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53-6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5.01.007
摘要:基于全球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建筑教育的全球化实践推动了建筑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发展,以适应新时代高等建筑教育的新需求。通过比较分析建筑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图谱、百分比图表和T检验,研究了中韩高校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揭示了中韩高校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和创新性。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促进新时代高等建筑教育快速转型,为我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科学依据。
2024, 33(2):89-9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2.012
摘要:在我国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城乡规划教学如何匹配国土空间发展尤为重要。城乡规划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工科专业,课程成果是直接检验其授课效果的高效工具。针对目前理论课程教学成果路径设置模糊、实践创新性不足、理论知识繁杂枯燥等问题,本研究面向新工科(人文维度、规模维度、政治维度、产业维度与人文维度)“五维形态”,将OBE理念分解为5个阶段运用到课程结构设计中,结合课程技术、规模、政治与人文成果形成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及素质模块,力求提升城乡规划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
2023, 32(1):121-12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15
摘要: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加快了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的进程,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思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专业人才教育改革工作重心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新工科背景下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亟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新型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将科研与实践并重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宗旨的澳大利亚高校,形成了其课程设置灵活、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特色,可为我国土木工程教育提供借鉴。通过描述和分析国际教育环境下澳大利亚高校土木工程教育发展现状,揭示了澳大利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通识化程度高,课程内容全面灵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培养等优势,提出了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教育需处理好教育通识性与专业性的关系;重视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和学生体验;提高课程精品化与专业化程度;促进学科教育全面发展等建议,以为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注入新活力。
2021, 30(3):136-14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3.019
摘要:工程造价专业是务实高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专业。传统教学模式按不同学期区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设置识图与施工工艺、计量与计价、软件应用的课程内容。在当前互联网+、BIM技术应用、装配式建筑推广等新兴技术条件下,应进行适宜性改革创新。文章采用项目全过程集成暨逆向学习方法 (Project Whole Process Integration and Reverse Learning Method,简称P&R集成式逆向教学法),主要是以全过程、模块化、集成式、逆向教学法为基础,按照分部工程或子分部工程为对象构建区分不同专业方向、全过程集成模式下的课程结构,P&R集成式逆向教学法能更好地满足中国教育部提出的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应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四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