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1(2):119-122.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01 CSTR:
摘要:为弥补目前国内外全地形车舒适性评价方法的空缺,研究分析了全地形车的实际振动特点,依据ISO2631、ISO5349标准,提出了全地形车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三轴向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评价全地形车手把处和座位处的振动.对几款全地形车进行了道路试验和台架试验,二者的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能够很好的反映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2008, 31(2):123-12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02 CSTR:
摘要:根据电液压脉冲技术基础理论,通过分析等离子体活塞膨胀的特点,建立了电液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塞的数学模型,推导出放电通道内流体的液动力方程.对圆柱形对称放电通道的液动力特性进行分析,推导出无量纲微分方程.通过对微分方程的求解,得到了放电通道的液动力特性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液动力特性与放电回路的电气参数(电感、电容、电压和电阻)间的关系,从而可以预测放电通道内的压力、通道半径和通道的膨胀速度,为电液压脉冲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08, 31(2):126-129.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03 CSTR:
摘要:采用ANSYS软件对由铸件毛坯所生产的支撑座零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借助分析结果并应用失效原理,提出了采用锻造工艺生产支撑座的方法,得到了安全系数更高的支撑座锻件结构.同时,提出了将左、右支撑座合二为一的一模两件的模锻工艺,并采用DEFORM-3D软件对其成形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预测了工艺的可行性,通过生产试制表明,该项工艺可行,且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2008, 31(2):130-13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04 CSTR:
摘要:用户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新方式在产品创新中越来越重要,但在企业产品的具体创新过程中存在创新用户难于识别和难于有效评价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创新型用户的概念,建立了识别创新型用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创新型用户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对某企业的多个创新客户进行综合模糊评价,实验数据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08, 31(2):136-138.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05 CSTR:
摘要:采用复合碱媒介法(CHM),以BaCl和MnO2为原料在200 ℃、24 h的生长条件下合成了纳米BaMnO3单晶颗粒.采用同样方法,以Sr(NO3)2、BaCO3以及MnO2为原料,在200 ℃、24 h的生长条件下,用50%的Sr替代50%的Ba,成功合成了Ba1/2Sr1/2MnO3.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能量散射X射线谱(EDS)对产物的晶相、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且解释了BaMnO3及Ba1/2Sr1/2MnO3的生长机理.
2008, 31(2):139-14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06 CSTR:
摘要:空位会对材料相变、晶体生长、原子扩散等结构演变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并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如何对空位进行表征,从而捕捉材料内部的空位并直接观察其形态特点一直很困难.笔者用散射矩阵法研究了含空位晶体的衍射强度,把空位考虑成刚体球,并且引入"真空体"去反映空位对晶体的衍射影响,计算了晶体的衍射强度随空位位置的变化,并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2008, 31(2):145-149.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07 CSTR:
摘要:为了降低房地产住宅开发小区超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对建筑小区的影响,基于模拟电荷法,建立了在高压输电线路周围架设屏蔽线时的计算工频电场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屏蔽线的架设数目、屏蔽线的架设高度、屏蔽线的排列方式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分布的影响规律,以及各种情况下的屏蔽效果和屏蔽范围,并提出了房地产住宅开发小区高压线的防护及处理措施.
2008, 31(2):150-15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08 CSTR:
摘要:采用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安装位置、变压器油和球形放油阀对超高频天线传感器驻波特性和检测能力的影响.分析表明,不同安装位置天线的谐振频率会有一定差异,但对检测到的信号幅值影响不大;变压器油使天线的谐振频率有所降低,改变了天线的驻波特性,但不影响天线的检测能力;将天线安装在球形放油阀入口处会严重影响单极子类天线的驻波特性,导致天线接收信号能力下降.
2008, 31(2):155-15716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09 CSTR:
摘要:采用流态化干燥方法对发酵柑橘皮渣的干燥进行实验研究,建立一个小型的流化床干燥试验台,分析了各干燥参数如风温、风速、颗粒粒径、床层高度以及初始含湿率对发酵柑橘皮渣干燥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对于经过预处理的发酵柑橘皮渣介质,采用流态化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干燥效果;在各干燥参数中,初始含湿率、风温和粒径对发酵柑橘皮渣干燥特性的影响较为显著.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干燥特性回归数学模型,可以为实际生产工艺提供依据.
