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34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遗传算法优化的方向与速度综合控制驾驶员模型

      2011, 34(9):1-8.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01

      摘要 (2562) HTML (0) PDF 11.68 M (5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当前驾驶员模型无法体现驾驶操纵熟练程度的缺点,利用遗传算法的自动寻优能力,总结驾驶员自学习与驾驶经验特点,遵循行驶误差最小与体力负担最小原则,对模糊PID比例因子和量化因子进行离线优化设计,以此模拟驾驶员从生手到熟练驾驶培训过程。构建包括遗传算法优化的方向模糊PID与速度模糊综合控制驾驶员模型以及整车行驶动力学模型在内的人车闭环系统仿真模型,在纵向速度单向变化、侧向双移线工况与大曲率试验道路典型工况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方向模糊PID与速度模糊综合控制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驾驶员在纵向加减速操纵特性以及侧向预期轨迹跟随转向驾驶特性,相比于传统PID与模糊PID控制,具有更好的纵向加减速操纵特性与侧向预期轨迹跟随性能。

    • 功率信息互相关法的刀具破损在线监测

      2011, 34(9):9-16.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02

      摘要 (2090) HTML (0) PDF 10.27 M (1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对刀具破损进行有效监测以避免对工件及机床造成损坏,提出了一种利用机床加工功率特征信息和互相关算法的刀具破损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Mallat多分辨分析小波算法提取工件正常加工时的主轴功率变化特征序列作为监测刀具状态的特征参考模板,在工件批量加工时采用改进的实时小波算法提取在加工工件的特征向量序列并与特征参考模板序列进行局部实时广义互相关系数计算,当刀具发生破损失效时,与正常情况相比在采样点计算时窗内的两特征向量子序列的相关性显著降低,将表征序列相关性的广义互相关系数定义为刀具状态系数(Tool Condition Index,TCI),对该系数设定合理的门限值即可监测刀具状态的异常。该方法在几种典型刀具破损的在线监测中均能准确识别刀具失效,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高精度可调距螺旋桨强力数控砂带磨床的设计及应用

      2011, 34(9):17-20.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03

      摘要 (1540) HTML (0) PDF 5.46 M (10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船用可调距螺旋桨(简称调距桨)制造中落后的手工打磨工艺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数控砂带磨削技术实现调距桨复杂型面的高效加工方法,并设计了四坐标联动的强力磨床,重点介绍了该磨床的关键技术如强力砂带磨头的设计、调桨砂带磨削数控编程软件的开发等,最后利用该样机对桨叶表面进行了强力砂带磨削应用试验,为确定合理的船用螺旋桨强力高效砂带磨削工艺参数与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装配故障率的灰色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分析

      2011, 34(9):21-2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04

      摘要 (1627) HTML (0) PDF 4.51 M (1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对装配故障率进行定量研究,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装配故障率与属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建模。在该模型中对影响故障率的5M1E(Man, Machine, Material, Method, Measurement and Environment)因素用装配可靠性评价方法(Assembly Reli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AREM)提取的装配故障率属性进行了改进,建立了装配故障率的全属性模型;为提高求解效率以及使装配可靠性控制更具有目的性,用灰色关联分析对装配故障率的属性进行提取,得到了主要属性,并用遗传算法对主要属性建立的装配故障率模型进行参数优化。用灰色关联分析提取的主要属性的LSSVM模型与全部属性建立的LSSVM模型和主要属性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装配故障率预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灰色关联分析的LSSVM故障率模型不仅建模简单而且还具有预测精度高等优点。

    • 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对偶钢片热机耦合分析

      2011, 34(9):26-32.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05

      摘要 (3050) HTML (0) PDF 8.21 M (1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对偶钢片会发生翘曲、裂纹等导致动力传递失效的问题,以某船用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为研究对象,从摩擦热流生成和分配模型、温度场与耦合应力场的数值计算等方面提出了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对偶钢片热机耦合问题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对偶钢片发生热失效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合过程中,对偶钢片温度从内沿向外沿依次递增,在3 s的接合时间中摩擦表面温度在2.6 s达到最高点;热应力分布规律为内沿产生周向拉应力,外沿产生周向压应力,摩擦表面产生径向压应力,内部产生径向拉应力。为解决对偶钢片热失效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 7075铝合金拉伸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实验测试

