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筑专业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基于T大学的调查
作者:
中图分类号:

G448

基金项目:

2015年度广东省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项目(粤教财465号,N4160210);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5ZDXM12);2014年度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gj2014011)


Postgraduate freshmen's mental health of architecture specialty in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 University
Autho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26]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考察了T大学2016级建筑专业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1)建筑专业研究生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91.2%的人暂时无心理问题;但仍有4.7%的新生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需重点关注和进一步诊断。(2)在建筑专业研究生新生中,强迫型人格倾向问题相对较多,性心理障碍问题相对较少。(3)在建筑专业研究生新生中,男生在性心理障碍和精神病倾向方面的问题比女生多,非独生子女在性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比独生子女多;建筑专业研究生新生在冲动型人格倾向方面的问题比人文社科专业新生多。

    Abstract:

    The postgraduate freshmen from architecture specialty at T University in 2016 were tested with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Mental Health Scale to explore the mental heal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overall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postgraduate freshmen in architecture specialty is good, 91.2% of people temporarily withou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ut there are still 4.7% of the freshmen that may be more se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need to focus on and further diagnosis. (2) Compared with other factors, the factor of obsessive personality tendency of postgraduate freshmen in architecture specialty relative to the most, psychological tendency and psychosexual disorders relative to the least. (3) The differences, postgraduate freshmen in architecture specialty, the male in psychological tendency and psychosexual disorders were worse than female, not-only children in the psychosexual disorders were worse than only children. Compared with liberal arts, impulsive personality tendency of postgraduate freshmen in architecture specialty was more serious.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量表手册[M].北京:2005:1-73.
    [2]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102-108.
    [3] 于新红,徐晓沄.北京市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教育探索,2012(8):135-138.
    [4] 付慧娥,邓新洲,喻瑶,张海仓.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10):38-41.
    [5] 熊燕,于祥成,胡义秋,彭萍.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57+60.
    [6] 毕爱红,杨卫华,许兰平,白萍.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压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校园心理,2010(2):80-84.
    [7] 辛自强,张梅,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12(5):664-679.
    [8] 张萌,黄建榕,梁瑞萍.近10年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特点研究——以T大学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12-128.
    [9] 李国强,高芳红.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演进与展望[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2):76-82.
    [10] 徐洪吕,陆林,郭申,刘岑鸟,王萍,王丽丽.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3):398-400.
    [11] 吴钰.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131-133.
    [12] 马喜亭,李卫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4):91-96.
    [13] 熊燕,彭萍,胡一秋.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6):612-615.
    [14] 熊建练,熊燕,赵震宇.研究生新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3):108-112.
    [15] 方彩虹.军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80-81.
    [16] 刘彩谊,安晶卉,亢蓉,关梅林,刘泽文,朱沛胜,高文斌.北京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及人格测试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2):1121,1129.
    [17] 解薇.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山东:中国石油大学,2009.
    [18] 梁瑞萍.近十年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特点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5.
    [19] 张驰,许英美,陈斯琪,周鹏,李红锦.非独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7):1102-1107.
    [20] 张小远,俞守义,赵久波,李建明,肖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的对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4):482-484.
    [21] 梁宝勇,郝志红,卢国华.大学生和研究生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1):63-66.
    [22] 毕爱红,杨卫华,许兰平,白萍.研究生新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0(1):226-22.
    [23] 李永占.大学生冲动性人格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6):909-911.
    [24] 戴燕,高玮,黄郁.心理复原力对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宽恕他人与宽恕自我的作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1):11-19.
    [25] 黄双双.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1.
    [26] 罗晓路,胡志峰,张继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2015:372-375.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张萌,王玉倩,黄建榕.高校建筑专业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基于T大学的调查[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4):126-13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564
  • 下载次数: 583
  • HTML阅读次数: 388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17-02-02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10-11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