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9(1):175-18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1.024
摘要:国内工程管理和土木工程专业的BIM教育体系已日趋完善,但是给排水等机电类专业的BIM教育起步较晚,用人企业急需BIM机电人才。通过借鉴国内高校BIM教育经验,建立了给排水专业分级BIM课程体系。在原有培养计划中设置BIM应用技术、BIM案例分析等课程,并将BIM技术融入原有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同时在实践课程体系中加入BIM软件操作部分;针对BIM高级人才,在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对学生进行提高培训,使学生掌握主流BIM应用管理软件,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BIM竞赛,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3+1校外合作企业实践机会。分级BIM课程体系的实施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BIM机电综合应用型人才,可供给排水专业BIM人才培养借鉴。
2020, 29(3):190-20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3.025
摘要:以就业率为统计口径难以体现不同专业的内部差异,就业分布微观结构是毕业生供需两侧融合匹配的直观反映。选取2011-2018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为样本,分类统计总就业率、地域分布、起薪区间、单位性质、职业种类、行业类别、专业相关度等指标,分析2011-2018届毕业生就业变化趋势,并与国家、省域范围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较好,历届就业率超过94%,73%以上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但也存在结构性短板。在将来的人才培养改革中,需要依托专业教育主渠道,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增加涉农知识单元,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2019, 28(2):26-3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9.02.005
摘要:分析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所面临的形势,指出特色专业建设应该充分考虑专业评估认证背景、学生能力培养达成的新挑战、新工科工程教育发展新要求、创新教育新驱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战略等时代新需求。从培养体系、教师队伍、知识体系、课程建设、教学环节、实践实训与创新体系等方面,介绍安徽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情况,并就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案例进行阐析。认为给排水工程能力实训是学生从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到培养创新能力之间的重要桥梁,提出理论—虚拟仿真—实践实训—创新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2017, 26(6):24-2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7.06.006
摘要: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从培养体系、教师队伍、知识体系、课程建设、教学环节、实践与实训等方面,对安徽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所开展的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提供了实际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实践价值。
2016, 25(3):99-10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3.022
摘要:水力学是土建、水利类学科专业必修课程,也是本科教育阶段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本科生后期学习涉及水力学相关知识的专业课程至关重要。文章针对提升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力学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认为采用多元教学模式,例如自主互动、粉笔+黑板板书教学与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相结合的形式,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其将启发式和讲授式教学相融合,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积极引导本科生自主创新。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6, 25(4):150-15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4.036
摘要: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针对工程类学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毕业设计综合反馈教学的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利用和综合不同的反馈方式,快速高效地解决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全面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该教学模式对工程类学科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5, 24(3):123-12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3.030
摘要:创新实践平台能有效促进创新实践训练项目的开展,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文章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从创新实践平台的运行机制、完善平台的保障措施出发,介绍了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思路,分析了创新实践平台的实践目标,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与经验。多层次多学科的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使本科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保证了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训练的可持续开展。
2014, 23(6):20-2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6.006
摘要:以河北农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其在专业建设和特色发展过程中创新实践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特色培养方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及路线图、“三双”课程教学新模式、“三三三”实践教学体系、“分散观摩与集中强化”新型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家校共建”学生管理模式等。在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学生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形成了自身办学特色,可为相似类型学校专业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