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5(5):141-14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5.033
摘要: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检验教学效果、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针对土木工程专业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与现行国家规范紧密联系,文章对RC楼盖设计进行有益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夯实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设计的能力。
2011, 20(6):85-88.
摘要:以“提高学生工程素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服务学生就业市场”作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主线,构建具有验证、综合、创新三大功能的自主型计算机教学体系,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氛围教学方面,分层面加强计算机教学,提出具体实施步骤,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2009, 18(4):77-79.
摘要:砌体结构在中国是一种应用量大面广的传统结构形式。根据砌体结构课程的特点,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综合能力这条主线,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对教学内容的一系列改革。其意义在于创建新的教学模式,以便培养出高素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2009, 18(5):112-115.
摘要: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将PKPM系列结构设计软件CAI教学引入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加强手算与电算相结合环节的建设,使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更加紧密。从而保证这个重要环节手段先进、实践性强。其意义在于创建“对比复核式”的课程设计新模式、以便培养出更加适应市场需要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2008, 17(2):65-69.
摘要:为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宽基础、多出口的培养目标,提出将对比式教学法运用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课堂教学中,比较了公路桥涵与建筑结构在作用效应组合、材料性能、构件承载力计算和构造等方面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上的异同,突出了教学重点,加强了相关学科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006, 15(2):85-88.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课程“十多”、“两难”的特点;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综合能力这条主线,对这一重要课程体系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其意义在于创建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