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3(5):102-10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3
摘要: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针对高校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与本科课程同质化、部分内容与本科课程重复、与课程相关的前沿理论或技术介绍较为零散、授课模式单一、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锻炼不够、课程思政缺少系统设计等问题,以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专业课程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为例,具体分析了课程内容设置与授课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思政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模式改革目标;基于教育与研究双重属性,提出了研究生专业课程内容建设原则,按照课前自学内容、课堂教师主讲内容、补充内容三部分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明确了课堂授课重点与难点内容,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与目标,并建议了每部分内容的授课学时;为锻炼与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学生主讲+集中讨论+教师指导”模式、课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课堂内外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以及以“学术情怀与科研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方法,形成了多样化的课堂授课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示例或方法;最终,构建了“理论知识-科研能力-价值追求”“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以期为同类工科专业研究生相关专业课程参考。
2009, 18(2):31-34.
摘要: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特点和中国城镇建设对符合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研究,提出了地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应以培养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强调以“三种能力”结构的培养为基础,结合城市规划发展的新动向,通过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科学设置课程内容,探索了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保障措施。
2008, 17(6):72-75.
摘要:桥梁工程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为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教学的需要以及更好地培养学生桥梁工程专业素质以及工程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分析现行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对课程教学的方法、内容和手段等方面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并提出一些具体有效的改革措施。
2005, 14(4):52-53.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要适应时代要求,服务于建筑业的改革和发展,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才能输送大量高级人才,造就跨世纪建筑业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企业家及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使我国建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与国际标准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