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28(5):147-15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9.05.023
摘要:互联网+时代,教育界掀起信息技术融合教育的热潮。信息化教育对高等教育传统的教育理念、体制、模式、方法、手段都产生了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教学助手系统,旨在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移动学习交流平台,更好地解决高校传统教学中教材更新不及时、教学模式不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考核方式单一、课堂点名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校内两届土木工程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试用,效果良好。学生借助移动端可结合教师精心设置的预习提纲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完成在线测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和课堂点名方式4个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创新。实践证明:该系统对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作用,对其他课程同样适用。
2014, 23(4):68-7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14
摘要: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思维拓展为核心的教学思想,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房屋建筑学教学体系优化策略,并进行了相应实践,以期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2010, 19(2):52-55.
摘要:房屋建筑学作为建筑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满足这些专业对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的不同要求,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文章通过对3个不同专业课程教学特点的分析,探讨不同专业下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期为不同专业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2010, 19(6):151-154.
摘要:结合苏州科技学院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现状,概要阐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深入分析了课程特点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矛盾,即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平面图形识读和绘制能力与现行的教学手段单一的矛盾,并通过虚拟再现房屋的各种构造做法和建造过程,对数字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9, 18(4):11-15.
摘要:为了实现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工程伦理教育逐渐被中国工程教育界所重视,在中国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势在必行。因此,结合现实条件和课程特点探索实现工程伦理教育的适宜形式是非常有意义的。文章介绍了借鉴国际工程教育经验,在房屋建筑学的课程设计中创立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并通过创新的团队协作项目设计的形式融入工程伦理教育模块的教学改革探索。
2009, 18(4):62-64.
摘要:开放性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过程和多元化教学评价是房屋建筑课程的3个特点。文章阐述了以课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教学过程围绕以一个建筑项目展开,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从项目的立项、方案设计及其建筑构造设计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2009, 18(4):90-93.
摘要:非结构专业学生的结构意识相对薄弱,而建筑结构课程内容覆盖面广、难度大,二者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课程教学效果。面向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的工程实践应用,基于工程能力养成,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等角度,提出对非结构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的改进思路,为提升非结构专业学生结构素养及工程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2009, 18(1):113-115.
摘要: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结合多年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教学经验,探索了以工程为背景、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启发引导式课程设计指导模式,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2005, 14(2):59-60.
摘要:本文以重庆大学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与建设为例,介绍了本课程建设在更新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建设教学实践基地、转换学习模式等方面的做法,指出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发展是教改的重点,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和发展是教改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