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3(3):81-8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3.010
摘要:在新工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对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满足行业对工程造价人才能力的要求,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是紧跟数据时代的大方向,将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专业培养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融合方式,培养新时代下的“数智工程造价”新型人才。基于此,以天津理工大学新工科背景下的“数智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分析了天津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为应对新形势提出的工程造价人才新要求,从培养体系、培养工具、思维创新、校企合作四大方面进行了“数智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践。通过对天津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可以从增强岗位胜任力、优化人才培养工具、形成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加强校企合作四方面入手,构建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数智化人才培养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为其他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经验借鉴。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体系只有融入数智化发展的浪潮,进行数智化模式的更新,才能培养满足新时代要求的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铸造新时代的工程造价新风貌。
2023, 32(3):63-7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3.008
摘要: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工程建设领域需要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工程人才。造价管理工作投资造价信息化与大数据共享发展趋势、工程造价领域出现新技术和新方法等都使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巨大挑战,导致传统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标准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做出动态调整。因此,构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能力标准是提升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重要保障。天津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积极响应新工科教育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国内造价协会在高校与行业市场之间桥梁作用,根据国内造价工程师执业范围及所需专业能力,确立计量与计价能力—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能力—项目投资与可行性研究能力逐级递进的能力结构。借鉴OBE教育模式,以行业市场需求和学生未来岗位胜任力期望为导向,将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重构学校-社会、专业-行业、教师-学生间的联系,推动新工科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在教学方面,贯彻顶天立地的方针,即课程理论教学与工作坊实践教学结合,形成知识架构和能力培养深度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保证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并设置APC测试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