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教育强国的建设中,高等教育发挥着龙头作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发展既是国家需要,又是教师需要。当前,党员教师在高校教师中的占比为一半左右,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发展”为核心开展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对培养优秀党员教师、提升党支部活力具有积极作用。针对当前教师党支部在组织生活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组织生活质量提升理念,并对部分理念进行了实践。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国家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习近平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17年,教育部公布《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为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作出部署。高校目前已经形成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的标准化教师党支部。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
教师党支部在开展活动时仍有一些难题需要解决。(1)教师党支部和中心工作之间的关系较难处理,党支部主要负责“两学一做”的理论学习,其对中心工作的辅助作用很难量化,存在评价困难。相应地,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具有明确可量化的考核要求,导致党员教师将更多精力用于业务工作,对党务工作较不积极,为党支部开展相关活动带来一定的阻力。(2)理论学习未能有力地促进教师发展,成为党员教师轻视党支部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3)教师党支部书记或委员通常兼任着教学科研工作,党支部的工作对其个人职称晋升或事业发展的作用较小,导致教师党员不愿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委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了教职工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其中可与中心工作结合的有: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师生员工,在完成教学科研管理任务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决策,支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开展工作,对教职工职称评定、岗位(职员等级)晋升、考核评价等进行政治把关;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师生员工意见和诉求,维护他们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可见,高校教师党支部的职责非常明确,教师党支部应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起到引领和辅助的作用,但又不能用行政工作替代党建工作。党建工作的本质作用在于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主动完成党的事业,在学院或党支部内实现团结协作、互助共赢的局面,提高组织效率。党的事业发展是一个长期不断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因此,发挥党建的作用,就是要形成长期稳定的制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并提升群众参与党的事业的积极性。评价教师党支部工作是否做得好,就要看教师党员在学院发展的大事上,是主动冲锋在前、迎难而上,还是被动要求、等待命令。党支部工作需要在利益分配、文化塑造等多方面进行建设。例如,相应政策是国家需求的表达,其导向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也意味着未来资源的倾斜方向,在科研选题时应重视与之结合,从而使个人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促进国家急需的科学技术攻关。
针对教职工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可采取多种结合方式。
(1)精心构思落实方案,在中心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在组织效率的提升中发挥辅助作用。教师党支部可以建立“传帮带”结对子机制,帮助青年党员教师更高效地完成教学和科研绩效考核任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及时完成学院交给的任务,产出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并努力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可以从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入手,让研究方向互补的党员教师形成相互支撑的党小组,在申请科研课题、完成教学和学院所需的公共服务时相互配合,实现“1+1>2”的效果;可以搭建产学研平台,优秀党员和学科带头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到相关行业优秀企业调研,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凝练出科学问题,为企业解决科学和技术难题,促进行业发展。这些措施既能增强学院的团队凝聚力,又能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此外,还可以推行“党建+X”模
(2)对教职工职称评定、岗位(职员等级)晋升、考核评价等进行政治把关时,在相应表格上设置党支部意见栏,对于党性修养表现长期不佳而单纯业绩好的同志,党支部可行使不予推荐的权利,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把关作用。
(3)要切实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党支部要经常倾听和收集党员的建议,并反馈给学院党委。这就要求党支部委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和教师党员在一起,客观上,党支部的成员数量不能太多,最好在日常工作中保持较近的物理距离,以便于及时掌握党员教师的思想动态。在维护教职工的正当利益方面,则需要建立学院层面的落实反馈机制,确保党支部收集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这种反馈机制应作为校组织部对二级学院领导的年终考察内容之一。
