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47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结构和价态调控的Ce-MOFs及其衍生物吸附水中氟离子的机理
    屈敏,何皎洁,杨异星,裴从虹,杨悦,赵红梅,孙燕,杨利伟
    2024, 47(6):1-1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24-06-001
    [摘要](217) [HTML](46) [PDF 4.26 M](389)
    摘要:
    严控饮水氟浓度,可以有效降低人体罹患氟骨症和氟牙症的风险。近年来,铈基吸附材料在解决氟污染问题中表现优异,而铈盐与有机酸反应生成的铈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e-MOFs)或其衍生物,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氟离子。硝酸铈铵(Ce(NH4)2(NO3)6)和均苯三甲酸(H3BTC)在不同反应时长下生成了Ce-MOFs CeT1及其衍生物CeT2,更换H3BTC为对苯二甲酸(H2BDC),反应生成2种Ce-MOFs,CeD1和CeD2。利用XRD、BET、SEM、XPS和FTIR对材料的结构、比表面积、元素含量和组成基团,进行系统的表征;通过控制吸附时间、溶质初始浓度、溶液pH值和竞争离子种类研究4种材料的吸附性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拟合,探究吸附机理。表征结果显示,CeT1为高度配位不饱和的Ce(Ⅳ)-MOFs,CeD1为比表面积最大(1 003.10 m2/g)的Ce(Ⅳ)-MOFs,而CeT2和CeD2则同为Ce(Ⅲ)占比较高的吸附材料。吸附实验中,CeT1、CeT2、CeD1和CeD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99.38 mg/g、142.45 mg/g、60.45 mg/g和124.55 mg/g,CeT1、CeT2和CeD2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CeD1符合假一级动力学模型。4种材料对氟离子的吸附机理主要为静电吸引、离子交换和沉淀。其中,CeT1的不饱和配位可提供吸附位点进行离子交换和静电吸引,CeD1的大比表面积增加了污染物与材料的碰撞几率,而CeT2和CeD2中含有的Ce(Ⅲ),可通过形成溶度积常数极小的CeF3Ksp=8×10-16),以沉淀作用固定氟离子。实验分析了4种材料的特点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为Ce-MOFs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优选提供参考。
    2  基于向量残差SVD的混凝土超声测试温度效应研究
    郑罡,陈鹏,彭宇,于吉港,陈伟基
    2024, 47(6):15-23.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24.06.002
    [摘要](127) [HTML](30) [PDF 2.75 M](322)
    摘要:
    为研究温度对混凝土超声测试尾波信号的影响规律;将信号向量间的归一化夹角作为波动指标,反映温度效应引起的信号变化;通过向量残差矩阵SVD获得表征温度效应大小的特征向量,建立向量空间映射和温度差的数学关系。在实验室采集混凝土梁尾波信号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尾波信号的波形发生后移,文中方法可分段线性量化温度效应;基于量化结果,得到常温下超声尾波信号最敏感的温度区间;任意4.5 ℃范围内,可去除74%~90%的温度效应。
    3  低裙摩擦型吸力式基础及其可贯性对比试验
    柳晓科,苏敏,鹿群,刘海涛,赵丽红,郭少龙,王清华
    2024, 47(6):24-3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24.06.003
    [摘要](112) [HTML](25) [PDF 2.67 M](309)
    摘要:
    为进一步优化吸力式基础结构,减小“土塞”效应,提高吸力式基础的可贯性与承载力,文中提出了低裙摩擦型吸力式基础模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吸力式基础模型的负压(P)-沉贯量(y)曲线。给出沉贯力、沉贯阻力与沉贯量之间的关系,结合试验数据分析了不同桩型之间的差异,对比得出各类桩型的可贯性及沉贯量。结果表明,低裙摩擦型吸力式基础可贯性良好,能有效减小“土塞”效应,提高桩体承载力。
    4  碳化对含花岗岩石粉硫氧镁水泥的抗压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
    靳凯戎,张晓静,毕万利,王德志,韩静云
    2024, 47(6):35-42.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23.264
    [摘要](145) [HTML](34) [PDF 2.45 M](379)
    摘要:
    以CO2气氛作为养护条件,研究了不同掺量的花岗岩石粉(GP)对硫氧镁(MOS)水泥性能的影响,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同步综合热分析仪(TG-DSC)、扫描电镜(SEM)和压汞仪(MIP)对MOS水泥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做了分析。结果表明,碳化28 d后的掺加40% GP的MOS水泥强度保留系数提高至1.12;碳化28 d后浸水120 d强度保留系数为0.94,较空白样提高了123.8%;MOS水泥碳化过程中基体内Mg(OH)2转化为MgCO3·zH2O晶体,有利于改善MOS水泥的力学性能;GP改善了MOS水泥孔结构,提高了密实度,降低了CO2吸收率,减弱了CO2的侵蚀作用;GP和碳酸镁相的共同作用提升了MOS水泥碳化后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
    5  静动态压缩下千枚岩长径比效应影响研究
    许江波,余洋林,孙国政,孙浩珲,赖杰,王磊
