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0(6):1-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01 CSTR:
摘要:介绍了Norden.E.Huang等人提出的Hilbert-Huang变换(HHT)信号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经验模态分解的过程和希尔伯特谱、边际谱的概念等;以虚拟仪器的开发特点及应用为基础,利用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方法,从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仪器面板3个方面介绍了虚拟式Hilbert-Huang变换信号分析仪的设计,并成功开发了虚拟式Hilbert-Huang变换信号分析仪,为工程信号测试与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2007, 30(6):6-9.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02 CSTR:
摘要:二维固体结构声子晶体如平板、板壳在结构材料的减振、降噪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二维固体结构声子晶体的禁带特性,对减振、降噪结构材料及声学滤波器的设计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用声子晶体带结构计算的多重散射理论,计算了二维碳一环氧树脂声子晶体的能带结构.结果表明,将波速较大的碳柱体按正方形周期排列放入到波速较小的环氧树脂中,在布里渊区两个主要方向上出现了完全禁带.
2007, 30(6):10-1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03 CSTR:
摘要:以实际产品为研究对象,将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改进设计中.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该气道内气体的流速、压力及湍动能等特性参数的分布,并计算了出口处的流量系数和绕竖直轴线的转矩.结果表明:该气道的流通性能很好但产生涡流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在三维流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对比各种改进措施下的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在不减小流量系数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加螺旋腔室定义曲线相对气门凸台中心线的距离和增大涡壳角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产生涡流的能力,是一种有效而又合理的改进办法.
2007, 30(6):18.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05 CSTR:
摘要:为了控制油液的污染,建立了液压润滑系统简化后的污染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理论平衡计算公式,并在实际工程考核应用背景下研究了其污染动态平衡的过程.提出了液压润滑系统污染动态平衡时的污染度亦即为液压润滑系统需要控制的目标污染度,并以该目标污染度作为换油指标.通过试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2007, 30(6):21-2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06 CSTR:
摘要:针对平面变压器绕组特殊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iSIGHT软件集成平台的平面变压器优化设计方法.将电磁仿真软件Maxwell 3D和电路仿真软件Saber通过优化软件iSIGHT进行集成,研究了平面变压器的寄生效应,通过改变平面变压器原边与副边绕组之间的绝缘层厚度,调节绕组各寄生参数的大小,实现了降低危及开关安全运行的电压尖峰,改善开关电源的性能,最终获得平面变压器的最优设计,并通过仿真分析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007, 30(6):2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07 CSTR:
摘要:首次提出将物元分析理论用于电能质量的评估,并构建了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的物元分析模型.针对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的复杂性以及单因素识别和等级划分之间的不相容性特点,应用物元可拓集方法,构造物元矩阵,根据计算出的关联度大小对电能质量的等级进行可拓识别.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物元分析法用于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使评估结果更为客观、合理,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2007, 30(6):30-3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08 CSTR:
摘要:事件驱动型传感器网络在侵扰监测、地震活动监测、动物运动跟踪以及大型设备的状态监测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数据传输率不可预知,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大了研究工作的难度.从网络结构与优化冗余节点分布的角度,提出延长事件驱动型传感器网络生存期的能量管理策略.将监测区域的无线传感网络划分成基于正六边形网格的分层结构网络,各层网格内的冗余节点数按最优分布条件由内层向外层依次递减.仿真计算了不同层数和不同p值的网络生存周期,并与传感器节点相同但按泊松分布和均匀分布的网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有效的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期.
2007, 30(6):35-38.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09 CSTR:
摘要:提出了一种量测纳米薄膜厚度的方法,即根据纳米薄膜与其基底间存在的力学性质上的差异,选用合适的刻划工具,通过对薄膜直接进行刻划,产生划透薄膜且不影响基底的划痕,再运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得到划痕区域的微观形貌,由此计算出纳米薄膜的厚度.用该方法对TiO2纳米薄膜进行测量,得到薄膜的平均厚度为71.6 nm,与相关文献报道的用其它方法测得的薄膜厚度值较吻合.作为测量纳米薄膜厚度的又一方法,此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厚度图像直观,操作和计算均较为简单,精度较高的特点.
