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基本实现国际实质等效,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复杂性决定了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必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后《华盛顿协议》时代,我国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具有体系、法律和制度的优势,存在先天治理能力不足、国际化水平不高、科学化程度较低的劣势,迎来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和新愿景,面临整合国际规则规范、周期资格审查的挑战。我国亟需系统构建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路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模式,为深度参与全球高等工程教育治理奠定基础。
以评估或认证来促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已经成为国际经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成为很多国家工程教育质量提升的基本机制,全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正彰显“成果导向、国际联结、持续改善、产学合作”的趋
随着全球化时代工程科技人才跨国合作与交流日益更加频繁,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正面临多重困境和诉求。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呼吁学术界及时进行理论创新。超越对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传统认知和路径依赖,在剖析质量、治理等概念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和诠释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的理念正当其时。
由于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给出质量的普适性定义实属不易。根据爱德华·赛里斯(Edward Sallis)的教育系统因素分析论,“质量”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如何满足或超越的看法和认
简而言之,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就是多元主体协同共治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过程。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复杂性决定了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必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内涵。
在理论方面,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的核心内涵可以从全球、国家、高校等不同主体的维度进行诠释。全球层面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是国际组织、主权国家、高校、行业产业界、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以国际权威高等工程资格认证框架体系为纽带,遵循协调性、前瞻性、持续性和互惠性原则,共研国际标准、制度规范、运行规则和管理机制,协同共治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实现各类职业工程师跨国认可和流动的复杂过程。国家层面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是政府、高校、行业产业界、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组织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协同参与本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过程。高校层面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是以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为依托,以专业质量保障为核心,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用人单位、行业企业、政府协同参与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过程。后《协议》时代,我国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强化主权国家的话语和角色,因而聚焦于国家层面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就其本质而言,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乃是一种政府行为,逾越了认证机构的组织行为,也逾越了认证专业的院校行为。
在实践方面,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我国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回应行业产业需求、加强工程教育治理、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抉择。一方面,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是建设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的迫切诉求。当今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之间战略博弈全面加剧的关键时期。因此,我国亟需深刻理解高等工程教育承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构建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治理体系。在建设工程教育治理体系过程中,健全工程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是重要议题之一。工程教育质量治理是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的迫切诉求。另一方面,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也是培养国际工程科技人才的现实需要。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演进,具有国际化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成为生产要素中的核心稀缺资
SWOT分析法是战略管理理论中的经典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领域。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可以借鉴SWOT分析法,系统剖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潜在的优势与劣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有力支撑了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具有体系、法律和制度的竞争优势。第一,不断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政府指令性较强。自2011年以来,我国教育部先后发布相关政策文件,促使我国建立起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教学评估制
在《协议》成员国中,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工程教育经历了从最初侧重工程技术教育到注重工程科学能力培养,再到强化通识教育的过程,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着力回归工程。工程教育在这些国家中有良好的历史底蕴,形成了浓郁的工程教育氛围。相较而言,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起步相对较晚。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教育评估工作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直到2013年,我国才组建成立了独立法人社团组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CEEAA),由教育部主管和负责组织实施工程教育认证工
面对新工业革命的冲击,全球工程教育亟需持续不断地深化改革。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迎来重要契机。第一,高等工程教育迈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在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下,各国积极投入到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变革中。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举措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提供镜鉴,如美国于2012年颁布“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战略计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产生了的潜在影响。然而,由于我国工程教育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历史变革中,很多工作不可能一蹴而
根据以上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管理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形成四种类型的战略(

图1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的SWOT分析
后《协议》时代,我国亟需以工程教育质量治理的核心内涵为逻辑源点,在充分剖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环境要素的基础上,建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的逻辑框架,即明晰化的治理目标、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具体化的治理客体、精细化的治理路径,为我国深度参与全球高等工程教育治理的战略选择提供启示。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应以育人为根本,以标准和文化为方向。首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就其本质而言,高等教育是系统性和复杂性的育人活动,具有以下有别于工商业活动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的主要“产品”是教育服务,其服务的对象始终是具有自主性的“人”,其提供的教育服务最终生产的“产品”也是“人”。其次,高等教育的育人过程具有不可重复性与再现性。再次,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最后,高等教育具有区别于工商业文化的学术文化。我国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应秉持高等教育的育人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探索工程教育规律。第二,创生工程质量标准。面对新工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要认清认证标准的时代性和区域性,兼顾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逻辑关系。一方面,在推进工程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打造工程教育新质量、新标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是推进工程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基于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工程教育质量治理既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前提,也是必由之路。在组织机构层面,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要求我们构建政府、高校、工业界和行业协会等群体的沟通协作机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推动我国特色专业认证制度模式的形成。对于高校而言,要注重塑造主体性文化,形成质量保障合力。高校各级领导和管理者、相关院系、广大教师和学生要协同工作,共同致力于工程教育质量的保