    2024, 47(6):43-57.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24.06.005
    [摘要](110) [HTML](30) [PDF 4.98 M](350)
    摘要:
    为了研究长径比效应对层状千枚岩力学特性、能量耗散及破坏模式的影响,文中选用4种倾角(α=0°、30°、60°、90°)下不同长径比(L/D=0.5、0.6、0.8、1.0、1.2、1.6、2.0)的千枚岩分别进行了静载单轴压缩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结果发现,静载压缩试验条件下,不同倾角下千枚岩随长径比的增大,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均减小。通过单轴动态压缩试验,发现4种层理倾角千枚岩动态抗压强度与试样长径比呈二次函数关系,随着长径比的增加,动态抗压强度出现一个峰值后逐渐降低;千枚岩峰值应变与试样长径比呈指数函数关系下降;对动态冲击压缩试验进行能量分析,发现不同工况的千枚岩在同一冲击气压下,入射能、反射能、透射能均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再快速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三段式变化;随着试样长径比增大,千枚岩反射能比先增大后减小,透射能比先减小后增大;采用能量比值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长径比L/D=1.2时,千枚岩的反射能比达到最大,透射能比达到最小;对千枚岩的宏观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动态冲击压缩下千枚岩的宏观破坏模式受长径比影响较大,长径比越小破坏越完全;长径比越大,破坏越不充分。
    6  榫卯-灌浆套筒混合连接装配式方墩轴压性能研究
    林上顺,何乐,夏樟华,秦志清,张乐彤,陈治雄
    2024, 47(6):58-67.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24.06.006
    [摘要](101) [HTML](28) [PDF 3.52 M](434)
    摘要:
    已有研究表明,榫卯-灌浆套筒混合连接装配式方墩(简称混合连接拼装桥墩)的抗震性能接近于整体现浇桥墩。为进一步探讨混合连接拼装桥墩的轴压性能,以钢管的长度、直径以及壁厚等为变化参数,进行1个整体现浇桥墩(编号ZT)和4个混合连接拼装桥墩(编号GTA-0~GTD-0)的轴压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GTA-0~GTD-0试件的承载力比ZT试件提高了10.1%~14.4%,其延性系数均大于ZT试件;GTA-0~GTD-0试件的轴压承载力随钢管直径和长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钢管壁厚对于试件承载力的影响较小;拼装桥墩的破坏位置随着钢管长度的增加而上移,逐渐接近于整体现浇桥墩,但二者的破坏模式基本相同。
    7  不同养护条件下黏土热力学性质试验
    肖勇杰
    2024, 47(6):68-74.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24.06.007
    [摘要](107) [HTML](31) [PDF 1.32 M](304)
    摘要:
    温度对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有较大影响,对黏土开展了不同养护条件下的温控三轴试验,研究了黏土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热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黏土具有热固结性质,随着温度的增加,黏土的固结速度加快,试验固结时间呈下降趋势;在临界温度以下,土体应力-应变曲线呈现软化特性,为脆性破坏;在临界温度以上,土体应力-应变曲线呈现硬化特性,为塑性破坏;黏土具有类似于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性质,即同一温度作用下,养护时间越长,主应力差越大;黏聚力在临界温度范围以内,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在临界温度以上,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内摩擦角在临界温度范围以内,基本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在临界温度以上,内摩擦角随温度增加而增大;黏土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长过程分为快速增长阶段、较快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其最佳养护时间为快速增长阶段和较快增长阶段。
    8  红黑着色的相场两相流并行投影算法
    王小双,张良奇,肖姚,曾忠
    2024, 47(6):75-85.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23.259
    [摘要](156) [HTML](32) [PDF 2.93 M](288)
    摘要:
    提出一种交错并行的有限体积投影算法求解基于相场法的两相流控制方程组。该算法的实施主要依赖于压力泊松方程的显式推进设计,从而突破投影算法求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的效率瓶颈。同时,提出了一种交错扫描策略来更新节点上的变量,以实现更紧凑的时空耦合。本算法与相场模型相结合,能够高效、准确地捕获相界面的动态拓扑变化。测试算例结果表明:网格量为131 072,采用8线程CPU并行时,新提出并行算法的效率达到串行标准投影算法的80倍以上。
    9  基于神经网络平滑聚合机制的恶意代码增量训练及检测
    郭志民,陈岑,李暖暖,蔡军飞,张铮
    2024, 47(6):86-93.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24.06.009