2007, 30(6):39-43.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10 CSTR:
摘要:针对国内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尚未成熟,对SCR反应器中主要的化学反应建立了集总参数动态数学模型,其中分别建立了催化剂表面NH,的吸附-解吸附质量平衡模型、反应器中各气体成分的质量平衡模型以及总体能量平衡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语言工具开发了SCR反应器的动态仿真模型,进行了模型的稳态计算.并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NO;浓度、温度扰动下的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趋势正确,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007, 30(6):44-47.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11 CSTR:
摘要:利用高速摄影仪对双联毛细管管口气泡的生长和脱离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液体淹没双联毛细管管口时,在管内无气体流动情况下,管径大和亲水的毛细管易于成为液体通道,而管径小和憎水的毛细管易于成为气体通道;在有气体流动情况下,管径大的毛细管成为气体通道,而管径小的则成为液体通道.当气室的进气流量增大时,双联毛细管端口处气泡脱离直径变化很小,而气泡的脱离周期却随之明显减小,双联毛细管的气泡生长和脱离会发生明显的相互影响.此外,液体流速对气泡的生长和脱离有很大的影响,液体流速越大,气泡脱离越快,气泡的脱离直径则越小;在液体流速较大时,靠近流体进口处的毛细管端口气泡生长和脱离明显加快,从而导致相邻毛细管端口的液体回流现象.
2007, 30(6):48-51.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12 CSTR:
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B3LYP计算方法对CO在Pd(100)、Pd(110)和Pd(111)3个低指数晶面上的3种不同的吸附模式(顶位吸附、空位吸附和桥位吸附)进行了探讨,从CO在3个晶面吸附的结合能、几何结构、集居数以及净电荷分析得到:CO与Pd面均形成强的σ-π键;CO在3个晶面上均倾向于桥位吸附,在Pd(111)晶面上中毒最深.对CO在3个晶面上吸附的结合能和活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发现CO在3个晶面的中毒应按以下顺序减弱:Pd(111)》Pd(100)》Pd(110);空位吸附时的活化程度最高,桥位吸附时的活化程度最低.
2007, 30(6):52-5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13 CSTR:
摘要:在采用红外光谱仪和X衍射仪了解新鲜乳酸锌和回收乳酸锌的化学结构和晶型的基础上,比较了新鲜乳酸锌和回收乳酸锌对丙交酯粗产率和丙交酯含酸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脱结合水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乳酸锌和回收乳酸锌的化学结构相同,都是由正方晶、斜方晶和单斜晶组成的混晶结构,但各晶型的含量不同.回收乳酸锌的催化活性与新鲜乳酸锌相当,丙交酯产率分别为75.7%、72.1%.这表明乳酸锌是一种价廉、催化效率高且可回收使用的丙交酯催化剂,这对于工业化生产中降低生产成本有一定指导意义.
2007, 30(6):56-60.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14 CSTR:
摘要:研制一套面向社区医疗的微型输液监测系统,对输液进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在输液异常和输液结束时报警,以解决临床静脉输液方式不便,提高输液安全性和效率.采用光电传感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静脉输液液滴信号的可靠检测;利用单片机技术和数字显示技术实现输液量、输液速度的计数、显示与监控,实现无液报警和堵塞报警.另外,在系统中利用医院现有网络实现远程监测.最后,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陈登福 , 李宏亮 , 牛宏波 , 刘清才 , 董慧 , 邱贵宝 , 刘洪波
2007, 30(6):61.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15 CSTR:
摘要:在连铸二次冷却喷淋区二冷各段,冷却水量只与拉速的变化相关联的二冷水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提出了二次冷却区各喷淋段的冷却水量Qi与钢液过热度(△T)、拉速(ν)、浇注钢种化学成分、二冷水温相关系的二次冷却新配水模型,即Qi=K(a bv cv2) d(△T-E) F.研究了模型中各系数的确定方法.应用已开发的方坯连铸二冷仿真软件和通过研究确立的济钢二冷新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以及新模型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新模型确定的二冷各喷淋段水量进行冷却,铸坯冷却均匀,铸坯质量得到改善.
