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3(6):156-16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6.021
摘要: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是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方向和扎实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渠道。在实践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实现全过程育人的关键举措。以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实习课程为例,在分析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改进方法:通过举办培训活动和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践路线,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思政教育;设置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反馈途径评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实践表明,上述举措在工程地质实习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研究成果可以为土木工程及其相近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2023, 32(5):135-14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5.016
摘要:在专业课程的授课中,教师如何有效解决课程思政教育“碎片化”“生硬感”等问题,是实现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作用的根本。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整合并教授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文章通过分析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布卢姆(Bloom)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课程思政内容层级构建的引导作用,从教育理论角度和课堂实施环节寻求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一般路径。结合城市设计课程的思政内容探索,提出了系统化构建课程思政的措施与方法,指出专业教师应从定位、认知和实践三个层面强化课程思政教学。
2023, 32(6):136-14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17
摘要: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已经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许多高校教师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身体力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普遍和共性的问题。本文就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中存在的普遍和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大量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指出破解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瓶颈的方法,提出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供广大高校专业课授课教师参考。
2021, 30(1):17-2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03
摘要: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掀起了新办建筑学专业的热潮。作为地方院校新办专业,厦门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在十余年的建设中,以国家专业评估标准为纲领,以八闽建筑文化与地方建设需求为依托,以“改革、开放、实践、服务”为建设理念,建成了教学、科研、服务融为一体的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体系,2018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成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点。通过对厦门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建设过程的全面梳理,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体系的建设路径与方法,为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2015, 24(6):51-5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6.013
摘要:文章对适用于我国工科院校的研究生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倡多元化互补式研究生教学模式。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暖通学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探讨了与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相适宜的教学模式。基于层次分析理论,构建了暖通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为深入研究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实施方案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2, 21(1):98-102.
摘要: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今天,规划师的地位举足轻重。高校是培养规划师的摇篮,如何更好地培养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端人才,是每一所开设此专业的高校都必须深思的问题。相对中国来讲,美国高校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始更早,专业建设更完善,因此,研究与借鉴美国的城市规划教育教学模式,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9, 18(6):14-17.
摘要: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工程技术很强的应用性专业,但目前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存在着教学体系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不符合、课程设置不合理、产学合作不强化、市场把握不准确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当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学科研能力、加强产学合作、改变实践方式、加强实训管理等方面入手,推进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008, 17(4):38-40.
摘要:工科高等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重视。从工科专业课教师的角度,探讨了大学本科教育中专业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授课的同时加入人文教育内容,可以收到双赢的效果,提出专业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要求与方法。
2006, 15(4):33-39.
摘要:自1998年国家专业目录中正式出现工程管理专业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很多院校纷纷开设了这一新兴专业。如何结合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办好这一专业是一个正在进行的重大议题。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基本建设发展现状,接着回顾了长三角地区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并系统分析了目前专业开设的情况,对比了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最后给出全文分析的讨论和启发。
2006, 15(3):38-42.
摘要:首先介绍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历史沿革和现阶段办学情况,然后指出了现阶段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最后从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实验教学条件、实践性环节和学生专业兴趣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