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作者:
作者单位:

陆军勤务学院军事设施系

基金项目: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13503、193352、202133、203550)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for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Affiliation:

Army logistics academy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25]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工科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创业型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实践教学工程性、实践性、探究性、启发性缺位的问题,以新工科建设为核心导向,立足学科交叉,以重大工程为牵引,打造岩土工程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突出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开展多接口模块化实践教学,实现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重构与教学方法重构。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以来,前沿交叉研究顺利起步,人才培养质量有力提升,助推了岩土工程专业学科的转型升级,逐步形成工程教育新范式。

    Abstrac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 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engineering talents (i.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he current practical teaching is lack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inquiry and inspiration. The core orienta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Based on the major engineering projects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ing, an innovative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was develope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o highlight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students, a multi-interface teaching mode was recommended, which achiev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The reform of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ated the frontier cross research,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had been greatly improved, which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disciplin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 our college.

    参考文献
    [1] 朱兴动, 黄葵, 王正. 舰船光电装备工程实践教学平台的体系构建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 (11): 4-7.
    [2] 陈杰, 陆树河, 廉晓庆, 等. 材料工程基础省级精品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 38(7): 170-172.
    [3] 李涛, 任宏伟, 刘波, 等. 城市地下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 36(3): 242-246.
    [4] 张钰, 徐琪, 陈一兵. 基于产业需求的农科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 36(11): 205-210.
    [5] 陆怡, 徐明华, 邹海燕. 建设现代工程中心实践教学平台的思考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7): 110-113.
    [6] 刘坤, 陈通. 新工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和机制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 (3): 55-59+73.
    [7] 吕庆功, 牟仁玲, 许文婧, 等. 钢铁生产全流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 (7): 83-87.
    [8] 黄文涛, 赵学增. 机械工程学科应用型研究生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8): 143-146.
    [9] 许晓东, 李培根, 陈国松. 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10] 冯建军. 教育怎样关涉人的生活——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观点 [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32(9): 14-19.
    [11] [美]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2] [美]加德纳. 多元智能新视野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13]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 [EB/OL]. https://civileng.tongji.edu.cn/16155/list.htm, 2010.
    [14] 刘元雪, 郑颖人. 高等岩土塑性力学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15] 董平, 岳国强, 张海, 等. 燃气轮机结构和强度课程教学实践研究——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 S1: 172-3+94.
    [16] 赵久彬, 刘元雪, 杨骏堂, 等. 滑坡次声信号简正波模型的匹配场超前定位算法 [J]. 岩土力学, 2020, (12): 1-12.
    [17] 赵久彬, 刘元雪, 何少其, 等. 三峡库区阶跃变形滑坡水平位移与降雨量数学统计模型 [J]. 岩土力学, 2020, 41(S1): 305-11.
    [18] 杨骏堂, 刘元雪, 郑颖人, 等. 剪胀型土剪胀特性的大数据深度挖掘与模型研究 [J]. 岩土工程学报, 2020, 42(3): 513-22.
    [19] 杨骏堂, 刘元雪, 何少其. 剪缩型土的剪胀性大数据特征与计算模型 [J]. 水利学报, 2020, 51(2): 180-92.
    [20] 何少其, 刘元雪, 杨骏堂, 等. 库岸堆积层滑坡位移的分量响应模式及多因子模型 [J]. 岩土力学, 2020, 41(8): 2773-2784.
    [21] 赵久彬, 刘元雪, 刘娜, 等. FRPFP模型滑坡监测预警关联规则挖掘分析——以三峡库区江津到奉节段为例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9, 41(3): 492-500.
    [22] 赵久彬, 刘元雪, 刘娜, 等. 海量监测数据下分布式BP神经网络区域滑坡空间预测方法 [J]. 岩土力学, 2019, 40(7): 2866-72.
    [23] 何少其, 刘元雪, 梁叶, 等. “阶跃式”滑坡突变预测与核心因子提取的平衡集成树模型 [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5): 27-36.
    [24] 赵久彬, 刘元雪, 宋林波, 等. 大数据关键技术在滑坡监测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 32(2): 182-90.
    [25] 杨骏堂, 刘元雪, 郑颖人, 等. 剪胀型土剪胀特性的大数据深度挖掘与模型研究 [J]. 岩土工程学报, 2020, 42(3): 513-522.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08
  • 下载次数: 0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21-12-17
  • 最后修改日期:2022-04-14
  • 录用日期:2022-05-06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