2007, 30(6):65-68.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16 CSTR:
摘要:81031钢是一种含Crl0.5%左右,添加了少量的Ni和Mo,含碳量0.31%左右的成型能好,热处理后硬度很高的新型马氏体不锈钢.分析了它的合金化原理后,用其热轧板材进行了7个不同温度的淬火工艺试验,得到在1 050 ℃加热该钢并油淬火后可以获得HRC59-61的硬度,并作出了硬度与淬火温度的关系曲线;淬火后及时进行了-15℃冷处理,其硬度增加并不明显.继而对在1 050 ℃淬火后的试样于140~240℃热油中进行了低温回火试验,得到了硬度随回火温度变化而改变的曲线.为该钢种在民用刀具行业的应用上提供了制定其热处理工艺的依据.
2007, 30(6):69.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17 CSTR:
摘要:采用浸涂及烧结工艺制备了达克罗防腐涂层,对其表面组织结构及其与镀锌、镀铝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对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锌、铝、铬等元素在达克罗涂层中分布均匀,片状的锌粉和铝粉层叠包埋在无定形的铬酸盐粘结物中,其耐腐蚀性能优于热镀锌层,略低于热浸铝镀层,与基体接合强度低于热浸铝.
2007, 30(6):72-76.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18 CSTR:
摘要:提出了一种渐消记忆的最小二乘逐状态辨识算法,相对原来利用最小二乘进行无人直升机矩阵辨识的方法,该算法能极大地减小计算量,降低计算的复杂程度以提高计算过程的稳定性.并采用该方法建立了小型无人直升机系统的ARMAX模型和MIMO模型,还通过仿真对2种模型做了对比,结果显示MIMO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小型无人直升机系统.
2007, 30(6):77.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19 CSTR:
摘要:结合文档频数DF(Document Frequency)和特征相似度FS(Feature Similarity)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无监督特征选择方法DFFS.该方法利用文档频数过滤掉90%的特征之后,再借助特征相似度移除尽可能多的冗余特征.采用K-均值方法,对比DFFS方法与其他3种常用特征选择方法(DF,TC,TS)的聚类性能.实验一:当特征数量由6 000减少到1 047时,DF方法的聚类性能急剧下降,而DFFS方法则有提高,甚至当特征数量进一步减少到350时,DFFS方法也没有下降.实验二:在保持10%~2%的特征时,DFFS方法优于其他3种方法,特别是在只保留2%的特征时,DFFS方法的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2007, 30(6):80-83.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20 CSTR: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和优化让步协商策略达成的初步协商解的质量,首先提出了等效置换协商策略.等效置换充分利用多议题协商效用评估机制中各议题之间的相关性,在保证协商参与者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动态改变某些议题的取值,促使协商双方得到更优的协商解.接着给出了具体的实现算法,最后实验验证了等效置换协商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gent的联合效用,得到比让步协商解,证明了等效置换协商策略是可行和有有效的.
2007, 30(6):84-88.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21 CSTR:
摘要:传统信息交流的方式不能及时、准确、全面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服务信息,是现代化办公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能即时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满足协同工作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即时协同工作的企业办公信息平台,该平台功能强大且使用方便,能保证系统即时动态的协同工作.并对协同动态工作流驱动、协同消息服务驱动等的设计作了较详细讨论,实际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是成功的.
2007, 30(6):89-92.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22 CSTR:
摘要:针对图像处理中需要对分割区域进行表达的问题,在云理论基础上,提出对象云表达图像面状地物的方法.在图像二维论域中,不确定边界的面状地物可以借助松弛迭代法提取其定性语言值表达特征,作为云模型的云核部分.对于不确定边界过渡区域,根据其像素特征获取云模型的云滴,借助逆向云发生器,生成图像面状地物的对象云.这样,对象云作为图像面状地物表达模型,不确定边界的面状地物就可以通过对象云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最后以遥感图像为例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表达图像中面状地物.