传统的读文件、讲PPT、看视频是理论学习的必要手段,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对考核压力越来越大的教学科研岗教师而言,这些很难直接对中心工作产生促进作用。党支部委员会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同时,应注意党的群众路线在组织内部的运用,即重视党员教师的个人发展诉求,努力将党员个人发展和集体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共赢的局面。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以“教师发展”为核心理念,以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素质提升为内容,让党支部活动助力教师成长,进而增加吸引力。例如,建立交流平台,让教师有机会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交流,支持教师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实现产学研结合;让教师有机会与其他专业的党支部进行互动和交流,在不同的专业视角中受到科研启发。
在2020年,出国访学经历是海南大学职称评审管理的一条必备项,出国访学成为青年教师的刚需。作者所在的教师党支部根据这一情况,在主题党日活动上,邀请刚从美国和日本访学归来的三位党员同志与支部教师交流其访学经验,三位同志从申请条件、导师选择、申请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访问学校的历史背景和实验室建设情况、访学期间的研究内容,以及访学生活和感受等方面作了介绍,让大家对国外访学有了新的认识。三位同志的介绍结束后,参会的其他党员同志对自己关心的问题,如出国的补助、当地消费水平、如何获得邀请函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在当时,党员教师对此类活动的反响良好,而后,有关出国(出境)访学经历的要求不再列入教师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党员教师对这方面活动的需求显著降低,可见,职称晋升条款对教师行为影响巨大。
某党员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绩非常突出,先后获得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第一届、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海南大学“五一劳动之星”、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第十一届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等奖项,并担任海南大学“一堂好课”教学示范观摩课主讲教师,获海南大学党员教师“教学能手”及“优秀教师”称号。党支部邀请该同志作为主题党日的主讲人,以《青教赛准备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为题,从备课策略、高光时刻设计、教学反思三个方面交流教学经验。这样的经验交流可加强青年党员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对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大有裨益。同时,担任党支部活动的主讲人有助于提升个人影响力,该同志在近三年的党支部民主评议中均被评为优秀,可见,各党员对其认可度很高。
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会是一场“头脑风暴”,会上教师能够相互分享经验,从而提高科研产出效率。这也是促进党员教师成为“卓越学者”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在近期的主题党日活动中先后开展了两次研究生培养交流活动,每次活动中,党支部邀请两位学术成果较好的研究生导师作研究生培养经验分享,分享内容包括研究生招生、科研管理、培养流程、科研技能培养等。主讲导师提出,在研究生招生方面,要谨慎地确定师生关系,亲自面试,把好入门关;在科研管理方面,要建立例会制度,研究生以任务为导向,不定期开展汇报,同时要注意研究生的科研进度;在科研技能培养方面,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升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试验、软件学习、论文写作等能力。导师应宏观把控,在前期端正研究生的读研态度,在后期重视研究生课题的质量,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此外,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注重挖掘学生的特长,根据导师的项目和学生的兴趣点来确定学生的研究方向,并通过阅读文献和撰写研究综述,提高学生对课题价值的理解。尽管这些内容是研究生日常培养所必备的内容,但是不同的研究生导师都有自己的心得和独到之处,在党建活动中党员教师可就研究生培养相关话题自由发言,进行深入交流。此类主题党日活动轮流邀请不同党员教师担任主讲人。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所有人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位党员都能作出贡献,也不会对某些优秀同志造成负担和困扰,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局面。
以“发展”为核心的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理念,就是在做好党支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将集体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结合,因势利导,做教师发展需要的事。从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等方面入手提升组织生活质量,有助于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尽早从教学科研的新手成长为熟练工;有助于中年教师科研能力增强,提升科研项目申请的命中率,逐步培养自己的研究团队,从教学科研的熟练工成长为“卓越学者”;有助于“卓越学者”安心科研、安心做学问,为攻克国家和省内的社会发展难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1). [百度学术]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2). [百度学术]
张东刚.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必须吹响“冲锋号”[EB/OL].(2017-10-12)[2023-03-24].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7/1012/c117092-29582815.html. [百度学术]
杨守鸿,张馨月,杨聪林.教师党支部建设促进高校基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2,31(5):177-183. [百度学术]
张菊梅.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惠州学院学报,2023,43(1):19-25. [百度学术]
朱纯欣.新时代高校“党建+行政服务”双融合双促进探究[J].学理论,2019(10):115-116,131. [百度学术]
张蕾,赵放辉.高校教师党支部议事决策规范提升研究[J].世纪桥,2023(2):68-71. [百度学术]
彭海英,杨子生.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途径探析[J].高教学刊,2020,6(2):162-164. [百度学术]
王平.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路径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17-118,131.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