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30年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CNKI(1991—2020)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1.临沂大学研究生处;2.山东临沂 276000;3.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3.7;G353.1


The research hot spot and trend of 30 year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Visual analysis of research literature based on CNKI (1991-2020)
Affiliation:

Linyi University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37]
  •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专业学位的CSSCI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本领域研究经历了借鉴探索期(1992年~1996年)、实践拓展期(1997年~2001年)、总结反思期(2002年~2009年)和内涵提升期(2010年~2020年)四个阶段的历史演进,形成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模式等为中心的研究热点和研究主题。未来研究中,宏观层面以战略导向为指引,加强国家发展战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引导作用的研究;中观层面以目标导向为驱动,创新和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研究;微观层面以问题导向为抓手,开展历史溯源、实践探索和国际比较与借鉴的研究。

    Abstract:

    CiteSpace software is used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CSSCI research literature on professional degrees in CNKI database.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reference and exploration period (1992~1996), practice expansion period (1997~2001),summary and reflection period (2002~2009) and connotation improvement period (2010~2020)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ode as the research focus and research theme. In the future research, At the macro level,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leading rol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guided by strategy; At the meso level, we should innovate and construct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driven by goal; At the micro level, we should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Historical Tracing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with problem orient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参考文献
    [1] 陈悦,陈超美,胡志刚:《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5-76.
    [2] 王亚杰.坚持改革开放 做好建筑学专业学位的研究工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04):43-45.
    [3] Derek de Solla Price.Little Science,Big Science[M].Columbia Press 1963.
    [4]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六)第六讲文献信息作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06):475-478.
    [5] 王崇德.文献计量学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88-189、370-440.
    [6] 陈仕吉.科学研究前沿探测方法综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9):28-33.
    [7] Chen 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8] 王建,张文修.试论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03):59-61.
    [9] 秦惠民.关于我国学位类型的多样化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01):45-47.
    [10] 国务院学位办业务三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设立建筑学专业学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01):29.
    [11] 吴振一,刘颖,郑燕康,罗燕春,王孙禺.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完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05):60-63.
    [12] 孙崇文.从“博雅”教育到“专业”教育: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J].江苏高教,1997(01):84-86.
    [13] 本刊特约评论员.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篇章[J].中国高等教育,1997(Z1):13.
    [14] 吕东伟.加快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稳步提高培养质量——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2(01):33-34.
    [15] 顾明远.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中国教育报,1998—09—24.
    [16] 彭玉.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总结经验 努力做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04):9-12.
    [17] 段丽华,陈旭远,周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探索性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06):48-51.
    [18] 李淑珍,邬志辉.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问题的几点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1997(06):85-89.
    [19] 杨启亮.差异平衡: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教学评价理念——兼论教育硕士的科研优势[J].教育科学,2001(02):39-42.
    [20] 康飞宇,刘惠琴.工程硕士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03):101-105.
    [21] 徐淑英.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实施方案的探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78-80.
    [22] 程晗.构建我国应用博士学位制度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02):49-50.
    [23] 吕福源.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加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Z1):1-5.
    [24] 吕东伟.加快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稳步提高培养质量——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2(01):33-34.
    [25] 谢安邦,朱宇波.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8(11):19-29.
    [26] 陈皓明.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发展观 全面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15-17
    [27] 于东红,杜希民,周燕来.从自我迷失到本性回归——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49-51.
    [28] 石中英.论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01):7-11.
    [29] 邓涛,孔凡琴.澳大利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10):39-44.
    [30] 单晓峰,宫照军,徐隽.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34-37.
    [31] 肖凤翔,连晓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逻辑及其改革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9):36-40.
    [32] 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 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8):1-4.
    [33] 陈丹宇,严从根,万林华.全程.融合.协同: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03):35-38.
    [34] 李忠,熊玲,陈小平.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2):8-12.
    [35] 岳建军.国外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及未来展望[J].教育科学,2010,26(05):85-88.
    [36] 李永刚,马爱民.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及其强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06):66-71.
    [37] 罗英姿,李雪辉.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基于“全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11):67-78.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494
  • 下载次数: 0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21-12-06
  • 最后修改日期:2022-01-06
  • 录用日期:2022-03-04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