2007, 30(6):93-96.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23 CSTR:
摘要:在组件系统的回归测试中,为了确定修改所影响的部分,需要建立组件系统的依赖模型.组件系统具有高复用性和高复杂性,现有的依赖模型已经不适应描述组件系统,所以提出一种描述组件系统的层次依赖模型.通过对该模型中修改点的向前切片,得到修改所影响的部分,然后遍历该部分得到修改所影响的测试路径,进而有效地选择回归测试用例,提高了回归测试的效率.
2007, 30(6):97-101.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24 CSTR:
摘要:结合高地应力区某深埋隧道工程,通过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隧道掌子面推进过程中的围岩空间应力场状态和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当掌子面接近和通过某一断面时,围岩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相应的变化.隧道开挖对平面σx、σy的主要影响范围约为0.5B,对围岩空间主应力和剪应力的影响范围约1.0B,对围岩位移和屈服接近度的影响范围分别为2.0B和1.0B.对高地应力区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确定合理的支护措施以及制定合理的开挖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7, 30(6):102-108120.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25 CSTR:
摘要:归纳了单自由度体系R-μ-T规律和多自由度体系的R-μ基本规律,指出在确定设计地震作用时,除了考虑结构延性能力的影响外,还应考虑结构超强的影响;在对比了美国、加拿大、欧盟和新西兰4国规范考虑结构超强的思路后,建议中国相关设计规范也应考虑结构超强的影响.然后对美国、加拿大、欧盟、新西兰和中国5国规范采用的基准设防地震作用水准进行了对比评述,讨论了加拿大NBCC 2005和美国IBC 2003规范采用预期最大地震作用作为基准设防地震作用的合理性.还强调了R-μ基本准则是保证结构抗震性能的基本准则,在设计地震作用参与的荷载组合对结构设计起控制作用时必须遵循,而中国现行规范有关条文不符合R-μ基本准则的缺口急待修补.
2007, 30(6):109-113.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26 CSTR:
摘要:通过两榀单层单跨混凝土框架在竖向荷载下的试验研究和非线性有限元全过程分析,对"梁强于柱"和"梁柱等强"框架的极限荷载、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变形、位移延性和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在配筋适当的情况下,"梁强于柱"和"梁柱等强"框架在正常使用荷载下裂缝宽度和挠度均能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且均具有较好的延性,能实现充分内力重分布.
2007, 30(6):114-120.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27 CSTR:
摘要:随着连续刚构梁桥跨度越来越大,悬臂施工中大吨位预压力锚固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但是大吨位预应力锚固区薄壁混凝土箱梁承压局部应力分布复杂,通过对大吨位锚下混凝土局部应力分析,揭示其分布规律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有待解决的课题之一.从理论上对局压问题的影响因素、破坏原因及局压产生的裂纹类型等进行了阐述.结合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北引桥连续刚构混凝土梁桥工程实例,一方面,根据现行的《公桥规》中有关局部承压强度、抗裂性及最小保护层厚度等方面的规定,对0块顶板T2大吨位预应力束(设计值拉力4 882.5 kN)下混凝土进行了验算,另一方面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两者所得的结果相互验证,均符合规范规定要求.结论指出采用在锚下混凝土中增设横向拉筋使之与腹板内两侧钢筋网片形成封闭箍筋的设计可以解决大吨位薄壁腹板混凝土局压问题.
2007, 30(6):121-12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28 CSTR:
摘要:通过对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原始数据取自然对数为基础,建立改进的GM(1,1)模型.然后将其与马尔柯夫模型相结合,建立了改进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利用现场实测数据比较改进的GM(1,1)、灰色马尔柯夫和改进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各自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是3个模型中预测精度最好的模型,结果正确可靠,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2007, 30(6):125-128136.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29 CSTR:
摘要:采用改良而成的OGO工艺技术,以试验配水模拟城市生活污水,研究了OGO系统的脱氮效果,通过分析反应器各反应区的脱氮效果,并结合OGO系统脱氮效果观察系统中活性污泥絮体特性,研究分析了OGO系统的脱氮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总氮(TN)和氨氮(NH4 -N)分别为31.15~42.26 mg/L和27.53~38.58 mg/L的条件下,OGO系统对总氮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74.31%和83.75%.反应器外环脱氮方式为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脱氮,其脱氮量占反应器脱氮总量的80.48%,OGO工艺对氮素的生物去除绝大部分是通过同时硝化反硝化来实现的;同时硝化反硝化的宏观分区理论和微环境理论均适用于OGO系统.