将质量保障措施应用于高等工程教育,需要以系统的观点界定“产品”和利益相关者。工程教育系统非常复杂,从中小学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不同阶段工程教育的目标和重点不同。工程教育大体涉及基础工程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继续工程教育三个阶段。本研究所关注的工程教育主要针对高等工程教育。第二,就广义而言,质量保障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多样化的维度和层次。例如,依据质量保障的对象可以划分为教学质量保障、科研质量保障、社会服务质量保障,或者组织管理质量保障、学生服务质量保障、资源利用质量保障、学术质量保障。其中,学术质量保障按照层次又可以划分为院系质量保障、专业质量保障、课程质量保障;教师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质量保障;课堂质量保障。倘若围绕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开展面面俱到的研究,既是极具挑战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不难发现,专业层面的质量是最能够体现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维度,能够作为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改进的核心和重点。本研究将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的客体定位于狭义上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也就是专业层面的工程教育质量。
伴随着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纵深发展,我国亟需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规划,超越盎格鲁·萨克逊模式,基于战略视野系统谋划中国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路径与对策,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第一,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扩大工程教育影响。我国应继续深度参与《协议》组织管理规则制定和各项议题表决,积极参与工程教育全球治理,深入推进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全球影响力。第二,创新认证制度体系,内化实质等效本质。我国正式加入《协议》后,必须积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互认标准,并确保专业认证制度始终处在适时的调试与革新之
后《协议》时代,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环境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亟需超越传统认知和路径依赖,积极应对融入国际工程教育规则的挑战,适时融入多学科的理论视角,系统谋划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方略。高等工程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既要注重探究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的理论源点,也要考虑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政策的时代意蕴;既要尊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大国的现实情况,也要关照全球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向。未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必将走向灵活、多元的治理,走向科学、有效的治理,走向理性、和谐的治理。唯此,我国才能早日实现由高等工程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的梦想。
参考文献
杨永斌,李佩琳,刘曼君.世界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5-10. [百度学术]
丁雅诵,赵婀娜.中国工程教育迈入全球“第一方阵”[N].人民日报,2018-09-27. [百度学术]
Sallis E.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M].London: Kogan Page, 2002. [百度学术]
Grant H. The role of quality concept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C].The Proceedings of the 1993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IEEE, 1993: 536. [百度学术]
约翰·W·普拉多斯, 章仰勋 译.美国工程教育质量鉴定[J].科技导报,1986(1):61-64. [百度学术]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40-44. [百度学术]
詹姆斯 N.罗西瑙主编. 没有政府的治理[M]. 张胜军, 刘小林 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55. [百度学术]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ur global neighborhood: 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EB/OL].(1995-02-16)[2021-12-06]. https://www.gdrc.org/u-gov/global-neighbourhood/chap1.htm. [百度学术]
郭东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化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合作育人[R].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大学校长论坛, 2022. [百度学术]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2-12-01]. https://lsrm.hinews.cn/xinwen/show-17283.html. [百度学术]
熊志翔.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J].高教探索,2003(1):41-42. [百度学术]
刘益东.我国高等教育评估 30 年的发展与变迁[J].大学(研究版), 2016(2):37-45. [百度学术]
张瑞,杜震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的推进策略——基于1992-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的数据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9(5):34-37. [百度学术]
辛忠,郭旭虹,司忠业,等.ABET认证与中国化工高等工程教育未来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85-89. [百度学术]
王兆义.市场化导向下的德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以ACQUIN专业认证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20(4):105-111. [百度学术]
陈聪诚.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9(12):42-48,64. [百度学术]
胡德鑫.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国际改革的比较与借鉴[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5):72-81. [百度学术]
Li M. Achievements,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with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Mainland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gram accreditation [C]. The Proceedings of 2020 ASEE Virtual Annual Conference, 2020. [百度学术]
The National Network for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EB/OL] [2022-12-10].https://www.energy.gov/eere/amo/national-network-manufacturing-innovation. [百度学术]
Strategic Headquarters for the Promotion of an Advance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Society. Declaration to be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IT Nation [EB/OL] (2013-06-14)[2022-12-10].https://japan.kantei.go.jp/policy/it/2013/0614_declaration.pdf. [百度学术]
胡德鑫,郭哲.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发达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制度建构与运行机制[J].高教探索,2019(11):46-51,63. [百度学术]
张照旭,蔡三发,李玲玲.减负·提质·增效:日本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改革路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162-167. [百度学术]
潘海生,姜永松,王世斌.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变革何以可能——美国ABET标准变革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64-70. [百度学术]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 Graduate attributes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s [EB/OL].(2021-06-21)[2023-01-20].http://washingtonaccord.org/IEA-Grad-Attr-Prof-Competencies.pdf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