2008, 31(2):158-161.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10 CSTR:
摘要:针对界面隐喻元命令下的交互虚拟现实系统,响应界面隐喻对虚拟现实系统发出相应的元命令,利用系统基础类库的消息响应通信机制,并生成用户界面线程.通过调用其单线程控制函数,来对三维场景进行实时控制,结合Vega仿真软件在生成虚拟场景上的优势,来控制与三维场景中对象的交互,实现了基于界面隐喻的虚拟系统的交互,该系统可广泛运用于需要控制各种参数的工程模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008, 31(2):162-16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11 CSTR:
摘要:为了得到良好的统计特性,DFT(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要求时域采样点数N足够大,但N越大计算量也越大.针对电力系统谐波分析中谐波次数远小于时域采样点数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的不对称DFT算法,并从理论上论证了不对称DFT算法给出的结果正好是谐波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同时研究了不对称DFT算法在电力系统谐波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对称DFT算法不仅计算量比标准FFT算法少,而且统计特性也十分优良.
2008, 31(2):166-169.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12 CSTR:
摘要:针对导致遗传算法早熟收敛的原因,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改进遗传算法(FMGA),给出了FMGA算法实施的详细步骤,并研究确定了算法控制参数的取值.最后,对FMGA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FMGA能有效避免早熟收敛,在较短时间内逼近全局最优解,运算结果较基本遗传算法的提高4个数量级,而且运算过程不存在震荡现象.
2008, 31(2):170-17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13 CSTR:
摘要:针对控制方向未知且具有周期扰动的非匹配非线性系统,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策略. 控制算法具有以下3个特点:不需要控制方向的先验知识; 能够对系统的周期不确定性进行在线学习; 能够克服系统的非匹配不确定性. 随着迭代学习次数的增加, 系统跟踪误差渐近收敛于零. 仿真结果表明了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08, 31(2):175-178190.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14 CSTR:
摘要:分析了造成IP网络流量自相似性的根本原因以及ON/OFF源汇聚程度对自相似度的影响.针对上述分析结论,实现了一个能够单点或分布式产生IP网络自相似业务量的产生器.实际环境中测试显示,该产生器能够较好地反应文件大小,协议类型,ON/OFF逗留时间以及源汇聚程度与自相似度之间的关系.
2008, 31(2):179-182.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15 CSTR:
摘要:针对城市给水管网运行故障诊断问题,构造一个给水管网室内实验模型,通过测试节点水压变化,利用建立在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支撑向量机(SVM)模式分类功能,确定相应的特征向量和核函数参数;选取样本进行训练和测试,在小样本情况下对管网故障点进行判决.在多次实验模型测试数据的基础上, 对基于SVM的给水管网故障诊断方法进行测试,并在相同实验测试数据的前提下与神经网络(ANN)法进行比较,实际算例表明,SVM方法的诊断精度优于神经网络法.
2008, 31(2):183-18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16 CSTR:
摘要:针对跳频多址(FHMA)系统,提出了干扰子空间线性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器和干扰子空间的快速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添加噪声子空间得到了整个干扰自相关矩阵的权矢量,避免了同时对特征值对角阵和特征向量矩阵进行跟踪.结合神经网络学习机制中的NIC(Novel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进行权矢量的快速更新,降低了复杂度.仿真证明,该检测器具有很好的误码性能,收敛速度更快.
2008, 31(2):186-190.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17 CSTR:
摘要:针对冒落采空区风流移动同时存在紊流、过渡流、层流的非线性渗流问题,结合有限元方法,提出以变渗透系数的达西(Darcy)渗流反复迭代求得非线性渗流.计算中根据迭代方法的特点,为改进迭代算法振荡性收敛效果,引入动态收敛因子(即初始收敛因子和阻尼收敛因子),讨论了收敛因子对收敛过程的影响,通过合理联合选取初始收敛因子和阻尼收敛因子,使迭代的收敛速度更快.与Darcy渗流相比,采空区非线性渗流速度场趋向于平缓,计算结果与实际流态更接近.得到采空区风压等值线与流函数线正交的流网、漏风强度分布(速度场),给出了采空区流态变化与过渡的分布结果.迭代方法满足工程要求.
