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5(1):55-6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1.012
摘要: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武汉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实行文工交叉,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国际化办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文章提出了涵盖知识结构、实践技能、能力结构、综合素质4维度28要素的土木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全程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主体,以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平台为依托的培养体系,建立了健全的培养体系运行机制。经过八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好,创新与实践能力强,就业质量高。
2009, 18(2):5-7.
摘要: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和实施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乡规划工作更加科学和有章可循;同时,也给注册城市规划师制度带来了积极的变革,提高了规划师的要求及社会期望值。这些外在因素给了规划专业教育一定的启示,要与注册规划师制度建立关联,拓宽基础教育的框架,构建职业道德教育的平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属性素质等。
2008, 17(6):63-66.
摘要:文章介绍了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总体规划课程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以及思路、方法等,提出了结合地域特征进行总体规划教学的观点,认为程序性和系统性是总体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同时对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反思。
2007, 16(1):16-20.
摘要:人本主义的规划思想是古而有之的,但是要做到真正地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中确实很难,本文顺着中西方历史的发展脉络,研究了中西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深刻了解城市规划的真正含义和城市规划的理论来源.
2005, 14(2):19-22.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居环境科学“整体观”思想内涵和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过度解析、过度细化等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关于从整体观角度出发重构城市规划理论,从融会贯通角度出发改造城市规划实践的几点建议。
2005, 14(4):108-110.
摘要:为实现对道路规划造成的区域地价改变的预测,本文利用GIS对道路规划数据进行处理,对影响单元地块价格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比标准地块,经系数修正确定区域地价分布,从而实现道路规划对区域地价影响的预测。
2003, 12(2):36-38.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新开设的小城镇规划课程或代替原村镇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按照本课程设置的原则 ,提出了小城镇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对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小城镇规划与管理专业人才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