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69-177.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5.01.021
摘要:古典园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重视“咫尺乾坤”的意境构建与知觉体验。古典园林空间转译可引发系列空间思辨,是建筑学教育的重要议题。数字化时代,古典园林转译教学面临诸多新挑战,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需要及时更新。首先,构建多维的空间认知路径,利用网络平台、航拍测绘、扩展现实技术等强化体验与感知;其次,打破“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等壁垒,发挥多元信息渠道优势,引导自主学习创新;最后,采用模块化思路组织教学,形成6个教学模块、5种教学方式、4个主题授课、3个交流环节,以提高教学的适应性与可控性。
2022, 31(3):172-18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3.023
摘要:各类高水平设计竞赛对建筑学本科教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选择竞赛作为设计课程组织全体师生参加拥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难点。通过近年来组织的竞赛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竞赛课程的优势与劣势,总结了竞赛选题、课内教学到课后延伸辅导的教学组织过程。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学生方面对竞赛课程的评价普遍较高,多数能跟上竞赛节奏;教师方面也同样认同竞赛课程,认为原教学框架基本能适应竞赛要求。总之,竞赛作为设计课程是一项可行且有益的教学活动,还需持续地积累经验,完善教学组织管理机制。
2015, 24(5):133-137.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33
摘要:模型是从思想(虚)到建筑(实)的桥梁,建筑设计的构思与工作模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建筑学教育中通过工作模型让学生对空间进行体验、感知,并进行方案的沟通、交流。文章以教学实例为依托,提出通过分步骤工作模型推进设计方案的方式,分步骤拆解建筑问题,培养学生对建筑的空间逻辑、形态构成、材质表达、结构表达的研究。要求学生基于设计要求和对模型材料的理解获取空间原型,通过结构和模数引导构建逻辑和操作方法,继而以材质整合空间层次,最终引导出方案的正式图纸和正式模型的表达。
2014, 23(5):58-6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13
摘要:目前居住建筑设计教学相对滞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策略都需要与时俱进,紧跟住宅建设的发展需求。文章以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为例,以理清逻辑、突出重点、紧跟前沿、激发自主的思路,对原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改革,合并、删减、增补了教学内容,重新分配了课程授课时间,并调整了考核方式。改革后,居住建筑设计教学逻辑更加清晰,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教学内容更加生动,考核方式更加灵活,从而更好与设计市场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