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31(6):25-3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6.004
摘要: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在我国迅速普及,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了响应教育部“金课”建设号召,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土木类在线开放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基于AHP群决策方法,以专家问卷结果为数据来源,选用Excel软件进行辅助计算,构建包括课程依托、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效果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35个三级指标在内的面向土木类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结果表明,该体系逻辑严密,可行性强,可以有效评价土木类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为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助力。
2022, 31(3):164-17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3.022
摘要:为保证结构力学线上混合式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以结构力学教学大纲与培养目标为依据,选择学习通和钉钉软件作为教学平台,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创新课堂教学设计,通过立德树人、学习引导、学习探索、教学提升和教学创新5个方面保障线上混合式课堂教学效果,通过作业、测试、互动讨论和签到四大模块保证全过程教学管理公平公正和平时成绩真实有效。结果表明,学生整体上学习态度端正,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平时成绩综合表现良好,期末卷面成绩综合表现较好,基本达到了线上线下教学效果实质等效的目的。因此,教师用心、学生用力,结构力学课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保障和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2021, 30(6):39-4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6.006
摘要:为提高土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对土力学课堂和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开展RBL、CBL及TBL与PBL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并积极利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广泛阅读土力学教材和相关书籍,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使课程常讲常新;充分利用已有在线课程资源,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介绍土力学专业领域的国内外杰出人物和土力学著名工程案例,有机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土力学教学。实验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将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性思维、OBE教育理念、大国工匠精神等引入实验教学;在实验课程之前,让学生观看土力学在线开放课程的相关实验视频,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上的虚拟仿真实验开展线上实验教学。通过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培养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社会责任心强的全方位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
2020, 29(1):9-1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1.002
摘要:根据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文件精神,在中国本科教育的新时代,围绕一流人才培养宗旨,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文章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力学教学团队结构力学在线课程建设情况及结构力学混合式教学方面的思路,以大量一线建设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比了参与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学生的结构力学期末考试成绩,并与先修课程材料力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分析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利弊;此外,利用各类平台大数据对影响混合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混合教学的不断改进提供有益参考。研究表明,面授情况、在线学习情况及随堂测验都是影响混合式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面授在混合式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发挥课堂面授的指引作用、较好地完成在线学习,以及保持良好的学习进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学习内容,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实施。
2020, 29(1):24-3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1.004
摘要:土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具有专业性强,知识点繁多、琐碎,概念抽象,应用灵活等特点,但课程诸多假设性条件与理想化理论,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并应用。以河海大学土力学在线开放课程为例,分析在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下,在线开放课程金课建设的意义与难点,阐述金课建设的具体措施:改革课程体系、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融入思政教育理念,并结合翻转课堂等形式,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生动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学习效果的统计结果来看,这些措施是有效的。
2020, 29(1):60-67.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1.009
摘要: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积极配合国家教育改革战略规划及政策要求,国内高校纷纷主动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布局新工科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以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土木工程作为典型的传统工科专业,面临着进一步改造和升级的现实问题。土木工程建设法规作为一门具有显著学科交叉特征的课程,其课程建设十分符合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趋势。秉承我国新工科教育理念,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四所著名高校建设法规类课程开设情况,从课程基本信息、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向。以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建设法规课程建设为例,对课程教材建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及成效进行分析和总结。
2020, 29(1):68-7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1.010
摘要:在全球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以慕课(MOOC)为主要形式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成为教育界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与课程教学改革,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大力推进和发展高质量慕课建设。以建筑材料慕课为例,从建筑材料课程基本情况及特点、建筑材料慕课资源建设和建筑材料慕课教学设计及实施效果分析三方面论述了优质慕课资源的建设思路,并在慕课平台上开设社会公共班,在教学探索过程中得到了关于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及线上考核方面的宝贵经验,为日后建筑材料慕课和其他学科的慕课开展奠定实践基础。
2017, 26(3):116-11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7.03.027
摘要:文章从力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现状、平台的构建、平台建设的资源配置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的利与弊四个方面,论述高校力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为高校力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2016, 25(1):6-1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1.002
摘要:MOOCs是由名校名师发起建设的面向全球开放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其提供网上在线学习全过程。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美国主要MOOCs平台的数据,得出对我国MOOCs建设的启示。
2015, 24(1):127-13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1.031
摘要: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启动了毕业设计配套课程即工程设计方法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该课程设置“综合设计知识”“绘图设计知识”“产品设计知识”三大类教学模块,邀请具有工程背景的专业教师、资深设计师和技术人员开设讲座课,讲授与实际工程设计直接相关的知识和案例。课后教学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该课程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得到学生高度认可,其中“综合设计知识”教学模块最受学生欢迎。文章对此项课程建设及其效果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