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数据在高校德育中应用的四大基本原则
作者:
作者单位:

1.湖北民族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2.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作者简介:

邹太龙(1988—),男,湖北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广州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特聘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德育研究,(E-mail)652664462@qq.com。

中图分类号:

G641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2021GB040);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德育变革的大数据赋能与实现路径研究”(22FKSB038)


On four basic principles of applying big data in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Author:
Affiliation:

1.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HuBei Minzu University, Enshi 445000, P.R.China;2.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P.R.China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31]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大数据已成为高校德育实现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融入大数据时代既是高校德育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诉求,也是新形势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大数据之于高校德育的广阔应用前景,需要有价值前提层面的考量,也就是从方法论的视角构建大数据在高校德育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包括乐观与谨慎的统一、技术与人文的共生、群体与个体的兼顾、权利与责任的并举。只有廓清认识上的偏颇,才能为相关的数据应用主体提供思想层面的指导,有效规避大数据德育应用的实践误区。

    Abstract:

    Big data has become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actively integrating into big data era is not only the demand of information age,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Th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big data in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considered from the premise of value, that is, to construc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y. To be specific, it includes the unity of optimism and prudence, the coordi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humanity, the combination of group and individual, and the harmony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nly by clarifying the cognitive bias, can we provide ideological guidance for relevant data application subjects, and effectively avoid the practical errors in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参考文献
    [1]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邹太龙,易连云.从“始于假设”到“基于数据”——大数据时代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4):74-79.
    [3] 邹太龙,易连云.大数据时代境遇中的高校德育发展[J].江苏高教,2018(4):63-67.
    [4] 欧旭理,罗方禄.共享·共融·共识——大数据时代高校德育理念转型[J].现代大学教育,2017(3):71-76.
    [5] 于颖.大数据时代的学校德育:机遇、挑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5(6):98-100.
    [6] 傅雅琦,蓝少鸥.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9):103-106.
    [7] 郑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德育:从单一走向多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6):64-68.
    [8] 曲德强,李陈财,韦彪.大数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0-94.
    [9] 兰淇,孟军,刘冰璇.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2):141-146.
    [10] 王渊,丁振国,许德华.论高校德育在大数据时代的应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14-16.
    [11] 喻长志.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J].江淮论坛,2013(4):188-192.
    [12] Pew Research Center.The Future of Big Data[EB/OL].(2012-07-20)[2023-02-04].http://www.pewinternet.org/2012/07/20/the-future-of-big-data/.
    [13] 黄欣荣.大数据技术的伦理反思[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6-53.
    [14]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15] 埃里克·西格尔.大数据预测:告诉你谁会点击、购买、死去或撒谎[M].周昕,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16] 史蒂夫·洛尔.大数据主义[M].胡小锐,朱胜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17] 高兆明.“数据主义”的人文批判[J].江苏社会科学,2018(4):162-170,274.
    [18] 顾明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J].中国教育科学,2018(1):4-11,136.
    [19]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0] 邹太龙.大数据应用于学校德育的伦理困境及破解[J].中小学德育,2018(3):13-16.
    [21] 刘三女牙,杨宗凯,李卿.教育数据伦理:大数据时代教育的新挑战[J].教育研究,2017(4):15-20.
    [22] 杨宗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51.
    [23] 曾贞.数据人:大数据教育时代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其教学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10-15.
    [24] 邹太龙.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转型与教师德育素养提升[J].中国德育,2018(3):30-33.
    [25]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全一册)[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6] 梁剑宏.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新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27] 赵岩,伍麟.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的隐私问题与伦理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5):96-99.
    [28] 蒋洁,陈芳,何亮亮.大数据预测的伦理困境与出路[J].图书与情报,2014(5):61-64,124.
    [29] 郑文明.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遗忘权”[J].新闻界,2014(3):55-59.
    [30] Karin R,Miriam W,Delphine C.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Strengthens Right to Be Forgotten[EB/OL].(2014-05-14)[2023-02-09].http://www.doc88.com/p-5327165262939.html.
    [31] 杨慧民.论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基本特征[J].江海学刊,2014(5):58-63.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邹太龙,向麟.论大数据在高校德育中应用的四大基本原则[J].高等建筑教育,2024,33(1):1-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434
  • 下载次数: 676
  • HTML阅读次数: 111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最后修改日期:2023-03-18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01-17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