2008, 31(2):191-196.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18 CSTR:
摘要:通过对沥鼻峡背斜地层含水性、隔水性、地下水流向及其水化学特征的研究,得出了该区地下水的径流特征及其水力联系,并据此研究了该区水文地质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规律.研究表明,沥鼻峡背斜矿区属断块型背斜水压封闭气藏.本区浅部含水层由大气降水控制,地下水径流活跃,就近排泄,对煤层气基本无影响;中部地层含水性弱,水流滞缓,对煤层气具有顶底板水网络状封闭作用;深部地层含水性弱,水流停滞,对煤层气具有底板水网络封闭作用;断层大多为上部导水、下部阻水的逆断层,上部断层水对煤层气具有压力封堵作用.此外,岩性封闭对煤层气的富集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8, 31(2):197-201.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19 CSTR:
摘要:为了减少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一套动态的人、机、环境、信息、管理、文化和谐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其本质安全化的目标.根据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用于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三级综合评价模型,对神东补连塔煤矿和平煤天安十二矿进行了本质安全管理进行了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与煤矿企业实际基本吻合,此方法比较好的解决了系统多指标的综合问题.可广泛应用在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
2008, 31(2):202-20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20 CSTR:
摘要:在垃圾填埋场设计中,合理地确定垃圾土的抗剪强度参数是十分重要但又困难的工作.城市固体垃圾的抗剪强度参数与正应力水平及轴向应变(或剪切位移)有相关性.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及近年来发生的垃圾填埋场失稳案例反分析的结果,建议采用双线性的抗剪强度包线来表征城市固体垃圾的抗剪强度,当正应力为0至60 kPa时,c'= 22 kPa, φ'= 36°,正应力大于60 kPa时,c'= 30 kPa 和φ'= 31°.
2008, 31(2):209-21121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22 CSTR:
摘要:根据已知的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根癌农杆菌C58的Ti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获得了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723bp的片段.将该片段回收,连接到pMD18-T载体测序,测序片段经酶切回收后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将阳性质粒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细胞EHA105,经菌液和质粒PCR分析,获得了真核表达载体pBI121-ipt,这为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2008, 31(2):212-21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23 CSTR:
摘要:使用低共熔型对、邻二甲苯体系,研究全回流稳态操作条件下倾斜晶析塔内有机物的纯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倾斜晶析塔对对二甲苯的提纯有很好的适应性,在进料浓度为65%~85%、搅拌速率为6~10r/min范围内,产品纯度均可达到99.9%,倾斜晶析塔的轴向扩散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稳态操作时塔内的浓度分布规律。
2008, 31(2):216-219.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24 CSTR:
摘要:针对现行规范推荐采用的机械循环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同程管网布置形式,根据水力学原理,提出输水和配水管段水流方向的判据,并图示分析两根、三根及多根立管组成的同程式机械循环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纯回水及小量配水工况下的循环水流方向.结果表明:同程热水系统回水管道的循环运行存在多种不同的水流方向;现行机械循环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以纯回水、单一水流方向作为计算的前提,不考虑小量出水工况,是不完善的.要保证每根立管均有循环流量按计算设定的水流方向通过,必须满足一定的水力条件.
2008, 31(2):220-223.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25 CSTR:
摘要:节理产状应力波反演时,关键问题在根据测试振动信号判断出节理面反射纵波初至时刻.借助Hilbert变换可实现信号的复信号分析,人工合成振动信号的复信号分析说明了瞬时振幅、瞬时频率二者在反射波识别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用节理岩体模拟实验测得的信号分析表明,即使面波干扰严重,瞬时频率还是能有效判断节理反射纵波初至时刻.
2008, 31(2):224-227.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26 CSTR:
摘要:针对某粉土地质条件进行建模,利用弹性地基梁法计算了不同桩间距、桩径、嵌固深度在不同开挖深度等多种组合下的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弯矩,最大剪力,以及不同锚杆位置在不同开挖深度下对应的的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内侧弯矩、外侧弯矩,最大剪力和锚杆轴力,采用支护结构变形控制标准,通过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技术可行的方案,并进一步结合支护桩常用施工方法与现行定额进行经济分析,寻找经济方案,以提出具有工程指导意义的建议.
2008, 31(2):228-231.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27 CSTR:
摘要:按1:10缩比设计制作了一榀钢管混凝土柱-H钢梁框架结构模型,并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测试了模型结构动力特性及在El-Centro波、天津波(N-S)和武汉人工波激励下的地震反应.根据模型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反应,按相似关系反推原型结构在各种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得到原型结构顶层屋面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值,进而得到结构弹性总位移角值和层间位移角值.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构最大位移为3.84 mm、加速度放大系数为3.35;模型结构前3阶频率分别为9.51、10.91和17.75 Hz,对应原型结构前3阶周期分别为1.05、0.92、0.56 s,其整体平扭与平动周期比为0.53(Y向)和0.61(X向);原型结构在8.5度多遇地震时整体处于弹性状态,最大弹性总位移角值和层间位移角值分别为1/750和1/318,未超过现行规范限值要求.
2008, 31(2):232-236.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08.02.028 CSTR:
摘要: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对一种木构架及其7种加固方案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将木梁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其材料力学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建模的正确性.分析了木梁的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对木构架通过加固方式之后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对木构架施加隅撑可以显著提高其抗侧承载力.文中同时提出了对木构架进行加固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