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
中图分类号:

G640


Research summar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utho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36]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各个系统的健康有序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文章在前人研究文献和著作的基础之上,整理归纳了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影响因素、问题以及对策,并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背景不同视角作了自己的思考,以期为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relates directly to the whole society development. It also relates t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nationality. It is a strategic issue for the society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Based on the predecessor's research,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definition, influence factors, deficienc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t also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ideas, and research background,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researc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参考文献
    [1] 李世新, 张峰.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化管理研究[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0(6):100-102.
    [2] 杨欢.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 2005.
    [3] 朱丽萍.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6):74-76.
    [4] 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5] 熊扬恒. 对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3):5-8.
    [6] 刘华东. 关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 2001(11):72-73.
    [7] 周海涛. 超常增长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 2000(1):69-70.
    [8] 郭梅.高校扩招与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1
    [9] 潘懋元. 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J]. 现代教育管理, 1997(4):3-8.
    [10] 赵庆年.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探析[J]. 煤炭高等教育, 2001(6):15-17.
    [11] 高中华, 刘圆圆.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之探析[J]. 煤炭高等教育, 2005, 23(1):10-12.
    [12] 刘宁,周爱云.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思路[J].求索,2003(5):120-122.
    [13] 许晓琴,曾西明.后精英时代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4(32):24-25.
    [14] 张丽萍.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破解思路[J]. 未来与发展, 2011(12):83-85.
    [15] 肖卫东,赵永红.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 江西理工大学报,2009,30(4):75-76.
    [16] 张莉. 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4.
    [17] 袁惠龙. 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 2006.
    [18] 张丽. 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D]. 西安:西北大学, 2004.
    [19] 姚恺帆. 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0(2):138-141.
    [20] 赵庆年, 孙登林. 2l世纪高等教育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教育[J]. 辽宁教育研究, 2002(8):36-39.
    [21] 梁鹏,秦晓琼.浅析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背景和改善措施[J].科教导刊,2014(5):28-29.
    [22] 刘艳丽. 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D]. 秦皇岛:燕山大学, 2008.
    [23] 理论与实践.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24] 赵连华.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6(6):27-30.
    [25] 雷小生. 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17):5-7.
    [26] 莫顿·凯勒, 菲利斯·凯勒. 哈佛走向现代:美国大学的崛起[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7] 杨荣昌. 关于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建设问题的思考[J]. 高教探索, 2005(1):14-16.
    [28] 姚恺帆. 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0(2):138-141.
    [29] 马抗美.对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3):90-94,159.
    [30] 方惠坚.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31] 李永强. 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22(1):38-40.
    [32] 王秦辉.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33] 杨青,唐巍华.人力资本理论视阈下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结合中国经济下行压力[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4):12-13.
    [34] 高有华. 大学课程基本问题研究[M]. 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0.
    [35] 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6] 杨丽丽. 市场机制: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J].教育探索,2014(11):87-88.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唐飞燕.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5):1-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980
  • 下载次数: 778
  • HTML阅读次数: 913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17-01-12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11-09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