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145-15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5.02.018
摘要:“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了线上教学的快速发展。线上教学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安排灵活等特点;线下教学具有交互性强、学情反馈及时、情感化施教等特点。如何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是新时期高校“金课”建设的重要课题。针对线上和线下教学衔接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BOPPPS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构建了“课前知识自学—课堂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强化”三阶段教学模式,并以工程经济与管理课程为例,开展了教学改革实践。实践表明,新教学方案和方法能够满足学生多层次、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成果可为新时期“金课”建设提供参考。
2023, 32(2):150-15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2.019
摘要: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学习实践进入全新发展领域,注重和加强城乡规划宽口径的技术复合型人才和重基础的多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创新能力和过程控制能力是城乡规划专业全新发展过程中重点培养的两种能力。通过线上问卷对在读以及毕业五年内本科生进行动态调查,发现学生在设计类课程中存在过程控制前松后紧、关键节点思维卡顿、与社会热点脱节等问题。以郑州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城市与建筑设计课程为例,对设计类课程进行微模块灵活植入,修正课程关键节点,在课程前期设计构思创意阶段增加方案互换环节,突破设计构思瓶颈;在课程中后期方案深化过程中增加专题研究和技术模拟支撑,加强设计内容的深度和思考问题的广度;课程完成后加入课后自我评价环节,总结得失,寻找对策。实践表明,对课程过程关键节点效果进行打磨提升,达到了增强学生交流表达能力、过程控制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的目的。
2021, 30(3):120-127.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3.017
摘要: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建设对培养德才兼备的防灾减灾综合型人才至关重要。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丰富教学素材与授课方法,提升课堂活跃度,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文章结合典型工程灾害案例,通过专业化解读与课堂小组的讨论分析,建立了浸润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课程教师主讲与国际知名专家专题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了课程的双语互动教学实践,加强课程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内容实时共享。此外,探索了新冠疫情期间课程教学对策,以期为重大疫情期间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教学对策有效性提供参考。
2020, 29(4):137-14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4.020
摘要:随着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力学课堂和教学方法受到巨大冲击,紧跟时代发展,改革本科力学教学方式迫在眉睫。以专业基础课工程力学课程为例,指出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重要性,总结了工程力学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简述了基于学习通APP的交互式移动学习系统的课程构建过程,提出课堂教学+交互式移动学习系统运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和教学效果验证,指出此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弊端,以期为本科高校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19, 28(3):110-11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9.03.017
摘要:教学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知识在传递更新与积累拔高过程中的损益效果,并进而影响行业技术水平与理论研究成果的提高与突破。结合2018西部九校+《规划师》杂志社(9+1)建筑类本科联合毕业设计暨中晟杯’设计竞赛教学实践活动,探讨跨地域、跨学科、跨空间、跨领域、跨群体多维跨界的互动式教学实践,以拓宽学生视野,实现多方机构互惠共赢,推动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落实教育资源共享共用理念,推进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8, 27(2):76-7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2.018
摘要: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它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研究思考城市问题的能力,但因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该课程教学一向是一大难点。文章通过剖析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建筑学专业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探析建筑学专业学生课程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参与互动型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强学生认知城市、分析城市的综合思维能力。
2018, 27(5):104-10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5.019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海外经营活动的激增,对于通晓当代国际市场运行规律,熟悉国际营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强烈。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国际营销的知识和技能,是一门重要的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交互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基于笔者教学心得,探讨了交互式教学方法的理论意义,以及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实践。
2017, 26(5):20-2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7.05.005
摘要:在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如何加快教学改革研究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更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是亟待思考和探索的议题。分析当前教学改革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遇到的问题和主要突破点,并进一步聚焦建筑制图CAD课程教学当前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基于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对如何应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建筑制图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总结。
2016, 25(2):65-6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2.016
摘要: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是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涉及土力学特性及地基基础的设计,为该专业机场工程方向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文章探索将民航机场工程知识融入该课程教学内容,立足机场行业探讨课程的民航特色教学模式,分析课程教学专业性内容的延伸、互动教学方法、课程联动考核机制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该课程民航特色教学方法的优化建议。
2016, 25(4):82-8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4.020
摘要:地基处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具有涉及课程多、研究对象多和处理方法多等特点。文章归纳了该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改进措施,通过采用激发兴趣、系统备课、扩展前沿、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及多样化的考核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