      2011, 34(9):33-38.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06

      摘要 (2236) HTML (0) PDF 7.62 M (10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7075铝合金板材淬火过程进行温度场和应力场的直接热力耦合数值模拟,获得淬火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等向强化Mises屈服准则和Prandtl-Reuss塑性流动增量理论的铝合金拉伸过程数值模拟,仿真不同拉伸率对内部残余应力的消除效果,采用盲孔法对铝合金淬火及不同拉伸量拉伸后残余应力进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对于厚12 mm的7075铝合金试件最优拉伸率为1.0%。同时根据不同拉伸率拉伸后铝合金板材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以不同拉伸率拉伸后铝合金板材表面和内部残余应力的消除效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 基于形状控制函数和自适应细分的皱纹建模方法

      2011, 34(9):39-4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07

      摘要 (2238) HTML (0) PDF 8.10 M (12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逼真的皱纹模型能极大地提高三维人脸建模的相似度。为获得精确位置和形状的三维皱纹曲线,运用基于特征的图像匹配方法使二维图像和三维模型匹配对齐。针对皱纹3个方向视图的不同形状,分别提出3个形状控制函数,即皱纹横截面形状控制函数、深度衰减函数和宽度衰减函数。横截面形状控制函数能真实自然地表达皱纹截面的凹形纹路和两边圆形凸起,深度和宽度衰减函数分别控制皱纹深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衰减程度。用户只需定义几个直观的参数便能生成各种形状的皱纹模型。此外,提出一种皱纹影响区域的定义方法和网格自适应细分技术,不仅保证了皱纹建模的效果,而且能提高建模效率。通过实验结果与照片的对比,表明本文方法能生成各种真实自然的皱纹,对人脸建模的相似度有很大提高。

    • 面向产品族配置的可拓关联分析方法

      2011, 34(9):46-53.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08

      摘要 (1986) HTML (0) PDF 9.54 M (10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更好地实现快速、有效的产品配置,通过建立需求评价模型、关系映射和可拓关联规则来实现配置过程,提出了基于需求评价模型的产品族可拓配置方法。通过确定客户的需求指标建立基于需求指标的评价模型,并根据评价模型中各个指标与产品族实例的特征指标建立映射关系,由关联规则确定评价模型与实例之间的相似度,提取最具相似度的产品族实例。根据具体相似情况展开实例推理,将实例修改成为满足配置要求的产品。该方法通过减速机配置得到验证。

    • 铁矿粉湿容量的概念及其在制粒过程中的应用

      2011, 34(9):54-60.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09

      摘要 (2718) HTML (0) PDF 8.52 M (1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适宜的配水量对改善铁矿粉的制粒效果起重要作用。为建立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合理的方法,提出了铁矿粉湿容量的概念,即单位质量的矿物在自然堆积的状态下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并开发出相关测试设备。利用该方法对来自某实际生产过程中的5组混合料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每组混合料的湿容量。在实验室规模的设备上进行了5组混合料在不同配水量条件下的制粒实验,并对其透气性进行了检测,得到了每组原料的最佳配水量。对比每组混合料的湿容量和最佳配水量发现:两个参数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湿容量大的混合料需要配加更多的水后料层才能达到最佳的制粒效果。还对料层的透气性和粒度分布关系做了讨论。实验发现随着加水量的增多,颗粒制粒后的粒度逐渐增大,料层的透气性先增大后减小。

    • 连铸坯凝固晶粒生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2011, 34(9):61-66.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10

