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8-2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5.01.003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高等院校传统的教育范式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enerated Content,简称AIGC)因其卓越的自我更新能力、创造性的生成能力、超凡的数据处理能力,为高等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文章以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AIGC为高等教育变革提供的新的实践途径,分析了AIGC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发挥AIGC在塑造高等教育中的关键作用的同时,实现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赋能。
2023, 32(3):139-14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3.017
摘要:以哈尔滨商业大学能源动力类主干课程空气调节为代表,开展了新工科背景下多层面内涵式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体系的多维交叉融合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性与探索性提升、全新版教材建设与大纲修订、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等。同时开展了 精准思政融合体系构建与创新,重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历经3年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创新空气调节课程体系,促进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014, 23(2):44-4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2.012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背景,提出了在“模块化”教学改革中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能力定位”,分析了构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模块的基本思想和内容,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模块的教学规划与实施;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有关设计规范的阐释,从理论学习、自主学习、实践设计等多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考核。
2008, 17(6):1-5.
摘要: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结合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办好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土木工程学科建设,增强土木工程专业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问题。以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带动相关方向全面发展。专业建设要找准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构建特色鲜明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完善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008, 17(3):106-109.
摘要:中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发展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对学生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也落后于社会的需求。为了解决社会的极大需求与专业教育极度落后的不平衡,从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改革入手,紧紧抓住风景园林的发展趋势,通过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规划设计方法,提高其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水平,满足社会的要求。
2008, 17(4):139-141.
摘要:根据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受纯扭的力学特性,设计了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纯扭加载方案和测试方案,并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实践。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性能试验教学项目的成功开发,使钢筋混凝土实验教学体系更为完善。
2008, 17(4):149-151.
摘要:测量实验是测量学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测量学实验教学现状,对测量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2008, 17(4):152-154.
摘要:结合长沙理工大学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四年制)的教育情况,通过分析当前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文章拟从实践性和研究性两方面提出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2007, 16(2):20-22.
摘要:当前我国的理工科大学正面临着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而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停留在教师主宰整个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以教材、教室、教师为核心的模式上.文章以国际知名理工科大学为例,探询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具体做法,在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构成与管理、综合型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2007, 16(1):53-55.
摘要:结合广西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重点建设实践及自治区土木工程精品专业建设,探讨重点学科建设对本科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从师资队伍、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总结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