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3(3):137-14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3.017
摘要:结合现代工程图学课程体系的特点,以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为载体,从平面图形、基本体、立体表面交线、组合体,以及建筑工程图等方面,论述了三维建模软件Revit与工程图学课程融合的切入点,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分段融入式”工程图学课程的实施方案。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新设计项目引导学生协同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并以长安大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分段融入式”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实践效果。
2017, 26(1):157-16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6.035
摘要:为提高土木建筑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协作创新精神,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图形表达、团队协作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文章结合传统的建筑类制图与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构建了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并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结果表明,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新体系,在加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对深化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013, 22(5):81-8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5.020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论述了创造性思维模式下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阐述了运用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模式激励学生思维活动的方法。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3, 22(6):90-9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6.022
摘要:土建工程图表达能力是空间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工程驾驭能力、行为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的综合体现。文章结合当前土建工程图的表达要求和学生的能力,提出应将空间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并针对建筑、土木两大类专业的不同特点,从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2011, 20(4):82-84.
摘要:基于工科工程图学教学现状,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融入绘图软件的三维建模技术,在课堂上尝试新式互动的教学方法。基于教育心理学原理,用具体的练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定势思维和发散思维并重解决问题。提出学生将图学学习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法,并对工程图学的教学改革热点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2004, 13(4):42-44.
摘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今后教学改革的主方向,必须依靠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贯彻在整个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之中。章分析了工程图学的几个主要内容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及教学示例,指出了每个知识点都可能与许多素质相关联,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把它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2004, 13(1):78-80.
摘要:章阐述了双语教学的含义及国内现有环境之下教学模式的选择,分析了在工程图学教育课程中进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和优势,并具体论述了实施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及三个环节的设计。
2000, 9(4):35-37.
摘要:从工程图学的教学角度,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论可以借鉴。本从该论的主导思想、教学法思想以及教学论原则三个方面结合工程图学教学进行探讨。
1999, 8(4).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面临跨世纪教育的形势,为了着眼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以系统论的整体优化理论为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对工程图学课程结构进行改革的探索。