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9(1):1-11.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01 CSTR:
摘要:为解决目前纯电动车动力电池比功率不足的缺陷,对纯电动车的储能装置进行了研究。根据复合储能装置的特点和目的,制定了复合储能装置的工作模式,提出了基于速度与电流约束的模糊控制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整车性能并降低蓄电池的输出电流,对复合储能装置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线性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加装复合储能装置的纯电动车的加速时间缩短了12%,制动能量回收效率提高了39%,百公里耗电量减少了8.55%,并显著降低了蓄电池的输出电流,有效延长了蓄电池使用寿命和整车的续驶里程。
2016, 39(1):12-17.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02 CSTR:
摘要:利用智能手机加速度传感器信号,提出一种改进的动作识别方法以降低传统动作识别方法的复杂程度,提高识别率。在特征提取时用盲选法,即用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进行特征值的降维和去除多维间的干扰,而所选特征没有对应的物理意义;并在分类识别中将遗传算法应用到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分类器参数优化中。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日常的走路、站立、跑及上下楼等动作进行准确的识别。
2016, 39(1):18-2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03 CSTR:
摘要:风电并网时既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又要考虑输电阻塞。目前风电场容量可信度仅从可靠性单一角度提出。为此从输电阻塞角度提出了风电场容量可信度的定义;通过Monte Carlo法建立计及元件故障(发电机、线路和变压器)的风电场容量可信度模型,并提出该模型的二分法求解算法;同时还提出了风电阻塞指标以描述风电场并入电力系统对缓解系统输电阻塞的贡献。通过对修改的IEEE-RTS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系统阻塞状况的缓解程度与并入风电场的位置有关,风电场容量可信度和风电阻塞指标相结合可以评价风电场并网对系统阻塞状况改善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2016, 39(1):25-31.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04 CSTR:
摘要: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是同步发电机常见故障之一。为保证机组和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有必要对该故障进行在线分析检测。首先介绍了应用于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在线分析的磁场-电流谐波分析法、探测线圈法、多回路法、输出电气量分析法、振动分析法等的研究现状,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然后对未来在线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对输出电气量分析法提出了两条研究思路,最后说明了在线分析方法应具有实际可行性和多用途性。
2016, 39(1):32-38,97.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05 CSTR:
摘要:输电线路舞动是目前尚未被全面准确认识的世界性难题,已严重威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分析影响舞动的外界气象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Adaboost集成学习算法的输电线舞动预警方法。采用基于Gini指标的决策桩作为弱分类器,通过对多个弱分类器的训练及加权求和,输出舞动预测结果及其置信度,可为电网运维人员提供决策支撑。最后,使用历史数据进行验证性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016, 39(1):39-47.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06 CSTR:
摘要:在压缩天然气汽车(CNGV)的改装过程中,CNG喷射器喷嘴孔径这个工艺参数,极为关键却又难以把握。为了提高安装作业的效率及精度,探究出一种能辅助安装者更快更准地确定所需孔径的方法,提出了以模糊模式识别原理的算法,根据待改装车辆的发动机功率、行驶总里程和当前火花塞使用中的行驶里程这3个指标,对喷嘴孔径的尺寸进行识别,以实现在CNG系统安装前对孔径进行确定。在MATLAB中对该算法进行验证时,发现采用随机性更好的分组抽样且对算法的数据运算过程进一步匹配修正后,孔径的识别精准性显著提高。经过与此前的实际安装记录数据的核对,最终证实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
2016, 39(1):48-5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07 CSTR:
摘要:木材含水率是木材干燥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指标。针对木材干燥过程具有强耦合、大滞后、非线性的特点以及木材含水率检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软测量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非线性系统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学习,建立被控对象的软测量模型,同时通过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LS-SVM的惩罚因子和核函数参数进行滚动优化,提高软测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将木材干燥窑内的温度、湿度以及木材含水率作为样本数据,通过PSO优化的LS-SVM方法建立木材含水率的软测量模型,进而利用该模型实现对目标检测点木材含水率的软测量。仿真结果表明,PSO-LSSVM软测量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满足木材干燥控制系统的实际测量要求。
2016, 39(1):55-6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08 CSTR:
