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联网+”的新型数字信息化教学方式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实现数字信息化赋能教育。以中国矿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交通规划与道路勘测设计为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学对象进行分组。在此基础上,依托课程团队建设的在线教学平台资源,采用4种代表性的教学方式,针对各类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别开展教学实践,通过对比分析教学效果,最终确定各类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优势、特点、适用性,据此精细化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优势互补、因材施教的效果。
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平台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给高校教学方式带来重要变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为线上教学发展注入新活力,也指明了新方
目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方式不断出现,例如MOOC、SPOC、智慧树、雨课堂、腾讯会议、翻转课堂,等等。有偏重教学手段的,也有偏重教学方法的,但都以互联网资源为依
为此,以中国矿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交通规划与道路勘测设计为例,依托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在线课程平台资源,将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合理分类,通过设计和开展教学实践,分析目前代表性的教学方式对各类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教学实践影响效果,使教学方式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达到精细化选用,切实达到各种教学方式的优势互补、因材施教,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也为其他工科专业类似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鉴于交通规划与道路勘测设计为典型的工科类专业课程,需要一定的基础课程为基奠,以土木工程专业2个教学班为教学实践对象,采用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方式。SPOC教学方式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2013 年首次试点采用的在线课程形
线上学习环节使用的部分教学资源是由中国矿业大学交通规划与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团队于2020年基于中国矿业大学超星在线教学平台构建完成,如

图1 中国矿业大学超星课程在线平台
为了与SPOC方式效果作对比,实践应用增加两种教学方式。第一种单纯依靠学生通过线上平台的课程资源进行自学(代号ZX);第二种单纯采用传统线下课堂方式进行教学(代号KT),连同SPOC的两种方式,总计采用四种代表性方式进行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交通规划与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内容包括道路交通发展状况、基本概念、规划与设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要求随内容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对行业发展状况、科技信息动态的基本要求为阅读了解;对于专业术语、名词概念的要求为理解其内涵后背诵记忆;对方案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相关计算公式则需要做到深层理解其逻辑关系与内涵;对具体的成套设计方法,首先需要进行深层理解,其次进行一定频次实践练习,最后达到熟练掌握的目标。
针对上述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手段和方式,相应地,取得的效果也有较大差别。哪种教学方式更适用于哪类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开展实践应用后,对教学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才能合理确定。文章根据不同学习方法和要求,先将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应划分为A—D四类,如
类 名 | 类 别 | 涉及内容 |
---|---|---|
A | 信息类 | 道路工程行业发展历史、现状、相关科技动态信息等 |
B | 概念类 | 专业词汇、术语等 |
C | 逻辑类 | 规划与设计基本原理、计算公式、方案分析等 |
D | 实践类 | 路线方案设计、成果图绘制等 |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考虑个人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通常根据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在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上进行侧重,较少研究不同教学方式对不同教学对象产生的教学效果的差异程度。为此,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教学内容,分别采用不同教学方式,从而研究分析其适用性。
以2021—2022学年第1学期土木工程专业2019级2个教学班共计60人的课程教学为依托,对教学对象进行合理划分,当研究教学方式对不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时,教学对象划分方法是参照测试对象上一学年的个人平均成绩,按照成绩均衡原则对2个班的学生进行重新编排,即每个班拆分为2大组(每组15人),编成4个大组(编号①—④),保证同一教学内容对同一组只讲一次,避免重复教学而影响实践应用结果的有效性;当研究不同教学方式对不同教学对象的适用性时,教学对象按照成绩从高到低的原则将两个班重新划分成4个大组(编号I—Ⅳ)。
教学实践的根本目标是获得不同教学方式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教学效果影响,从而分析不同教学方式的适用性。以①—④组为教学对象,分别采用四种教学方式,基于A—D四类内容进行教学,分析各类内容分别更适合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再以I—Ⅳ组为教学对象,基于B类教学内容(考虑到B类知识对于考核背诵和理解能力可以均衡兼顾),分别采用四种不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获得分析各种教学方式对于不同教学对象的适用性。教学实践方案具体实施路线如

