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SSCI来源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作者:
中图分类号:

G640;C961

基金项目: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JGZZ19_017);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JGZZ18_049);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7JDGC039)


Status, focus and trends of the research about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n China: Visualized analysis based on CSSCI journals
Autho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37]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1998—2019年刊载的1 602篇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法系统分析了样本文献的发表年度、研究机构、核心期刊、研究作者等分布情况,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包括培养制度、培养模式、教学体系与培养标准等,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未来可以围绕培养规律和路径、"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建设、立德树人职责、教育国际化等方向和领域开展研究。

    Abstract:

    Taking 1 602 papers about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published in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CSSCI) database from 1998 to 2019 as research sampl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of publication year, research institutions, core journals and research authors systematically by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analyzes the hot topics and research trends about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in China by visualized analysis with CiteSpac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t topics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n China mainly include cultivation system, cultivation mode, teaching system and cultivation standards, and the research evolution proces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 the future, research can be carried out around the cultivation law and path,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rality-preferred and people-oriented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other research fields.

    参考文献
    [1] 王凯,胡赤弟."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以学科-专业-产业链为视角[J].教育研究,2019,40(2):85-93.
    [2] 陆一,史静寰,何雪冰.封闭与开放之间:中国特色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体系与特征研究[J].教育研究,2018,39(3):46-54.
    [3] 马立新,宋广元,刘云利.地方院校如何构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24):34-35.
    [4] 李雪燕.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特质与协同培养管理机制[J].东南学术,2017(3):88-93.
    [5] 郭丽君,陈春平.21世纪以来大学教学评价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基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计量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9(6):56-64,113.
    [6] 陈璐,张玉清,于海燕,等.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的可视化研究: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7):99-109.
    [7] 梁静,任增元.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5(12):103-108.
    [8] 王竹立.技术是如何改变教育的?——兼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4):5-11.
    [9] 陶富源.大学生创新素质养成与创新人才造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4):445-450.
    [10] 方芳,钟秉林.在建设一流学科的进程中着力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J].江苏高教,2017(1):14-17.
    [11] 项贤明.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核心[J].中国教育学刊,2017(9):71-75.
    [12] 杨金勇,孟红娟.利用技术变革学习:新版《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8(6):86-90.
    [13] 侯浩翔.智能时代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然困境与应然转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9(6):21-28.
    [14] 支玉成,张英华,李林芳,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专业工作室"平台[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3):145-149.
    [15] 盖艳梅,张之源.资源型企业创新型人才管理机制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8(12):57-62.
    [16] 刘凯,黄容霞.劳动力市场如何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来自中国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J].中国高教研究,2019(1):53-59.
    [17] 吴伟,孟申思,王荣.集成创新:"2011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模式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41-45.
    [18] 黄明福,王军政,何洪文,等.大系统导向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78-183.
    [19] 孙维,马永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源于跨学科博士生团队培养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9(4):63-69.
    [20] 赵兰香,姚萌,吴博.隐性知识视角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研管理,2019,40(11):32-42.
    [21] 王玉峰,樊蓉.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西方名校的经验与启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4):22-30.
    [22] 董晓芳,赵守国.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科学管理研究,2017,35(1):83-86.
    [23] 徐辉,李玲娟,曾明彬,等.我国高科技园区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2):141-146.
    [24] 章熙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99-102.
    [25] 任玉琢,徐利梅,谢晓梅,等.面向新工科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及创新课程设计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29-32,46.
    [26] 宋余庆,陈权,刘哲,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国际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双跨"团队体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建构[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3):102-108.
    [27] 秦炜炜,王穗东.新工科教育的融合创新与路径突破: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案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2):79-84.
    [28] 徐礼华,傅旭东,彭华,等.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1):55-60.
    [29] 郑太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美国科技高中的探索与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Z2):63-69.
    [30] 周绪红,李百战.国际化引领新时代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8(2):28-30.
    [31] 张敬威,于伟.非逻辑思维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研究,2018,39(10):40-48.
    [32] 夏欢欢,钟秉林.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7,38(5):67-76.
    [33] 李伟,李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思维特征、形成机制与培养路径[J].江苏高教,2017(11):77-80.
    [34] 任飏,陈安.论创新型人才及其行为特征[J].教育研究,2017,38(1):149-153.
    [35] 孟昭霞.从人格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性看大学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3):140-144.
    [36] 黄小平,李毕琴.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7,37(5):454-458.
    [37] 刘从德,谭春霞.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的定量研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50-54.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倪国栋,高兰,王文顺,杨圣奇,许娜.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SSCI来源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2,31(1):51-6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493
  • 下载次数: 752
  • HTML阅读次数: 7235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最后修改日期:2020-12-24
  • 在线发布日期: 2022-02-21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