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30(6):75-8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6.011
摘要:对标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两性一度要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工程课程突出机场跑道岩土工程特色,融入建筑责任、环境保护等思政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制作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四型机场建设及BIM应用等工程案例,录制山区机场建设专题课视频,设置桩基础设计以及道基道面无损检测试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采用小组学习与多维度课程评价模式,要求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旨在为机场建设和管理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2018, 27(6):117-12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6.020
摘要:为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效果,探索基于科研资源进行教学内容重构的实现路径及方式,以水泥混凝土强度为例,用科研成果重构教学内容,用科研思维启迪学生,用科研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实践表明,这种科研-重构-拓展三位一体教学方法,达到了教研共进的目的,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2015, 24(4):116-11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4.031
摘要:在机场道面的教学过程中,出于对机场运行安全的考虑,学生往往不能到现场进行道面检测,实践应用环节欠缺。为此,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研发了一种机场道面检测埋地传感器组件,并应用该组件进行道面检测试验,分析机场道面状况及其力学性能参数的变化,从而对道面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价。实践证明,通过埋地传感器的研发及应用,学生的技术创新及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通过问题导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