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31(2):36-4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2.006
摘要:结合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背景和建筑业发展现状,指出现代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遵循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制定基于工程意识养成的教法改革方案,建设符合建筑工程能力培养和技术发展要求的实训教学基地,编写对应的新型教材及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2021, 30(2):57-6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2.009
摘要:在新工科教育理念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各工科专业如何有效落实这些理念成为新工科建设的关键。探讨以课程群模式实施桥梁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阐析桥梁工程课程群在新工科背景下应具有的特征。运用课程地图设置桥梁工程课程群的课程,进一步对桥梁工程课程群各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开发桥梁工程课程群平台,对已有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归纳,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师生共享教学资源;明确新工科课程群教学团队的任务,探讨课程群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总结交流基于课程群的教学经验,进一步完善课程群体系,提升教学水平。
2014, 23(6):24-27.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6.007
摘要: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目前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师资力量匮乏、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标准不一等问题,提出基于综合素养的工程造价教学团队建设思路和大土木背景下基于工程造价全寿命周期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框架。通过专业教学师资与相关国家注册执业资格知识的结合,将专业实践能力体系培养落到实处,以期对全国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3, 22(5):14-1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5.004
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阐述了团队建设的目的、作用和特征,构建了团队建设评价体系与模糊评价集,分析了指标体系与团队内涵的一致性,运用AHP与FCE方法对团队建设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识别待优化关键环节,并从教材建设、教学研究以及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工程造价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结果表明:AHP与FCE方法均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效果评价。
2013, 22(2):80-8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2.020
摘要:环境工程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起着衔接作用。针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理工结合的教学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方法、实践内容和方式、考核体系进行了改革尝试。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013, 22(2):147-15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2.038
摘要:当前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盲目组队、愿景目标模糊、缺乏合作、管理乏力等问题。这与教学团队自身吸引力不足、团队共享价值观不明确、成员的付出与回报失衡、团队权利地位分化与结构失衡等有关。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问题并提出建设思路,旨在为全面了解教学团队的实质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为教学团队建设作出新的探索。
2010, 19(2):18-20.
摘要:从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整合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以及加强概念设计教学四个方面深入探索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理念。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2010, 19(2):154-157.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实验师资队伍质量、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实验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建设的意义、问题及措施等方面对高校实验教学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