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23(2):126-12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2.033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微博这一新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探讨教学新思路。文章首先分析了微博的教学优势,接着阐述了在建筑结构抗震教学中,利用微博进行的教学实践。最后,对基于微博的建筑结构抗震教学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基于微博的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优化有参考价值。
2012, 21(4):17-19.
摘要: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文章以土木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为例,分析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弊端,阐述了构建土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可行性,提出了完善该体系的对策。
2012, 21(3):40-45.
摘要: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作为一种新的学术创新平台,克服了传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诸多不足,对中国高水平科研人才培养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一些团队由于缺乏良性成长环境与建设模式,团队的规模和创新力水平参差不齐。鉴于此,文章提出在高校进一步规范科研团队管理体系、营造优良学术氛围的同时,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应以提高凝聚力和创新水平为目的着重加强自身的制度化管理和文化建设,使其运行机制逐渐完善,早日成为高校科研攻关的中坚力量。
2012, 21(5):41-45.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科研团队的竞争力和原创力,须加强团队内部的文化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增进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责任感和自由感,进而促进科研团队内部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文章深入研究了营造交融、竞争、信任、协作的团队氛围的机制策略,包括明晰团队自身战略和发展目标,优化管理体系,坚守学术精神与学术传统,科研团体文化氛围建设,建立学术带头人的引导与鼓励机制等几大方面。
2011, 20(6):95-100.
摘要:传统测量学教学由于受课时和实验条件等诸多限制,难以满足社会日益注重实践和应用的需求。文章研究和分析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指出高校应该面向非测量专业学生,建设基于校园网环境下的测量学网上教学辅导平台以辅助测量学课堂教学,探讨了网上教学平台应具备的通用功能和以网络实验为代表的学科特色功能,提出了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指导”和“引导”相并重的核心作用,同时指出各高校间应通力合作,降低平台开发成本、不断完善平台各项功能,通过网上辅导平台更有效地提高测量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