图2 教学实践方案实施路线
教学方式的适用性主要从教学效果进行判定,而对教学效果的判定方法采用闭卷考试+问卷调查的方式,判定标准为考试成绩+问卷结果。其中,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问卷调查设计具体内容如
序号 | 调查问题 | 调查结果 | |||||
---|---|---|---|---|---|---|---|
1 | 通过本教学方式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约____(%)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2 | 本教学方式是否便于本类型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 是 | 一般 | 否 |
根据教学实践的方案设计,以成绩均衡的4组(编号①—④)为教学对象,教学方式分别采用ZX、SPOC-1、SPOC-2、KT四种,教学内容包括A—D四类,为此,共进行16组教学实践,具体安排如
教学对象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实施方案组号 | 教学对象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实施方案组号 |
---|---|---|---|---|---|---|---|
S1 | ZX | A | ① | S9 | ZX | C | ① |
S2 | SPOC-1 | A | ② | S10 | SPOC-1 | C | ② |
S3 | SPOC-2 | A | ③ | S11 | SPOC-2 | C | ③ |
S4 | KT | A | ④ | S12 | KT | C | ④ |
S5 | ZX | B | ① | S13 | ZX | D | ① |
S6 | SPOC-1 | B | ② | S14 | SPOC-1 | D | ② |
S7 | SPOC-2 | B | ③ | S15 | SPOC-2 | D | ③ |
S8 | KT | B | ④ | S16 | KT | D | ④ |

图3 成绩分布图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A类知识内容,KT方式相对于其他三种的教学效果略低。其主要原因: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受时间(学时)的限制往往只能选取主要节点性或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进行讲述,其他内容特别是信息类的知识(如行业发展历程、行业科技发展动态等)不能做到详细展现甚至是无法提及,信息传递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此时恰恰可以发挥线上ZX、SPOC的优势,这也对传统的KT方式起到有力补充。
然而,对于C类、D类知识内容而言,单纯靠ZX方式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对此,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

图4 ZX方式教学效果问卷结果

图5 SPOC-1方式教学效果问卷结果
同时,
根据实践教学方案设计,针对I—Ⅳ 4个大组,基于B类教学内容,分别采用ZX、SPOC-1、SPOC-2、KT四种教学方式,共进行16组教学实践,具体安排如
实践方案组号 | 教学方式 | 教学对象 |
---|---|---|
S1 | ZX | I |
S2 | SPOC-1 | |
S3 | SPOC-2 | |
S4 | KT | |
S5 | ZX | Ⅱ |
S6 | SPOC-1 | |
S7 | SPOC-2 | |
S8 | KT | |
S9 | ZX | Ⅲ |
S10 | SPOC-1 | |
S11 | SPOC-2 | |
S12 | KT | |
S13 | ZX | Ⅳ |
S14 | SPOC-1 | |
S15 | SPOC-2 | |
S16 | KT |

图6 成绩分布图
此外,对于I组学生,SPOC和KT方式的教学效果基本相当,这也与Ⅲ组、Ⅳ组学生的教学结果情况比较类似,但是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看,产生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却并不相同,如

图7 成绩分布图
针对于Ⅱ组学生,
以中国矿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交通规划与道路勘测设计为例,通过设计教学方案、开展教学实践,分析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信息化ZX和SPOC新型教学方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优势与特点,同时和传统的KT教学方式对比,获得多种教学方式的适用性,主要结论如下。
(1)ZX教学方式适合于表层了解、记忆类知识内容的学习,不适合难度较大的知识内容掌握。对于简单的知识内容,ZX和SPOC方式的教学效果差异不大,是KT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
(2)SPOC教学方式适用范围更为广泛,特别是对于需要深层理解逻辑内涵和实践练习类的知识内容,教学效果比ZX教学方式明显提高,而对于这类有难度的知识内容,SPOC-1方式的教学效果和KT方式基本相同,但SPOC-1方式的教学效率更高。
(3)SPOC教学方式适合学习态度端正、主动性好的学生,从教学对象类别的角度来看,SPOC教学方式对于学习成绩中上等(Ⅱ组)的学生更为适用,教学效果也最好。
(4)实践结果反复说明,决定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能力和态度,教学方式则是重要辅助因素,各种教学方式需要进行精细化选用,才能优势互补,对教学效果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王敏,史玉民.线上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基于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问卷调查[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1, 30(3): 20-24. [百度学术]
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 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EB/OL].(2020-02-05)[2022-07-06].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2/t20200205_418131.html. [百度学术]
朱惠延,王莉芬,罗晨晖.高校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督导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南华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 2022, 8(2): 104-107. [百度学术]
徐宏凯,谢洁,杨挺,等.新冠疫情期间高校在线教学情势解析及提升线上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6(11):102-111. [百度学术]
刘俊杰.高校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3(5): 95-101. [百度学术]
胡湛晗,刘刚,宋永涛.基于MOOC的物联网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2, 32(1):29-30,38. [百度学术]
黎莹,廖红建.基于SPOC的应用型本科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土力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2, 31(1):144-151. [百度学术]
陶磊,朱唯星.SPOC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思——基于教师个人知识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39(10):113-119. [百度学术]
陈婧.论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1):87-98. [百度学术]
莫永谊,常枫.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口语翻转课堂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2):39-43. [百度学术]
谭周玲,刘德华,程光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理论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3): 47-50. [百度学术]
黄亚婷,王雅.疫情背景下混合教学中本科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 2022(3): 52-59.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