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27(6):75-8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6.013
摘要: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探索开放式联合教学模式,提出建筑学专业高年级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创新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引入系统理论,通过要素层次分析、系统复合构建、课程关联建设等方法,在综合分析、创新设计、合作沟通、表达汇报构成的能力框架导向下,根据专业教学主线构建中外联合、学研结合的课程体系及内容,并提出训练学生建筑学整体思维的特适化教学组织方式,以及融入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2018, 27(3):111-11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3.025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探索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对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以混合式教学和建构学习理论为依据,提出网络环境下建筑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方法及思路。以桂林理工大学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教学改革:明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进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环境,提供混合式教学内容;基于建构学习理论,丰富混合式教学活动;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完善教学评价方式。
2016, 25(3):94-9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3.021
摘要:结合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联系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立足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模块,提出了修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与考核方法、强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2015, 24(5):5-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02
摘要:2012年王澍获得建筑界的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标志着中国建筑设计开始得到国际的关注与认可。我国虽然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很多,建设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得到国际建筑学界认可的作品却寥寥可数。为解释这一原因,提高国内建筑设计教育水平,文章以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为例进行深入讨论。
2015, 24(3):117-11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3.028
摘要:行动学习既可以作为传统学期制课程学习方式的补充,又可以较好适用于现代学生借助科技学习的习惯。研究中采用行动学习同行评议策略,将其应用在建筑设计课程之中,考量该种策略应用于建筑设计课程中的教学效果,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认知负荷、科技接受度和学习成就五个方面研究其影响机制。
2011, 20(1):131-134.
摘要:近年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为指导思想,立足现实、求真创新,对建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评价机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建立、实施和完善了有鲜明特色的“体验式开放性建筑设计课教学法”,稳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而突出的教学成果,在全国建筑学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评估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