      摘要 (1413) HTML (0) PDF 6.22 M (1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次将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 CA)方法和有限差分法结合起来,建立了连铸坯凝固时内部等轴晶和柱状晶的随机形核和晶粒生长模型。结合某钢厂实际生产情况,对实际工况下连铸坯凝固组织进行模拟,再现了连铸坯内部组织的演变规律,发现晶粒呈现等轴晶〖XC半字线.tif,JZ〗柱状晶〖XC半字线.tif,JZ〗等轴晶的转变,以及不同工艺制度下3个晶层的厚度情况,表面激冷层和中心等轴晶层厚度随拉速增加而减小,随下钢水过热度降低而增大,但柱状晶层厚度却随拉速和钢水过热度的增加而增加。仿真结果对晶粒的随机形核、晶粒的择优生长、竞争生长以及晶粒的随机取向都有比较好的体现。

    • 电阻直接加热锻造成形工艺方法及试验

      2011, 34(9):67-72.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11

      摘要 (1777) HTML (0) PDF 6.87 M (13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锻造工艺流程长,能源消耗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采用电阻直接加热技术的新型热锻成形系统。采用该系统对42CrMo4棒料进行了热镦粗实验,研究了预接触压力、工件表面质量、电流对工件加热及成形过程的影响,为电阻直接加热模锻成形提供了指导。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该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工件在模具中加热到成形温度;2)小的初始接触压力有助于提高工件的加热温度;3)在初始接触压力不变情况下,工件的加热温度与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4)模具与工件接触面质量对加热温度有重要的影响;5)在成形过程中采用恒定电流强度的电阻加热有效地降低了工件的冷却速度,使成形时间延长30%。

    • 对高炉内炉料运动势流模型及其流函数解法的发展

      2011, 34(9):73-80.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12

      摘要 (1799) HTML (0) PDF 9.49 M (1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炉综合模拟中,势流理论是模拟固态炉料运动可选用的理论之一,但求解原势流模型所定义流函数的等值线不一定是流线。文中首先将原势流模型发展为包括连续性方程、旋度为0方程的3方程模型,而且证明了求解此3方程模型所定义流函数的等值线是流线,进而结合位于同一流线上的床层填充颗粒直径不变的假设,导出了可模拟计算床层内炉料颗粒直径分布的方程;讨论了基于发展后势流模型的物料混合特征。最后将对炉料势流模型及其流函数解法的发展推广为发展其他运动模型及其流函数解法的一般方法。笔者的工作对势流理论在高炉等相关工艺模拟中的应用有一定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 不同颗粒粒径下型煤孔隙及发育程度分形特征

      2011, 34(9):81-89.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13

      摘要 (2099) HTML (0) PDF 11.80 M (27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煤是一种非均匀多孔隙介质,其孔隙特征及其发育程度与煤层中瓦斯的吸附解吸特性及流动特征密切相关。为探讨型煤的孔隙结构,实验以颗粒粒径分别为4.00~1.70 mm、1.70~0.38 mm及0.38~0.18 mm的煤颗粒制作而成的型煤为研究对象,利用CF-2000P偏光分析软件和Fractalfox2.0分形分析软件对由不同粒径煤颗粒压制成的型煤孔隙特征及发育程度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型煤颗粒粒径逐渐减小,型煤中的孔隙半径逐渐减小,孔隙总数逐渐增多,分形维数值逐渐增大,孔隙发育程度逐渐增大,孔隙分布均匀程度逐渐增大。

    • 粗糙集神经网络理论在矿井通风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2011, 34(9):90-9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14

      摘要 (1563) HTML (0) PDF 5.48 M (10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神经网络评价法中建立样本的不稳定性问题,开展了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理论的通风系统综合评价研究。以某矿井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粗糙集数据分析系统对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样本的分类质量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的粗糙集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理论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模型的数据检验和应用性验证,其理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网络总误差小于0.004;这说明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方法在矿井通风系统评价中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 掘进巷道瓦斯爆炸后巷道内空气温度时空分布

