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3(5):142-14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8
摘要:岩石力学实验课是一门为补充岩石力学理论而开设的实践性课程。结合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以岩石力学公共实验课程教学项目为例,从该课程开设背景和目的出发,阐述实验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建设过程,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构建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对实验课程教学建设模式进行总结和思考,提出课程教学后期建设需完善的几个要点。结果表明,该实验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可行,建设成果能较好地应用于研究生课程的具体实践,能较好地提升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2022, 31(3):81-8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3.011
摘要: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是研究生阶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用人需求,是需要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随着隧道工程、桥梁工程、港口水利工程和地质工程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趋向于深地层与大规模,对从业者应用岩石力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出了新挑战,同时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岩石力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研究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通过分析高等岩石力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与现存问题,考虑工程实践、研究生培养及教育改革等实际需求,提出针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路与实际举措。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高等岩石力学课程中进行教改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今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016, 25(5):75-7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5.017
摘要:“卓越计划”是促进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岩石力学作为典型的跨行业通用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基础学科,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轻视基础概念、标准混乱陈旧、忽视工程能力培养的问题,难以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从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教学内容模块化,合理选择培养标准;强化基本概念理解,培养创新能力;深入工程现场,提升工程能力的教学改革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5, 24(4):70-7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4.018
摘要:为提高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效果和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文章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启发式教学、尝试讨论式教学)、开设自主性实验和布置综合性作业等。通过改革,该课程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满意度大幅提升。
2013, 22(6):64-6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6.015
摘要:岩体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和地质工程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本科阶段重要的专业课程。文章总结出岩体力学课程本科教学的三个重要理念:突出岩体介质的复杂性、强调岩体力学理论的实践性、阐明岩体力学发展的前瞻性。实际证明,将这三大理念在课堂教学融会贯通,能够让学生更加完整地学习岩体力学知识体系的精髓。
2010, 19(3):79-82.
摘要:岩石力学既是一门富含理论,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作为岩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隧道工程以及矿业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为满足日益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岩石力学高层次人材的需求,研究生岩石力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在详细分析岩石力学课程教学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对目前中国高校研究生岩石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研究生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指导思想。
2010, 19(1):126-130.
摘要:岩石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工程实例、实验模型和理论模型的结合将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介绍了把基于高性能计算技术的软、硬件平台应用于岩石力学教学的情况,拓宽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对象,实现了对工程实例、实验模型和理论模型的精细数值表征;通过鼓励学生自发设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在高性能计算机日益普及的形势下,对国内高校岩石力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09, 18(4):129-132.
摘要:岩石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与效果。文章针对当前扩招后带来的岩石力学常规实验设备及条件不足等问题,提出采用数值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并介绍了数值实验的特点及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数值实验教学体系相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并对有效解决实验教学经费紧张、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教学设备陈旧等问题,适应当前中国高校扩招的发展要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