄膜的润滑性能是否失效。通过模拟不同载荷和环境温度下MoS2薄膜的往复摩擦,观察薄膜的磨损变化情况,再通过摩擦系数判断薄膜润滑状态,实现了对往复摩擦过程中MoS2薄膜的润滑状态的了解,得到以下结论。
1)对于单层MoS2,探针在薄膜表面的运动为黏滑运动,这种运动现象对摩擦过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运动期间摩擦力以晶格常数为间隔不断波动,在20~100 nN的范围内这个趋势非常明显。但随着载荷增加黏滑运动有所减弱,载荷到达200 nN时摩擦会在薄膜上留下路径,破坏原子结构,使摩擦力波动间隔变得不规律。400 nN是单层MoS2薄膜的润滑极限,往复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明显增大,且随着往复次数增加,摩擦路径上的薄膜会被消磨殆尽,失去润滑作用,使得探针与基底直接接触。
2)环境温度在1 773.15 K以内不会对薄膜的润滑效果和磨损程度造成过大的影响,但环境温度超出这个阈值时,薄膜从边界处开始缓慢地熔化。当环境温度达到MoS2的熔点时,薄膜迅速熔化,薄膜摩擦系数成倍增加,失去润滑作用。
参考文献
Novoselov K S, Geim A K, Morozov S V, et al.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J]. Science,2004, 306(5696):666-669. [百度学术]
张仁辉, 杨雪, 熊丽萍, 等. 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1, 38(3): 119-123. [百度学术]
Zhang R, Yang X, Xiong L P, et al. Investigation of preparation and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MoS2 nanosheets[J]. 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2021,38(3):119-123. (in Chinese) [百度学术]
赵云平, 张凯峰, 李永春, 等. 二硫化钼固体润滑球轴承的真空摆动特性[J]. 润滑与密封, 2017, 42(7):135-140. [百度学术]
Zhao Y P, Zhang K F, Li Y C,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vacuum swing of molybdenum disulfide solid lubrication ball bearings [J]. Lubrication Engineering, 2017,42(7):135-140. (in Chinese) [百度学术]
邵宇飞, 孟凡顺, 李久会, 等.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孪晶界对单层二硫化钼拉伸行为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9, 68(21): 247-254. [百度学术]
Shao Y F, Meng F S, Li J H, et al.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win boundary on the tensile behavior of monolayer molybdenum disulfide [J]. Acta Physica Sinica, 2019, 68 (21): 247-254. (in Chinese) [百度学术]
Schall J D, Milne Z B, Carpick R W, et al. Molecular dynamics examination of sliding history-dependent adhesion in Si-Si nanocontacts: connecting friction, wear, bond formation, and interfacial adhesion[J]. Tribology Letters, 2021, 69(52): 1-19. [百度学术]
Radisavljevic B, Radenovic A, Brivio J, et al. Single-layer MoS2 transistors[J].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1, 6(3): 147-150. [百度学术]
潘帅航, 尹念, 张执南. 微动界面连续干摩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3): 82-87 [百度学术]
Pan S H, Yin N, Zhang Z N.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for continuous dry friction on fretting interfaces[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8, 54(3): 82-87. (in Chinese) [百度学术]
孙献光, 孟春晓, 段田堂. 考虑摩擦系数和微凸体相互作用的粗糙表面接触热导分形模型(英文)[J]. 摩擦学学报, 2020, 40(5): 626-633. [百度学术]
Sun X G, Meng C X, Duan T T. A fractal model of thermal contact conductance of rough surfaces considering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asperity interaction[J]. Tribology, 2020, 40(5): 626-633. (in Chinese) [百度学术]
Jiang J W, Park H S, Rabczuk T.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single-layer molybdenum disulphide (MoS2): Stillinger-Weber parametriz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3, 114(6): 064307. [百度学术]
Liang T, Phillpot S R, Sinnott S B. Parametrization of a reactive many-body potential for Mo-S systems[J]. Physical Review B, 2009, 79(24): 245110. [百度学术]
Liang T, Phillpot S R, Sinnott S B. Erratum: parametrization of a reactive many-body potential for Mo-S systems [J]. Physical Review B, 2012, 85(19): 199903. [百度学术]
Zhou X W, Foster M E, Sills R B. An Fe-Ni-Cr embedded atom method potential for austenitic and ferritic systems[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2018, 39(29): 2420-2431. [百度学术]
Liang T, Zhou M, Zhang P, et al. Multilayer in-plane graphene/hexagonal boron nitride heterostructures: Insights into the interfacial thermal transport proper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20, 151: 119395. [百度学术]
Medyanik S N, Liu W K, Sung I H, et al. Predictions and observations of multiple slip modes in atomic-scale friction[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6, 97: 136106. [百度学术]
Ky D L C, Tran Khac B C, Le C T, et al.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nically exfoliated and CVD-grown single-layer MoS2[J]. Friction, 2018, 6(4): 395-406.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