      2011, 34(9):95-101.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15

      摘要 (1662) HTML (0) PDF 8.93 M (17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得出煤矿井下独头掘进巷道发生瓦斯爆炸后形成的空气热环境,对爆炸后巷道内部空气温度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气体方程、爆炸波的动力学和功能原理建立了爆炸产生的超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式,通过对超压模型的建立和求解,以及结合爆炸实验数据,得出了较为可靠的爆炸后瞬间巷道内空气温度随传播距离的分布规律。基于瓦斯爆炸发生后伴随有非定常、质量和热量传递等物理现象,建立质量、动量、能量控制方程组,将所求得的爆炸后瞬间巷道内空气温度作为一种初始条件,应用RNG kε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不同体积浓度瓦斯爆炸后巷道内部空气温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瓦斯爆炸后巷道内部空气温度时空变化规律对于明确瓦斯爆炸诱发次生火灾或次生爆炸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制定相关的灾防措施提供帮助。

    • 三峡小江回水区水体光学特征及分析

      2011, 34(9):102-108.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16

      摘要 (1846) HTML (0) PDF 7.86 M (10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水体的光学特性,研究了2008年1月至12月期间小江回水区5个断面可见光衰减系数Kd(PAR)与透明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二者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了可见光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悬浮物浓度、溶解性有机物及叶绿素等水质指标的相关关系。研究区域可见光衰减系数和透明度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但季节变化显著。可见光衰减系数在0.23~4.82 m-1之间变化,均值为(1.03±0.07) m-1,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统计分析表明,可见光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有显著的相关性(R2=0.7791),表明两者可相互反演。与总颗粒态物质浓度,总无机颗粒态物质浓度的相关性显著(R2 =0.728 5,R2=0.763 7),与溶解性有机碳有一定的相关性(R2=0.128 9),与叶绿素a相关性不明显(R2=0.006),分析表明总无机颗粒态物质是小江回水区水体光学特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 深基坑支护结构选型决策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

      2011, 34(9):109-116.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17

      摘要 (1542) HTML (0) PDF 7.60 M (9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的深基坑结构选型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应用统计学理论并遵循“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选取了10个实测指标作为影响深基坑支护方案选型的判别因子,建立深基坑支护结构选型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 (FDA)。利用国内64组深基坑支护实例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和检验,对水泥土重力式、土钉墙、桩锚、桩撑、地下连续墙等5种深基坑支护方案进行优选,并利用回代估计法对FDA模型进行检验。经过训练后的模型回判估计的误判率为14.1%。对另外10组待判样本进行测试,正确率100%。此外利用该模型对某市新世界中心工程深基坑支护结构选型进行决策,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说明该模型在研究深基坑支护结构选型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可为解决深基坑支护结构型式的优化选择提供一种新思路。

    •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

      2011, 34(9):117-120.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18

      摘要 (2256) HTML (0) PDF 5.26 M (1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某客运专线某标段采用CFG桩加固技术。对CFG桩进行了低应变动测、单桩承载力试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一类桩占93.9%,二类桩占6.1%;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大于设计值。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CFG桩顶及桩间土应力随加载水平的变化关系以及CFG桩及桩间土应力分担比。模拟结果表明:1)随着荷载的增加,CFG桩顶应力及桩间土应力也随之增大,但CFG桩顶应力的增长速率大于桩间土;2)加载初期,CFG桩与桩间土应力分担比逐渐增大,且增长速度较快;随着荷载的增加,桩土应力分担逐渐趋于稳定。

    • 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技术处理1,2,4酸生产废水

      2011, 34(9):121-127.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19

      摘要 (1680) HTML (0) PDF 8.48 M (10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6硝(6硝基1,2重氮氧基萘4磺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1,2,4酸废水作为研究对象,将铁/炭微电解和Fenton氧化技术结合进行废水处理,研究了微电解的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铁炭质量比、活性炭用量的影响以及Fenton氧化的pH值和H2O2用量,并进行了处理工艺的经济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1,2,4酸废水处理的工艺条件为铁碳微电解的pH值为1时,铁碳质量比为3〖DK〗∶1,反应3 h,过滤,调pH值为3,添加废水体积2.5%的H2O2(质量分数为30%),反应1 h,电石渣调pH值7~8,过滤。该工艺对废水COD的去除率可提高到95%以上,废水处理成本5.4元/m3。

