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9(4):32-3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4.005
摘要:建筑设计涉及因素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纯工科、纯理科、纯文科、纯艺术等专业都有所不同,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本目标的地方建筑高校来说,设计能力是建筑学专业培养的核心,设计系列课程是设计能力培养的主线课程。在学生设计能力培养过程中,利用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结合智慧技能模型,即CPS+智慧技能模型教学思路和方法,创设学习共同体情境,实现教师引导下的做中学主动学自主学,让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016, 25(4):95-9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4.023
摘要:分析绿色建筑背景下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目前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建筑学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建立“一轴两翼”的技术与设计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贯通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整合建筑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融合的课程教学“横向化”;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
2010, 19(5):49-51.
摘要:针对地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弱的客观现实,在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5个本科专业中构建了基地实训——设计研究院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以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为实训基地,通过 “院院一体、双师指导、现场教学、工程实训”的运作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地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质量。
2008, 17(1):93-98.
摘要:针对强化能力培养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调过程的教学思想和研究式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多平台为支架的教学构想,并结合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相应的平台建设和教学设计.
2008, 17(5):117-119.
摘要:设计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长期的设计知识、资料、经验积累。从设计任务书的解读与分析;方案的构思;方案的生成与建构;方案推敲的图示思维;方案的深化与表达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只有加强对建筑学专业的认识,养成好的设计习惯,提升设计素质和设计修养,才能提高设计能力。
2007, 16(4):65-68.
摘要:文章从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出发,论述加强与提高学生在抗震概念设计以及结构设计能力的培养和适应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探讨该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我国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