    [摘要](134) [HTML](29) [PDF 1.35 M](313)
    摘要:
    为保证恶意代码变种检测模型的时效性,传统基于机器(深度)学习的检测方法通过集成历史数据和新增数据进行重训练更新模型存在训练效率低的问题。笔者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平滑聚合机制的恶意代码增量学习方法,通过设计神经网络模型平滑聚合函数使模型平滑演进,通过添加训练规模因子,避免增量模型因训练规模较小而影响聚合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对比重训练方法,增量学习方法在提升训练效率的同时,几乎不降低模型的准确性。
    10  基于E类功率放大器的四线圈中距离无线输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刘羽,余豪华,彭博,苏国栋
    2024, 47(6):94-102.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24.06.010
    [摘要](99) [HTML](24) [PDF 2.21 M](369)
    摘要:
    E类功率放大器由于具有拓扑简单、适用频率高、电能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是高频MHz级无线输电系统的理想电源。研究分析了四线圈无线输电系统的传输特性,提出传输效率的优化设计方法。同时,考虑到E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提出通过激励线圈与发射线圈的距离调节,实现输入电阻的完美匹配,搭建了采用2.81 MHz的E类功率放大器的四线圈中距离无线输电系统。当传输距离为传输线圈边长的3.6倍时,系统电源端到负载端的整体电能传输效率为8.5%。
    11  可控电感在WPT 系统动态性能的优化方法
    凌荣光,何磊杰,刘巧,孟繁超,叶佳青,唐春森
    2024, 47(6):103-117.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24.06.011
    [摘要](107) [HTML](29) [PDF 2.67 M](377)
    摘要:
    SS型Buck-WPT(Buck-wireless power transfer)系统由Buck电路和基本的SS型无线电能传输电路组成。该电路系统因为结构和控制方式简单、控制效果明显等优点在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该电路的动态特性并不能满足一些时变系统对快速性的较高要求。例如,系统在启动时会存在较强震荡和较大超调,系统负载改变时稳定状态会发生改变且存在明显抖动,系统极限空载时原边谐振电流会增大,且该电流值远超出安全工作范围。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控电感的SS型 Buck-WPT系统。首先,分析了电感值可调的方法并在COMSOL中建立仿真模型验证其电感值可控的特性。其次,对SS型Buck-WPT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将SS型WPT系统作为Buck电路的特殊负载,推导SS型Buck-WPT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研究其三维空间内相轨迹的降维描述方法,将该系统用二维相轨迹描述系统运行过程。然后,通过分析启动阶段相轨迹运行规律,改进前级Buck电路。将传统Buck电路中的电感换成可控电感,运用其电感值可调的控制系统开通阶段的运行轨迹,使系统在1个开关周期内无超调快速进入稳态。当系统负载改变时,系统的输出电压会改变,且是不断抖动来回反复的过程,利用PI算法对系统进行恒流控制。通过可控电感控制系统相轨迹,使副边输出能无抖动快速进入稳态,保证输出电压不变。针对SS型谐振网络的Buck-WPT系统中出现空载大电流的问题,提出了将可控电感串联接入原边谐振网络的方法。实时检测原边谐振电流值,该值超过正常工作范围,感值就快速增大,减小原边谐振电流,达到空载时维持原边谐振电流安全值以下。最后,验证上述方法在优化SS型Buck-WPT系统动态特性的有效性,在Simulink中搭建仿真电路。该方法能减小工作条件改变时带来的系统抖动,且在不改变系统响应速度前提下减小超调,优化系统动态性能,增强系统抗负载扰动力,提高系统带负载能力有明显效果。
    12  基于分布式发射线圈的WPT抗偏移与互操作性研究
    沈涛,苏东,吴战礼,董金熹,刘浠流,王博
    2024, 47(6):118-136.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24.06.012
    [摘要](120) [HTML](36) [PDF 6.12 M](400)
    摘要: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接收端与发射端之间相对位置的偏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系统传输效率,笔者从耦合机构的全范围抗偏移性、互操作性2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多对一的耦合模式,发射线圈类型为平面分布式发射单元线圈组合,对不同的接收线圈类型、轴向偏移工况和旋转偏移工况的位置模态研究分布式发射线圈的开启模式,实现接收线圈的互操作性和大范围全方向的抗偏移性。为提高分布式发射线圈的自由度,提出分布式串联控制逻辑电路,并对发射线圈串联连接工况下的谐振参数进行设计以减少交叉耦合影响。结合分布式发射线圈的磁场特性和基于LCC-S谐振拓扑的拾取电压检测法,提出接收线圈位置检测的搜索策略。搭建实验装置,综合所有位置的轴向偏移及旋转偏移,平面式接收线圈的最大效率波动为3.3%,垂直式接收线圈的最大效率波动为5.57%,螺线管式接收线圈的最大效率波动为4.45%,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偏移特性与互操作性,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高效性。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