摘要:为了提高建筑空调负荷的预测精度,在分析空调负荷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AWLS-SVM)的建筑空调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预测误差的统计特性,采用基于改进正态分布加权规则,自适应地赋予每个建模样本不同的权值,以克服异常样本点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建模过程中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基于DeST模拟数据将AWLS-SVM方法应用于南方地区某办公建筑的逐时空调负荷预测中,并与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模型、LS-SVM模型及WLS-SVM模型作比较,其平均预测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51.84%、13.95%和3.24%,并进一步基于实际空调负荷数据将该方法应用于另一办公建筑的逐日空调负荷预测中。预测结果表明:AWLS-SVM预测的累积负荷误差为4.56 MW,亦优于其他3类模型,证明了AWLS-SVM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泛化能力,是建筑空调负荷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6, 39(1):65-71.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09 CSTR:
摘要:为探讨地温对页岩渗流特性的影响规律,按照温度对页岩作用部位的不同,从流体动能、骨架应变、吸附解吸三个方面,分析甲烷内摩擦力对动能的影响、页岩热应力及热膨胀导致应变、甲烷解吸引起基质收缩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得出热流固耦合作用下页岩渗流特性。以渝东南酉阳龙马溪组页岩样品为分析对象,进行页岩型岩的温度渗流实验,提出三方面五因素的分析方法:温度增加,流体内摩擦力增大减小了流动速度;粘土矿物与有机质的差异性膨胀产生热应力,压缩了页岩骨架,加之基质热膨胀减小了基质间隙,双重作用使渗流通道减小;基质收缩效应对孔隙裂隙双重结构介质渗透量影响很小。温度升高对页岩渗流特性的主要影响体现为,内摩擦力的减速作用及热应力和热膨胀对渗流通道的压缩作用。
2016, 39(1):72-78.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10 CSTR:
摘要:针对低渗高突煤层煤巷条带预抽区域瓦斯治理难题,运用弹性力学理论,结合高压水动力特性,提出穿层钻孔煤巷条带水力压裂防突技术,建立计算目标煤层起裂压力计算模型,集成配套井下压裂成套设备,并进行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技术实施后,压裂钻孔的瓦斯抽采浓度和抽采纯量曲线呈现"高—低—高"特点,体现了压裂改造的双重作用;相比于水力割缝孔和普通穿层孔,压裂孔的瓦斯抽采纯量分别提高了20倍和133倍;预掘煤巷处的残余瓦斯含量降到8 m3/t以下,穿层钻孔煤巷条带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消突效果显著。
2016, 39(1):79-87.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11 CSTR:
摘要:通过对配筋混凝土试块的实验室快速锈蚀,研究了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ICT技术观测了混凝土锈蚀裂缝。研究表明,混凝土保护层锈蚀裂缝沿钢筋径向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且随着锈蚀率的增大,锈蚀试块呈现显著的脆性劈裂破坏特征,粘结强度与极限滑移量的衰减受锈蚀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以及混凝土抗拉强度等影响,建立了以锈蚀产物厚度、混凝土相对保护层厚度与抗拉强度为独立参数的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经验公式,与国内外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2016, 39(1):88-97.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12 CSTR:
摘要:针对桥墩局部冲刷监测存在服役环境恶劣、传感器需粗放式布设等特点,提出基于磁性标签石块的桥墩局部冲刷监测方法。桥墩局部冲刷监测系统,包括磁性标签石块和磁力梯度仪。磁性标签石块采用磁性标签浇筑成混凝土石块,通过运动自由度缩减的方式,避免了基于优化搜索的磁场梯度反演中的非线性和不适定性的问题,采用磁场梯度反演磁性标签石块的三维运动,实现桥墩局部冲刷的动态监测。在磁性标签石块的模拟定位试验中,最大误差为0.2 m,最大相对误差为5%,满足桥墩局部冲刷监测的要求。磁场梯度、磁场梯度张量不变量及张量的模量均与冲刷位移场高度相关,可直接用于冲刷监测的早期预警。
2016, 39(1):98-10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13 CSTR:
摘要:在驾车接近隧道过程中,驾驶员的适应亮度随视野内景物的变化而变化。基于驾驶员视觉适应进行隧道照明设计需要掌握驾驶员在接近隧道过程中适应亮度的变化规律,为此,以4座隧道为测试对象,对驾驶员在不同时段驾车接近隧道过程中距隧道一个停车视距内不同位置处的适应亮度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发现,驾驶员在不同测试时段接近同一隧道过程中,其适应亮度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驾驶员在接近隧道的过程中,适应亮度逐渐降低,但其适应亮度的降低不是线性的,从驾驶员距隧道洞口20~30 m开始,适应亮度下降的速率变大。
2016, 39(1):105-112.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14 CSTR:
摘要:校园建筑面积的迅速增长,导致校园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在建筑能耗基准线理论方法学的基础上,进行校园建筑能耗基准线的测算与研究。基于大量的能耗数据,笔者对校园建筑进行分类研究,提出了在使用功能分类的基础上将公共教学建筑按照空调系统形式进行细化分类的方法。最后采用四分位数法测算了各类校园建筑能耗基准线,提出低能耗水平、平均能耗水平和高能耗水平三类基准线,并给出实际应用中的建筑能耗基准线的修正方法。
2016, 39(1):113-119.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1.015 CSTR:
摘要:为了探索逆断层附近易于发生煤岩动力灾害的力学机制,构建了由构造应力为主导的圆弧形断层面简化力学模型,得到了构造应力以及由其引起附加垂直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而建立了断层上盘逆冲滑动临界角度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水平构造应力与附加垂直应力随着断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当断层倾角接近90°时,附加垂直应力突然增大且其值数倍高于水平构造应力;基于逆断层滑动的力学分析,理论计算了煤层沿断层逆冲滑动的临界角度,这将对煤岩动力灾害的危险性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