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32(6):88-9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11
摘要:以“大土木”背景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导论课——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例,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各种要素有机结合,构建了一种以SPOC平台为载体,以“问题导向、精准教学、个性学习”为主线的翻转混合教学模式框架,并进行了案例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翻转混合教学模式提供的精准、丰富、多元和个性化的线上资源和全过程师生互动,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了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课前初步内化、课中深度内化和课后全面内化,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更加深入全面;引导交互、发掘学生优势潜能和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021, 30(1):105-11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4
摘要: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但是,从现有的实践来看,在MOOC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焦点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文章对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结合理论力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建立一套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1, 30(2):113-11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2.016
摘要:基于问题导向的翻转课堂可以解决传统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繁多庞杂,传统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互动不足,导致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果欠佳。融合PBL的翻转课堂以问题为导向,将传统课堂进行翻转,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文章介绍了具体的实践方案,实践内容包括进行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模块化重构,并搭建微信公众号学习平台,明确了PBL翻转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以及考核测评的方式。通过实践研究得出:城市规划原理PBL翻转课堂的教学能使教师更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协作、总结归纳及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均有较大提高,从而改进教学效果。
2021, 30(3):114-11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3.016
摘要:在深入分析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讨论了在高校采用MOOC+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趋势,明确了其作为教学方式和模式的定位,指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否定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性。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广州大学理论力学课程中的成功实践表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对该模式下的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和知识基础的差异性是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教师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把握和掌控是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2021, 30(4):118-12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4.016
摘要:数字化经济时代,学生课余时通过互联网海量的学习资源进行线上自主学习,课堂上通过讨论进行线下学习,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构成现阶段最高效的学习方式。数字化建筑设计Ⅰ课程以一系列实验项目案例的设计、讨论和实践为教学主线,利用手机APP、课程微信学习组群和雨课堂企业微信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实时在线交互技术,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在学习中实践思考并在实践中提问学习的主动学习模式,以培养适合当下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目标,擅长提问思考、擅长数字化设计构思、了解工程实施步骤、熟悉工程运行过程,具备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
2020, 29(1):51-5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1.008
摘要:对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和学生注意力曲线的特点设计和调整教学方法。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期,采用小题即时弹幕的教学方式,达到唤起学生兴奋点并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的目的。通过角色代入、编程、制作框图等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初步尝试,得到了一些经验和结论。在班级容量、教学管理和生源选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2020, 29(1):60-67.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1.009
摘要: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积极配合国家教育改革战略规划及政策要求,国内高校纷纷主动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布局新工科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以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土木工程作为典型的传统工科专业,面临着进一步改造和升级的现实问题。土木工程建设法规作为一门具有显著学科交叉特征的课程,其课程建设十分符合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趋势。秉承我国新工科教育理念,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四所著名高校建设法规类课程开设情况,从课程基本信息、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向。以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建设法规课程建设为例,对课程教材建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及成效进行分析和总结。
2020, 29(3):175-18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3.023
摘要:近年来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翻转课堂对教师和学生的投入度要求较高,其应用受到局限。从身份定位出发重新设计建设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案,采用类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以期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019, 28(3):137-14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9.03.021
摘要:融合信息技术和教学,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与应用纳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系统工程之中,是当前教学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以重庆大学科技翻译SPOC课程实践为例,以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的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设计模式。通过开展基于SPOC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投入度,提升了教学效果。为高校深入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开展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019, 28(3):144-14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9.03.022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文章分析了应用土力学课程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师-书本-课堂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为导向,通过选取课程设计所需知识点录制微课、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单、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按照学分绩点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分组,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分析表明: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学参与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土力学课程部分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组织教学更适合当今学生差异化大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