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21(4):30-33.
摘要:文章结合长沙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就业形式,以城市总体规划实习教学为例,着眼于学生实习特点,探讨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从校企合作机制,自主学习方法,实习教师队伍等方面总结了城市规划专业的实习经验,探讨研究型与应用型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1, 20(3):25-29.
摘要:为了提高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AOTCP)培养质量,在实践基础上,界定了“4+1”培养模式内涵,总结了“4+1”培养模式实施方案,提出了“4+1”培养模式的五个主要环节,即,人才培养以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风向标,重视专业核心理论和相关知识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素质和创新教育,实行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011, 20(6):50-53.
摘要:文章探讨了城市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培养目标,研究了以增强实践性和前沿性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方案体验教学、板书与多媒体有效结合的新方法,强调了案例教学、方案讲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学实践表明: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城市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2011, 20(1):146-148.
摘要:认识实习是城市规划专业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针对城市规划专业认识实习中存在的教学模式与时代发展不适应的诸多问题,以合肥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认识实习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由观到悟”的三阶段城市规划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2010, 19(2):36-39.
摘要:基于当前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现状,分析了培养目标定位中存在的定位偏高、目标定位趋同以及表述模糊与笼统等问题,总结了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内涵,指出了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表述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建议。
2010, 19(3):39-42.
摘要: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在调研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特点,探讨了其基本素养,提出了5种教学应对措施:以核心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拓展经济、社会、管理、政策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强化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校企联合培养。
2008, 17(6):63-66.
摘要:文章介绍了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总体规划课程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以及思路、方法等,提出了结合地域特征进行总体规划教学的观点,认为程序性和系统性是总体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同时对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反思。
2008, 17(5):114-116.
摘要:社会综合实践是城市规划社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城市规划教学的重要环节。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综合实践应直视社会问题,提高学生在解决城市问题中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未来城市规划师的社会责任感。
2007, 16(1):29-31.
摘要:针对当前城市规划多层次办学格局,分析了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本文试从办学特色方面入手,探讨地方院校开办应用型城市规划人才培养的对策.
2007, 16(1):105-107.
摘要:社会综合实践是城市规划专业社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综合实践应该重视社会问题,注重提高学生在解决城市问题中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未来城市规划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