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3(4):118-12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4.015
摘要:针对我国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艺术轻技术、学生学习建筑技术类课程动力不足等问题,综合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开展了建筑技术类课程现状调研与教学方法探讨工作。对河北工业大学63名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所有建筑技术类课程、设计类课程的单门课程成绩和学年课程模块成绩进行了统计,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了建筑技术类课程和设计类课程的相关性、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的薄弱环节。基于教学现状,着重探讨了与课程各环节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出要积极引进课程思政教育、人文化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模式,以期实现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培养目标。
2023, 32(1):121-12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15
摘要: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加快了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的进程,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思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专业人才教育改革工作重心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新工科背景下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亟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新型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将科研与实践并重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宗旨的澳大利亚高校,形成了其课程设置灵活、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特色,可为我国土木工程教育提供借鉴。通过描述和分析国际教育环境下澳大利亚高校土木工程教育发展现状,揭示了澳大利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通识化程度高,课程内容全面灵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培养等优势,提出了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教育需处理好教育通识性与专业性的关系;重视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和学生体验;提高课程精品化与专业化程度;促进学科教育全面发展等建议,以为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注入新活力。
2016, 25(5):105-10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5.025
摘要:根据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内容,分析了该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基于“认识实践”、“操作实践”、“虚拟实践”、“生产实践”的“四维实践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四维实践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课程的参与程度,增强教学效果。
2014, 23(6):104-10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6.027
摘要:重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经过六年毕业环节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了高等教育专业毕业设计的新型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培养综合素质与实际能力相结合的创新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阐述了重庆大学工程管理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创新实践环节教学模式,探索了毕业设计基本教学规律、设计题目选择与联合设计运行机制和毕业设计保障及管理方式,为培养具备知识融合性、能力综合性和多专业协调性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4, 23(3):121-12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32
摘要:开展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是建筑学科的要求。实践性教学实际上是实践与学习相结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空间”是无法回避的主题。只有进行理性的思辨,确立以空间、建造为主题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才能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2014, 23(6):122-12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6.031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和创新,形成了土木工程专业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主要内容有搭建多级结构创新大赛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建设“卓越工程师”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以“设计院模式”为蓝本,构建 “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新模式。
2013, 22(6):64-6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6.015
摘要:岩体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和地质工程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本科阶段重要的专业课程。文章总结出岩体力学课程本科教学的三个重要理念:突出岩体介质的复杂性、强调岩体力学理论的实践性、阐明岩体力学发展的前瞻性。实际证明,将这三大理念在课堂教学融会贯通,能够让学生更加完整地学习岩体力学知识体系的精髓。
2013, 22(6):108-11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6.027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加,导致工程管理类专业成为近年来中国办学规模扩张最快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点,其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办学的难点所在。文章通过调研工程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现状,总结了该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以期为中国工程管理类专业办学、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借鉴。
2011, 20(6):122-124.
摘要:在系统论、控制论导向下的实践性教学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控制系统。控制论的观点认为,环境变化产生的干扰信息在作用于受控者的同时,也可以直接作用于施控者。这样,在输出信息未出现前,施控部分可以预先发出控制信息纠正系统即将发生的偏差,而并不是在系统出现偏差之后再来纠正,即所谓的前馈控制。文章主要从系统方法论的观点出发,以教师的视角审视实践性教学中的前馈控制,以强调前馈控制在实践性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实践性教学系统中前馈控制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