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9(2):29-4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2.005
摘要:在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本科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下,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分流问题缺乏实际层面的经验数据分析。为准确定位工程管理专业分流发展方向,以全国本科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为例,使用统计学方法总结工程管理专业所在学院,再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及Ucinet6.0软件从中心度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聚类分析三方面对已有专业分流进行定量研究和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中心度分析初步发现多数院校将工程管理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开设于同一学院,多维尺度分析进一步表明一半以上的高校将工程管理专业开设于工程学科背景下,GN算法聚类分析明确超过60%的高校将工程管理专业分流到工程技术类学院,35%的高校分流到经济管理类学院。研究结果全面清晰地展示了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分流情况,为高校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分流与专业设置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他综合性专业分流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
2016, 25(6):110-11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6.024
摘要:2012年,随着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并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随之专业名称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根据2015年山东建筑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关于构建“3平台+3模块+X课程组”课程体系的意见,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选修课中开设建筑环境自动化模块课程。新的建筑环境自动化模块教学体系保留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主要内容,同时将建筑环境自动化技术作为学科的另一个重要模块分支。根据新的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研究探讨,形成较为完整的建筑环境自动化模块课程体系。
2013, 22(1):126-12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1.029
摘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从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基于思维导图法和问题引导法设计研究性教学方案;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将实验教学分为基本教学实验、开放实验和课题创新实验三个层次;建立研究性辅助教学网站等方面。从目前实施情况看,研究性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2012, 21(1):116-121.
摘要:工程管理仿真实践教学是弥补工程管理实践教学和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缺口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性培养的问题,结合工程管理专业仿真实践教学流程导向,提出工程管理专业仿真实践教学实验室四个平台,指出工具教学、综合实训和理论教学三个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内容和目标,进而构建工程管理专业仿真实践实验室谱系。基于综合开放型实验室教学理念,提出了开放型工程管理仿真实践实验室结构,并以长安大学开放型仿真实践实验室为例,分析其具体活动及功能。个案证明,开放型工程管理仿真实践教学可以基本满足工管专业培养所需的理论和实
2010, 19(6):18-23.
摘要:土木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体系、课程设置等要素尚未形成独有的专业特色,这成为提升该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大障碍.文章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论述了土木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了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提出了土木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途径,即:优化教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制度、优化学生培养模式.
2010, 19(3):23-26.
摘要:专业特色建设应融合学校的优势资源,南华大学作为地方性综合大学,逐渐形成的“核特色、医品牌、环保优势”的特色专业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融合学校特色专业群的优势资源,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彰显核特色、融合医品牌,发展环保优势,将建环专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正逐渐打造成国内先进、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