    • 铝合金Ni-Co-P/Si3N4镀层的化学复合镀制备及其硬度

      2011, 34(9):128-133.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20

      摘要 (1673) HTML (0) PDF 7.37 M (10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铝合金硬度较低等缺点,采用化学复合镀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Ni-Co-P/Si3N4镀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铝硅合金基体化学镀Ni-Co-P/Si3N4镀层的工艺参数对镀层硬度的影响。得出镀液pH值、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钴)物质的量比、氮化硅粉末含量、施镀温度对硬度的影响规律。发现:增大pH值以及镀液中氮化硅含量,保持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钴)物质的量比适中、升高施镀温度可以提高镀层硬度。此外,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硬度的影响,发现: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当热处理温度超过400 ℃时,硬度开始下降。

    • 多针同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的传输电荷产生条件分析

      2011, 34(9):134-141.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21

      摘要 (1857) HTML (0) PDF 9.16 M (1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质阻挡放电(DBD)能在常温大气压下产生均匀放电且能耗低,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针对多针-同轴电极,利用正交设计和Lissajous图形法试验研究了DBD电极阵列以及高频电源窗口参数匹配。DBD过程也是电荷传输的过程,传输的电荷量越多,等离子体的化学反应也越充分。正交设计以周期传输电荷量为目标因素,以电源电压幅值、频率、针长度以及纵向相邻针的夹角为试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电压幅值对目标因素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电源频率;长度3.5 mm和2 mm的针以45°间隔排列的电极结构与电源频率21 kHz的配合使得周期传输电荷量最大。进一步试验表明正交试验结果是正确的,对于提高DBD等离子体化学反应效率有重要意义。

    • 小型单相同步发电机并列条件仿真分析

      2011, 34(9):142-147.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22

      摘要 (1607) HTML (0) PDF 7.24 M (1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型单相同步发电机并列控制器设计时,并列参数选择需要限制合闸后冲击电流不大于一定范围。通过建立小型单相同步发电机并列系统的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并采用ANSYS的APDL语言编制的计算软件,研究了两台单相同步发电机在不同并列参数差值下并列的暂态过程,得出在3个并列参数差值单因素及多因素作用下合闸后冲击电流的大小和变化规律,为单相同步发电机并列控制器设计提供了准确的并列条件。

    • 沥青生产过程中软化点的SVR预测

      2011, 34(9):148-152.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23

      摘要 (1838) HTML (0) PDF 5.48 M (1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30组不同电阻和温度下的沥青软化点的实测数据集,应用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寻优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并结合留一交叉验证(LOOCV)法对沥青软化点进行了建模和预测研究,将其预测结果与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SVR-LOOCV预测的最大误差为2.1 ℃, 远比MLR模型计算的最大误差7.9 ℃要小得多。统计结果表明:基于SVR-LOOCV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0.75 ℃)、平均绝对误差(MAE=0.32 ℃)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0.28%)相应也比MLR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RMSE=3.3 ℃,MAE=2.6 ℃和MAPE=2.34%)要小。因此,应用SVR实时预测沥青产品的软化点,可为生产优质沥青提供准确的科学指导。

    • 氨曲南主环的合成

      2011, 34(9):153-158.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1.09.024

      摘要 (2312) HTML (0) PDF 6.05 M (19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L苏氨酸为初始原料,通过与甲醇进行酯化、与甲醇氨进行氨解、与氯甲酸苄酯进行氨基保护、与甲烷磺酰氯进行羟基甲磺酰化、与氯磺酸进行磺化,在碱性条件下环合,最后加氢脱保护等7步制备得到氨曲南主环。产品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证为目标产物,经HPLC检测纯度为98.2%,最终收率为54.6% (以L苏氨酸计)。该合成工艺对设备要求不高,产品收率较高,易于工业化。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