2007, 30(6):129-133.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30 CSTR:
摘要: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中国生态环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其生态现状却令人担忧,大力保护西部地区水资源和治理水污染已经刻不容缓.在西部地区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于该地区的水资源保护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首先利用归纳总结法和数据论证法论证了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西部地区水资源的积极作用,然后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西部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总体框架和一般制度.
2007, 30(6):134-136.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31 CSTR:
摘要:利用上半连续集值1-集压缩映射的拓扑度以及上半连续集值1-集压缩映射的不动点定理,研究它在锥中的情形,即研究上半连续集值1一集压缩映射正不动点存在的边界条件.对上半连续集值1-集压缩映射的不动点定理在锥中进行了自然的推广,也是对单值1-集压缩映射的正不动点定理进行的一个自然的延伸.
2007, 30(6):137-13915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32 CSTR:
摘要:利用模糊拟阵的基本序列和导出拟阵序列,研究了闭模糊拟阵的模糊圈,得到了与模糊圈有关的几个结果:模糊拟阵或闭模糊拟阵的初等模糊圈的充要条件;闭模糊拟阵模糊圈的性质;闭模糊拟阵模糊圈的充要条件.利用这些充要条件,可以从闭模糊拟阵的某些模糊相关集找到其模糊圈.
2007, 30(6):140-14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33 CSTR:
摘要:采用支持向量机、K-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结合乳腺肿瘤的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临床数据诊断乳腺癌.结果表明:当使用sigmoid核函数时,SVM通过5次交叉验证的最佳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6.24%,优于K-NN(95.37%),PNN(95.09%)等分类器,表明该方法有望成为一种实用的乳腺癌临床辅助诊断工具.
2007, 30(6):145-149.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34 CSTR:
摘要:针对汽车产业的情况,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模式,建立了汽车产业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系统功能及其支撑平台.使用IDEF方法建立了此平台的动态协作模式和供应商评审机制,目的是为了使此平台下的供应商关系管理达到协同管理以及提高信息的交互效率.针对影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供货的4个影响因素建立动态协作模式,关注的是供货的过程而不是供货的结果.针对问题识别、标准的制订、资格的审查和决策建立供应商评审机制,关注供应商评审的持续改进.实施效果证明了借助此类平台可提高信息交互效率,从而使企业间的供应商管理达到协同的目的.
2007, 30(6):150-15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35 CSTR:
摘要:因为逾期的短生命周期产品的价值近似为0,零售商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对库存产品的销售.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短生命周期产品的零售商们常常通过动态定价的方式来影响需求,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考察了制造商采取何种契约能够实现与零售商的双赢--供应链协调.分析了3种最常见的契约形式:回购契约、价格折扣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分析发现,上述3种契约形式中,只有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实现零售商动态定价时供应链协调.另外,价格折扣契约的变形--数量价格折扣契约也可以实现零售商动态定价时供应链协调.
2007, 30(6):155-158.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7.06.036 CSTR:
摘要:采购商在对供货商的选择中,需要考虑到供货商的选择行为,因供货商只和符合自己理性选择的采购商进行交易.传统的供货商选择模型对此考虑较少,鉴于此,建立了供货商选择的双层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算法.模型的上层规划体现了采购商对供货商的最小成本选择,下层规划中描述了需求量在供货商之间的分配,即供货商的选择行为,并考虑了供货商的最小采购批量和供货能力以及产品匹配等约束.最后通过一算例验证了模型及其算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