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5(3):24-2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3.006
摘要: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结构设计竞赛的目标越来越倾向于模拟和简化当今时代面临的重大工程问题,从而彰显出其在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意识培养方面的突出优势。文章针对工程综合意识的内涵和结构设计竞赛的自身特点,构建了包含工程应用意识、结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工作信心构建四个方面及其子项目在内的综合工程意识培养效果检验指标体系。以两年的校级结构设计竞赛调研数据为依托,对竞赛前后学生综合工程意识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多年组织和参加各类竞赛的经验,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综合工程意识培养的改革方向。
2016, 25(1):32-3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1.007
摘要:针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对规划师职业能力的需求,对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及其基本素养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基本素养的影响因素,指出了基本素质、专业核心理论知识、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创新与实践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优势与特色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采用AHP法,从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2016, 25(4):45-4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4.012
摘要:为提升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构建了一套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武汉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实践教学质量,确定等级。实证研究显示:实习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指明了努力方向。
2010, 19(5):11-19.
摘要:结合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分别构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事业发展指标体系,并通过收集2003-2008年重庆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重庆市社会事业发展相关数据,使用专业的数理分析软件进行了总体分析和EVIEWS相关性分析,为定量分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事业发展两者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007, 16(2):17-19.
摘要:高等院校实行二级学院制管理已成趋势,但对这一体制条件下学校如何对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如何对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进行评估,目前尚无比较规范的做法.在分析高校建立内部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及其功能与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的具体问题.
2007, 16(3):24-26.
摘要:在认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属性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总结和探讨了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03, 12(4):108-110.
摘要:通过三次天津市科技期刊评估 ,从办学宗旨体现政治导向、内容质量体现学术水平、编校质量体现编辑水平、排印质量和管理质量体现综合效益四个方面分析了《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的发展变化情况 ,并根据国家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导向作用 ,即更加重视期刊的学术质量 ,结合学院实际提出了六点对学报将来发展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