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3(6):23-3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6.004
摘要:研究生的创新潜力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索新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水平,首先,运用文献分析、专家意见征询等方法,从研究生自身个性思维、理论基础教学、多学科的交叉、科研支撑条件、社会实践能力、导师育人机制六个方面初步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两种评价方法,构建了新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选取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方向的24位研究生进行综合评价。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基本相同,表明评估体系能够客观地反映新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水平,目前新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研究生自身个性思维、导师育人机制、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应通过培养学生创新兴趣、制定合理培养方案、大力支持实践活动等措施,促进新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019, 28(6):20-2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9.06.004
摘要:传统的面向应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培养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理性、严谨、精确的思维。为了适应土木工程行业的变革与转型,创新能力正成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越来越重要的能力目标。思考是创新的前提,高质量思考是高价值创新成果的基础。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存在较强的思维定式,难以突破工程思维惯性的约束,单一的思维模式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了制约。文章在分析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创新能力需求的基础上,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维特征,阐述开设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理论课程的必要性,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并对课程教学内容构成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2019, 28(3):55-6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9.03.008
摘要:建筑行业面临从粗放发展到精细提升的转型,吉林建筑大学在朴实性与开放性教育观的指导下,以创新性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多模块立体式教学体系构建,通过多学科交叉平台和多层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立,构建创新训练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工科培养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强调职业性与学术性结合,通过细化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和改善实践途径,形成了立体式、网络式的框架,构建设计主干课程一横多纵教学体系。依据不同阶段的能力培养需求,强化设计能力的创新性培养,将课程模块化组合,同时细化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整合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为适应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提供教学改革新思路。
2017, 26(1):26-2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6.006
摘要: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分层教学的理念,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运用“私人订制”教学法进行土木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升了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效,实现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2017, 26(1):30-3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6.007
摘要:从培养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进行探索,为此,组织开展了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模型竞赛。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结构模型竞赛的比赛设计、结构模型设计及制作的主要过程、比赛结果及问题分析总结。通过这一创新活动,学生掌握了力学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适用条件、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提高了实践能力。为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竞赛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主动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也使教师意识到重教学、重实践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积极思考学科发展的新方向。
2017, 26(3):69-7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7.03.017
摘要:数值模拟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开展学术研究的基本技能,通过开设数值模拟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提出软件超市的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及个性化需求。以结构设计竞赛题目和工程案例为训练任务,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土木工程分析软件与应用课程的三年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良好,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
2016, 25(1):155-157.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1.036
摘要:BIM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数字技术的立体化、可视化共享技术,它可以对建筑设计、建造及运营维护过程中的方案进行可视化展示、分析和优化,BIM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对建筑行业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及创新型的变革。在此行业大背景下,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融合BIM技术,优化实践教学平台,整合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2014, 23(1):72-7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1.018
摘要:高职教育以高等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其教学特点与本科不同,与其他层次职业教育也有所区别。文章以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为例,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为导向,以适度创新能力培养为支撑,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为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2013, 22(2):41-4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2.010
摘要:研究生是中国高级人才的主要力量,研究生教育质量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文章对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主要分析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强调了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重点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重点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议。
2009, 18(3):104-107.
摘要:在阐明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及其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结合工程地质精品课程建设和实践性教学改革,指出了目前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实践性教学改革新措施,以期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