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32(6):105-11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13
摘要: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验环节是该课程教学非常必要的部分。然而,真实的地下工程现场监测实验耗时耗力,开展难度大、风险系数高,而模型箱实验又与工程实际相差较远。因此,提出一种模拟实验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空地和实验室现有实验设备,通过简化改进标准实验步骤,设计了超载下土压力测试和平板载荷现场模拟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据此完成实验基本操作,取得了符合规律的实验数据,教学效果良好。模拟实验步骤开展实验环节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地下工程现场监测的实况,又充分保障了师生安全,是该课程实验教学较好的设计思路。
2022, 31(1):186-19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1.023
摘要:十八大以来,国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针对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结构抗震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课程思政的意义与目标,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三大核心理念,挖掘土木工程专业中蕴含的德育教育元素,并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课程自身的特点,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路径。分析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机制三个层面展开,并提出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议:首先,课程思政应当从教学目标这一层面摆正价值观,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其次,思政元素应当映射课程的具体内容,巧妙地融入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后,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改革教学形式与机制,提升学生自我认知的思政能力。
2021, 30(2):72-7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2.011
摘要: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方向一门涵盖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力学及地质学、地震工程学等多学科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与其他知识体系较为单一的专业课相比,该课程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有更高要求。在阐述案例项目教学法的缘起、特点和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同济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实践,对该新型教学法在实际课程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案例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推广应用。
2014, 23(4):137-13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31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对工程结构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文章提出将ANSYS软件应用到工程结构课程教学中,并对其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的仿真分析,让学生能直接了解到工程结构构件的应力、应变、位移云图及构件的各种力学破坏过程和特征,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将仿真分析应用到教学中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工程结构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国际主流结构设计软件ANSYS的了解。
2003, 12(3):62-64.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文章从财务管理专业的角度探讨了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编写的原则 ,以及在案例教学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3, 2(4).
摘要:我国房地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要使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房地产业的兴旺和繁荣迫切需要大批房地产专业人才。而培养房地产专业人才,高校负有责无旁贷的重任。一、我院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建立和对该专业首届毕业生的评估重庆建工学院建筑管理工程系成立于1981年。管理专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包括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